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险企密集增资、发债

2018-08-22姚冬琴

中国经济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偿付能力充足率财险

姚冬琴

今年以来,保险公司无论是增资还是发债,都较去年有大幅提升。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5日,已有15家保险公司的增资申请获得银保监会批复,增资金额超过266亿元。而去年同期仅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增资、增资金额共95.32亿元。

今年截至目前,还有7家保险公司获批发行了445亿元资本补充债券,而去年全年仅3家公司获批发行共170亿元的同类债券。

2015年开始,保险业进入了“狂飙突进”的状态,如今大势已变,防范金融风险、强监管成为主旋律。去年以来,监管机构重拳出击,清理了股东虚假出资、循环增资、股权代持、资本不实等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来,保险公司较为密集地进行增资、发债,主要是缓解业务转型带来的经营压力,或者改善治理结构、优化偿付能力。

在防范金融风险的主基调下,银保监会2018年度保险机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公司治理评估、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工作正在进行中。按计划,各评估小组7月20日前进入各家保险公司进行现场评估,10月底前完成评估工作。

中小险企密集增资,大险企忙发债

7月17日,银保监会批复了利宝保险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的申请,利宝保险增资0.4亿元。

在此之前,银保监会今年还批复了5家财产险公司的增资申请,分别为大地财险(46.9亿元)、国寿财险(38亿元)、泰康在线(10亿元)、众安在线(2.29亿元)、信利保险(0.7亿元)。

人身险公司发起增资也较为密集。1月至今,银保监会共批复了新华养老、交银康联、长江养老、泰康养老、太保安联、中邮人寿、华泰人寿、瑞泰人寿等8家人身险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申请。

其中,中邮人寿增资额度最高,为50亿元。近期,中邮人寿再次披露,拟增资65亿元。如果完成后,中邮人寿注册资本将达到215亿元,资本排名将进入行业前五名。

中邮人寿表示,增资是贯彻落实监管部门关于强化风险防控的精神要求,强化“保险姓保”、回歸保障本源,大力拓展长期储蓄型和风险保障型保险业务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认为,一些保险公司增资是为了转型需要。比如目前一些寿险公司正调整业务结构,发展长期储蓄型业务,之前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收入占比高、规模保费高的险企因为趸交业务受到监管限制,保费收入下滑明显,同时此前销售的中短期产品迎来了集中兑付期,使得一些保险公司资金承压明显,公司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压力加大。增资是解决上述问题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中国保监会(现已合并至中国银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文启斯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分析说,险企增资与公司治理加强等有关,背后可能涉及到对不合规投资的清理、增加股权投资等。

对于很多中小险企来说,优化偿付能力或是他们增资的又一主要原因。自去年以来,“监管之手”就已进一步加大偿付能力的刚性约束。根据2017年10月20日原保监会出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偿付能力管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标准为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标准为100%、风险综合评级达标标准为B类以上,3个指标同时达标的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任意一项指标不达标的,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编者注:偿付能力充足率=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最低资本。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是指认可资产与认可负债的差额。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是指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保险公司为吸收资产风险、承保风险等有关风险对偿付能力的不利影响而应当具有的资本数额。)

《中国经济周刊》对今年以来获批增资的14家保险公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公司尽管达到了偿付能力监管红线,但均在行业平均线以下,且大部分公司2017年末偿付能力较年初有所下滑。

财险方面,2017年财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70%。而今年以来增资的6家财险公司中,除众安保险、泰康在线两家互联网保险企业以外,国寿财险、大地财险、信利保险、利宝保险4家保险企业虽然达到了综合偿付能力100%的监管要求,但均在行业平均线以下。

这6家财险公司,除众安保险外,其余5家保险企业2017年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较年初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有个别险企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逼近监管红线——利宝保险2018年二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下滑至104%。

不仅偿付能力下滑,经营业绩也堪忧。今年以来增资的6家财险公司中,有4家2017年净利润为负,分别是众安在线(-10.02亿元)、泰康在线(-1.94亿元)、利宝保险(-0.98亿元)、信利保险(-0.39亿元)。到2018年上半年,亏损状态仍在延续,截至目前,除众安在线尚未公布二季度净利润以外,泰康在线、利宝保险、信利保险今年上半年分别亏损1.14亿元、0.56亿元、0.03亿元。

人身险公司今年以来获批增资的8家险企,除了新华养老、长江养老未公布相关数据,其他6家公司2017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也都低于行业平均线。交银康联、泰康养老、太保安联、中邮人寿、华泰人寿5家险企2017年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年初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太保安联健康下滑397个百分点,幅度最大。

就在不少中小险企积极增资,改善偿付能力和公司治理的同时,一些大型险企开始密集发债,进一步壮大资本实力。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截至今年上半年,大险企发债较为频繁,7家保险公司分别获批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不超过445亿元。发行额度排名为:人保集团(180亿元)、人保寿险(120亿元)、中再财险(40亿元)、农银人寿(35亿元)、幸福人寿(30亿元)、中英人寿(25亿元)、英大泰和财险(15亿元)。

