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18-08-22粱文勇

读写算 2018年6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粱文勇

摘 要 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是数学教学的特点,因此想要做好数学教学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注意在教学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师生互动,充分与学生交流心得。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030-01

一、切实提高师生互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据我所知,我们多数数学老师在实践中的互动形式主要有:(1)多提問,一堂课不间断的提问,力求照顾到全体学生;(2)多讨论,老师讲完一个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指派或让学生推举代表发言。这两种形式确实具有易掌控、易操作、有利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优点。但我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真正的“师生互动”。

首先我们要把老师和学生摆在同等的位置,倡导师生平等,不以老师在上的身份自居,做一个好的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倡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教育的本质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互相交流,互相进步,推动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我们老师只有摆正心态,把学生摆在和自己同等的位置,才能真正的实现平等参与,听到学生内心的真实心声,实现全方位的互动。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学。

其次要彻底转变教师以“教”为主的观念,变成以“导”为主。课堂作为学生独立学习的主要场所,应该是师生之间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互相提高,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把学生摆在教学的主题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实践者。例如讲圆柱侧面展开图时,我们教师可以从实验入手,实际操作或演示就可很快得出结论,这种演示“导学”既直观又能引起学生注意,学生非常容易接受这个知识点。改变课堂教学的“传递式”课型,还课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阵地是师生双边活动得以体现,师生互动能否充分实现的关键。

二、提高多媒体的利用率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教学近年来在教学总实践中多次被提及,实践证明好的课堂氛围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充分结合故事教学的方法。因此,我们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借助多媒体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们教师可以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问猪八戒:“你能用这量出我的金箍棒多长吗?”猪八戒拿起米尺边量边数:一米、二米、三米……量到第四米时,猪八戒犯难了,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表示呢?此时教师暂关机,利用常规教学手段,指名一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让其他同学人人动手,用直尺量一量桌面的长度,都会遇到猪八戒遇到的问题:不够一米或不够一尺的长度该怎样表示?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实际中确实存在着这些问题,怎么办?以引起急于解决的悬念,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拓展数的范围。此时教师认真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广泛讨论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看法,保护、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讨论之后,教师边评价小结边开机,画面上出现孙悟空指着猪八戒的脑袋说:这就要用到分数。你想知道什么叫分数吗?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三、切实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有一个教学误区,就是过多的强调对定义的理解、命题的解答、定理的证明等等,而忽视了对生活经验的结合。因此学生往往停留在表明理解,不能完全领悟。事实上,我们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修养,恐怕不能单单地强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应该从更广阔的范围上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他们除了要学好丰富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推动时代的发展,我们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因此广大的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空间。

作为一个教师,要充分认清自己的地位,转变自己的思想,把自己作为日常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大程度的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到,新课改的要求中,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编写,都强调了教师和学生的平等性关系,这为日后教学提供了有利因素。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积极的进行课改实验,转变自己的思维,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是运用教师所传授的做题技巧,结合自己的已知知识和解题方法,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提出自己新的看法的过程。由于其思维形式主要是依靠分析、概括、抽象、比较、综合等逻辑和推理,所以对教师的教学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新课程(上),2014(05):115.

[2]叶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06):58-59.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