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设计”是如何诞生的?

2018-08-22王鹏飞

看世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设计师日本设计

王鹏飞

日本的现代设计美学,对世界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服装设计、家具设计、餐具设计、文具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文字设计……朴素安静的“侘寂风”,真情流露的“物哀风”,境生象外的“幽玄风”,整体至简谦逊,令人舒适。

设计圈诞生了无数的知名企业—优衣库、无印良品、NITORI;知名设计师—安藤忠雄、三宅一生、草间弥生;知名概念—无意识设计、美的民主化、静逸美学等。

“日本设计”的影响早已突破岛国,在众多优秀设计作品中,你都有可能找到“日本设计”的影子。

但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日本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

从“山寨”起家

20世纪50年代,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中渐渐恢复,百业待兴。

当时因为极度缺乏设计人才,日本的厂家开始疯狂山寨欧美国家的设计,从汽车到摩托,从糖果到相机,基本各个行业都奉行拿来主义:不认真做设计,把海外的优秀商品的设计稍作修改,便直接自己用。

这种行为虽然遭到了其他国家强烈的非难,但是日本政府考虑:如果禁止、取缔日本企业的山寨行为,那么日本产品和海外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到时候本国市场将会被外国商品占领。所以,日本政府采取了另一个方法:鼓励、引导日本厂商自己做原创设计。

1957年,日本通商产业省设立了Good Design奖,针对产品、建筑、服务等各种设计,从“人性、真实、创造、伦理、魅力”五个方面进行评判,为优秀作品颁奖。获奖公司也会很自豪地把这个奖的象征—G标识,印在商品的包装上,甚至获奖建筑也会专门把这个标识镶在墙上。

Good Design奖的出现在日本掀起了一场设计的革命,之前一直只注重产品性能的日本厂商开始正视设计的重要性。

从創立伊始到今天,红色的Good Design奖标识,如同品质保证的章一样,盖在了超过5万种日本商品上,为“Made in Japan”品牌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解决了山寨问题后,日本的设计师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领域:开创不同于他国的独特设计风格。

物质基础上的建筑

在有国王的时代,设计是少数人独享的特权:中国庄严恢弘的龙纹,伊斯兰复杂的几何纹样,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华丽纷繁,都是特权的体现。而现在,设计不再是少数艺术家的自娱自乐,每一种优秀设计最终都要应用在平凡人的生活中。

而无印良品的诞生,就是看到了时代变迁的潮流:19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和个人消费主义的兴起,每个普通人都有享受美好设计的需要。

为了顺应这个需要,一些厂商采取洗脑的方式,向消费者灌输“名牌=好设计”的观念,把本该用于设计的预算全部用在了市场宣传上,并且在品牌建立后采取高溢价策略攫取利润,期许可以用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大的市场价值,也就是所谓的“躺着赚钱”。当时很多人进去店里,甩出钞票,把同一款名牌服装的所有不同颜色衣服都买下来,丝毫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

如果朝这个方向走去,好不容易走向正道的日本设计业界,将迎来关乎生死存亡的危机。

为了对抗这个“唯品牌是重”的错误风潮,时任西友株式会社总裁堤清二提出了“反品牌”的想法。他找来了几位知名的设计师好友,开设了“无印良品”,并提出“有理由的便宜”理念,去除令人眼花缭乱的商业包装,把优秀的设计带给千千万万的日本普通人。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进入了经济低迷期,所谓的“名牌”纷纷在日本市场节节败退,无印良品却趁势崛起。

在这个时期,日本人从疯狂的名牌崇拜和浮夸的生活方式中第一次静下心,开始寻找一种新的生活哲学。

原研哉在担纲无印良品的设计后,开始从日本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的灵感。古时,日本人相信自然万物皆有神,于是他们建造了没有神的神社,来等候自然中的神入宿其中。这种思想和中国水墨画中的“留白”一脉相通。他把这种万事皆无却蕴含着无限可能性的“空”的哲学,运用在了商品的设计中。