其中,人保集团、人保寿险合计发债300亿元,超过今年上半年7家保险公司发债总额的2/3。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大型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较为充足。发行资本补充债有助于险企充实资本,为未来业务规模增长留出空间,同时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以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

已披露数据险企中,超六成偿付能力下滑

再把视角扩展到整个保险行业,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5日,除上市险企及旗下保险公司以外,已有64家人身险公司披露了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41家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第一季度出现下滑,占比达64%;74家已披露数据的非上市财险公司中,有47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第一季度下滑,占比也是64%。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稳定,风险总体可控,但是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下滑,反映出保险行业的风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今年3月在一次讲话中曾直言,行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连续8个季度持续下降,从2016年一季度的277%下降到2017年四季度的251%,个别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长期不达标。

数据所反映出的现实,是行业转型的艰难困境。

陈文辉指出,部分保险公司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有的公司主要依靠股东注资、财务再保险、房地产增值等维持偿付能力。此外,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的问题较为突出,侵蚀了偿付能力监管的基石。

近年来,险企融资渠道已呈现多样化特点,主要有股东增资、盈利累积、发行债券、保单证券化等几种方式。随着严监管的推进,未来,或还将有多家险企加快增资步伐和股东变更,加紧“补血”,缓解偿付压力。

然而,并不是所有出资都被许可。

7月4日,银保监会否决了国联人寿变更股东的申请。原因是“准股东”宁波金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存在利用同一笔资金循环出资的可能,不符合《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的要求。

严格的监管政策还“追溯”到以往的违规行为。今年年初,原保监会对利安人寿下发《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直指其股东雨润控股在2015年的增资申请中违规代持股份。利安人寿成为第一批被撤销增资许可的公司之一。

5月8日,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利安人寿注册资本减少1.4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利安人寿在2017年净亏损1.29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0.43亿元,退保金更是达93.36亿元。2018年二季度,该公司继续亏损0.09亿元。

监管的重拳不只落在了利安人寿头上,据统计,被监管撤销增资许可的还有昆仑健康保险、长安责任保险、华海财险、君康人寿等。

4家险企偿付能力“亮红灯”

此外,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保险公司更让人忧心。根据偿付能力管理征求意见稿,为控制风险、倒逼险企合规经营,将根据风险成因和严重程度,对偿付能力不达标的险企“一企一策”,除停止部分或全部新业务外,严重者还可能面临被接管或申請破产等特殊措施。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根据目前披露的2018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统计,人身险公司中,中法人寿、新光海航人寿、吉祥人寿未能达到“及格线”。其中,中法人寿和新光海航两家险企实际资本为负,前者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6138.92%,后者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421.34%,两家险企均已连续多个季度风险评级为D,新业务开展也均已被暂停。

中法人寿在其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称,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资本金从未得到过补充,已消耗殆尽,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公司自2017年4月即出现流动性枯竭情形。

新光海航人寿还有希望迈出摆脱偿付能力不达标现状的重要一步。7月31日,该公司在中保协官网披露了增资计划及股东变更方案,增资完成后,新光海航人寿注册资本将由目前的5亿元增至12.5亿元,但该方案还需监管批准。增资的同时,公司股东也将引入5家新股东,而新光人寿可能成为持股25%的第一大股东。

另一家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吉祥人寿,自2017年四季度以来,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至监管线以下,2018年二季度为82.73%。吉祥人寿2017年亏损4.55亿元,2018年至二季度末又亏损4358万元。

今年2月13日,吉祥人寿发布公告,拟面向现有股东,以1元/股的价格,增加不超过18.54亿股股份,增资扩股总额不超过18.54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但目前这一增资计划尚未获得监管机构批准。

目前已公布偿付能力报告的财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达要求。但永安财险风险综合评级为C,根据规定仍被划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永安财险解释称:“公司操作风险、战略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的部分评估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与监管评估标准存在差距。”

如果核心偿付能力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低于120%,将列入非现场核查的重点核查对象,亮起“黄牌”。

二季度被列入“重点核查对象”共有6家企业,其中包括两家财险公司(安华农险、利宝保险),4家寿险公司(富德生命人寿、国华人寿、百年人寿、天安人寿)。其中,天安人寿、百年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已极为接近监管红线,分别为100.34%和101.45%。

作为衡量保险公司财务状况、风险情况的最重要标尺,银保监会对于险企偿付能力的监管将进一步加强。根据银保监会最新部署,今年,“偿二代”( 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二期工程建设将启动,同时加大查处力度。

“‘偿二代二期工程会在未来两三年逐步展现影响,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流动性风险管理等。”文启斯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猜你喜欢

偿付能力充足率财险
银保监通报:平安人寿投诉4072件增长28%,居寿险公司首位!
二季度险企综合偿付能力扫描:逾六成环比下降三家险企不达标
保监会开9张罚单严打车险乱象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饥饿”蔓延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保险:“偿二代”首份季度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