今天,以“简洁风”设计闻名的有北欧和日本两大流派,北欧以实用主义为中心,把最纯粹的设计应用在商品中,一言蔽之是“简(Simple)”。日本则从东方禅宗的哲学出发,追求个体放在一起后的和谐,一言蔽之是“空(Empty)”。修建于500多年前的银阁寺的和室中,便放着无印良品的茶碗,证明了这种设计超越时代的和谐观感。

但是,最初以“有理由的便宜”“反品牌”开始的无印良品,渐渐自身变成了一个有名的品牌,经过多次提价,渐渐偏离了最初平民品牌的初衷。这种策略的恶果也渐渐体现出来:其运营公司良品计划的前会长松井忠三提到,以高级百货店的商品7成的价格销售的无印良品,由于日本的经济不景气,渐渐被低价的百元店抢走了客人。加上母公司世尊(Saison)集团运营不善,只能用良品计划的股票偿还贷款,为了不让股价下跌,不断采取疯狂扩张计划,反而业绩越来越差。

无印良品这几年的发展,与“勇者杀死恶龙,最终反而变成恶龙”的黑暗童话颇有几分相像。这让我们不禁思考:优秀的设计需要充沛的资金支持,但如果商业目的占了上风,设计会变成什么样呢?也许,我们可以在日本街头找到答案。

另一张面孔

去过东京的大商业街,例如新宿、涩谷的人,一定会对街头密密麻麻的招牌印象深刻。美国哲学家迈克尔·普罗恩科曾评论说:东京的街头被招牌的洪水淹没,虽然香港等其他东亚城市也有很多密集的招牌,但跟东京比信息量少很多。在东京走一天,估计看的文字量跟一本小说差不多。

东京的招牌设计有一个特点:从颜色和字体风格,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家什么店。

日本料理的招牌,一般是白底上面挥洒着刚劲的毛笔字;意大利餐厅喜欢用绿白红组合的国旗色。便利店中,蓝白的是劳森,蓝绿的是全家,红橙绿的是7-11。日本人可以轻易地从密密麻麻的招牌中找到自己的目的地,然后从容走过去。

不仅是招牌,日本的很多平面设计都倾向于塞进大量信息,其中电影海报最为显眼。海外的电影海报一般只有片名、演员等基本信息,可一旦漂洋过海来到日本,就完全变了样:

导演不能只写名字,要加上他之前拍过的名作品,变成“XXX大作的导演全新奉献”;

所获奖要罗列出来,如果没有获奖,就把好评论印上去;

电影最吸引人的部分要总结出来,写在最显眼的地方;

感动的电影一般会加上“全美国都看哭了”“一定要带着抽纸巾来”……

结果是,一张海报写满了文字,很难说这是有美感的设计。这些都是出于商业目的做成的,客人在看电影之前,并不知道这部电影是否值回票钱。得奖经历、名人推荐、看点总结,都是可以让客人安心买票的要素。在发行商的眼中,宣传效果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设计感。

之前因为工作关系,我需要找一些平面设计作品;由于预算有限,只能去找廉价的日本设计事务所来做。看了设计师过去的作品,我不禁暗暗赞叹日本不愧是设计大国,作品的品质非常高,于是就放心委托他做。没想到收到成品后,我大失所望:就是一些素材的拼凑,丝毫看不出用心的感觉。

于是,我就跑去设计事务所和设计师谈。眼前的设计师披着散乱的头发,眼神充满了疲惫,感觉一直不在状态。可以想象,他可能同时负责多家客户的设计文案,因为没有时间去用心做设计,达不到要求,反而会收到客户大量的修改意见,渐渐地陷入了不断修改还是不能让客户满意的负面循环之中。

设计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设计师是艺术家,可是,艺术家也要有生活,也要吃饭。所以,商业效果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判指标。如何在商业和美学之间寻找妥协点,是每个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设计师日本设计
探寻日本
我是小小设计师
BUBA台灯设计
创意设计师
有种设计叫而专
日本神社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天才设计师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