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新品种‘福康8号’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2018-08-22王恒明夏碧波郭巨先徐小万

农学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尖椒华南地区青枯病

宫 超,李 颖,王恒明,夏碧波,郭巨先,徐小万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州510640;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广州510225)

0 引言

辣椒(Capsicum annuum)是中国产值最大的蔬菜作物,在保证国内蔬菜周年均衡供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广东现已成为重要的北运辣椒生产基地。广东地处华南高温多湿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暧,培育优质、耐高温多湿、抗病鲜食尖椒是当前华南地区辣椒育种的主要目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辣椒品种类型要求日益多样化,对辣椒的品质、商品性状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本研究开展了优质、耐高温多湿、抗病、丰产鲜食尖椒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对蔬菜产业发展、市场供应、社会经济效益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意义[1]。自20世纪80年代,国内在辣椒遗传规律、资源创新等方面开始了系统的研究,育成的辣椒品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抗病性、产量和专用性[2]。近年来,把抗病性作为辣椒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3],并育成了一些抗病辣椒新品种,如辣椒新品种‘福康2号’(抗疫病、青枯病,果实绿色羊角形)[4]、‘粤研1号’(高抗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炭疽病,青果呈绿色,熟果大红色,长羊角形)[5]、‘浙椒3号’(高抗TMV、疫病,果实呈深绿色,细羊角形)[6]、‘金田8号’(果实为粗牛角形,微皱,果皮绿色,高抗炭疽病、疫病和青枯病)[7]、‘苏椒23号’(青果呈深绿色、熟果红色,呈羊角形,高抗炭疽病、青枯病及疫病)[8]、‘热辣6号’(灯笼椒,未成熟果实呈浅绿色、熟果鲜红色,高抗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疫病等)[9]。不是所有的抗病品种都适合在华南地区种植,因为高温多湿环境会加重部分病害的发生。

目前,华南地区辣椒生产中疫病和青枯病属于较为广泛发生的病害,严重制约辣椒产业发展。辣椒疫病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侵染引起[10],首次发现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初在中国江苏省发现,随后开始迅速蔓延,到80年代后便在国内各大辣椒产区流行[11-13]。辣椒疫霉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2~35℃,最适温度25~28℃[14],研究表明其侵染能力的发挥与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有密切关系[15]。青枯病素有“植物癌症”之称,由雷尔氏属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引起[16],该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40℃,最适温度30~37℃[17],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地区,一旦发生便难以控制,造成辣椒减产甚至绝收[18]。辣椒疫病和青枯病属于土传病害,寄主范围广,难以防治,在适温、高湿下极易传播流行,一旦发生均会造成辣椒大面积减产。

目前,辣椒疫病和青枯病最有效的防控手段是选育优良的抗病品种。近年来对适合于华南地区露地栽培的鲜食尖椒的研究较少,关于优质、抗病性强且耐高温多湿环境的鲜食尖椒新品种选育的研究更为罕见。通过创新尖角类辣椒品种选育材料,选育新目标亲本即优质自交系362和自交系577,分别以两者为母、父本来配制杂交一代组合,测定其组合力,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目的是选育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优质、产量高、抗病强、耐高温多湿的鲜食尖椒新品种,以期为华南地区鲜食尖椒生产发展与产业优化提供优异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本选育

‘福康8号’的母本是优质自交系362,是黄皮早椒(F1)与茂椒(F1)杂交后,经4年8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株系。植株生长势较强,中早熟、结果多,品质优,果实长羊角形,果长20~23 cm、宽2.6 cm,果肉厚0.4 cm,单果重48 g,有辣味,果皮绿色,光滑有光泽。

‘福康8号’的父本为优质自交系577,是湖南引进的湘研辣椒(F1),经4年8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株系。生长势强,中早熟,结果多,果皮绿色,有光泽,果长19 cm、宽2.8 cm,果肉厚0.3 cm,微辣。

1.2 品种比较试验

品种比较试验于2012年春、秋两季重复开展,地点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白云试验基地,春季于1月播种、3月定植,秋季于2012年7月播种、9月定植,以‘广椒2号’为对照(CK)。每个组合3次重复,单个小区面积16 m2,四周设保护行。

1.3 区域试验

‘福康8号’参加2015年春季广东省辣椒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均是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征集。对照品种是同为尖角类的‘茂青5号’(茂名市茂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月下旬—3月中旬播种。试验设计、方法以及所调查的项目和调查标准均按照《广东省农作物品种试验办法》规定执行。各参试品种青枯病和疫病抗性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统一接种鉴定;由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与农产品检测中心对参试品种的还原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等主要理化品质指标进行检测。参试品种成熟期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现场鉴定。参试品种的总产量、前期产量数据于试验后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2012年春季‘福康8号’表现较突出,总产量比对照‘广椒2号’增产22.8%,前期产量比‘广椒2号’增产20.2%。2012年秋季,‘福康8号’总产量比‘广椒2号’平均增产25.8%,品质优良。

2.2 区域试验

2.2.1 产量表现 2015年春季,共8个有效试点纳入试验汇总统计分析。‘福康8号’平均产量2127.4 t/hm2,比对照‘茂青5号’增产11.0%,增产未达显著标准(P>0.05);‘福康8号’平均前期产量1207.3 t/hm2,比对照增产14.2%,增产未达显著标准(P>0.05),如表1所示。

2.2.2 抗病性和抗逆性 2015年春季区域试验中,人工接种鉴定表现中抗青枯病、抗疫病;另外,‘福康8号’展现出强耐旱性和耐寒性,耐热性及耐涝性则中等。

2.2.3 品质鉴定‘福康8号’的感观品质得分为78.4,属于良好范畴。理化品质鉴定结果表明,‘福康8号’鲜果实中蛋白含量0.71 g/100 g,还原糖2.30 g/100 g,维生素C 747 mg/kg。

2.3 品种特征特性

‘福康8号’全生育期135~145天,其中从播种至始收春季93天、秋季79天;延续采收期春季40天、秋季57天。植株长势较强,株高58.5~63.5 cm;叶片绿色,叶型中等大小;果实长羊角形,青果绿色,熟果大红色,果实着生方向向下,果顶部渐细尖。单果重45.1~46.0 g,果长 18.5~19.0 cm,果宽 3.07~3.17 cm,肉厚0.34~0.36 cm,单株产量0.71~0.78 kg,商品率95.4%~98.0%;果皮光滑有光泽,微棱沟,果身微弯(图1)。茎直立,叶色较绿,单叶互生,叶片较小。雌雄同花,花白色单生。结果期喜较高温度和充足水分。田间表现抗逆抗病能力强,耐高温多湿及病毒病。适应性强,适宜春秋栽培,果肉较厚,耐贮运。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4 栽培技术要点

2.4.1 适宜种植区域‘福康8号’适宜广东省辣椒产区春、秋季种植。

2.4.2 播种育苗‘福康8号’春季适宜播种时间为11月—翌年1月,选择薄膜覆盖以防寒保暖,苗期54天左右,注意防范瘁倒病和立枯病的发生;秋季适宜播种时间为7—10月,苗期应注意降温防暑[19-20]。

2.4.3 注意轮作,施足基肥 宜水旱轮作,选择肥水充足、排灌方便的地块进行种植为优。施足基肥,田间施复合肥950 kg/hm2,腐熟有机肥20000 kg/hm2;每畦种植2或3行均可,株行距40~55 cm为宜;定植后可用氧氯化铜或波尔多液灌根处理,以增强植株抵御病原菌侵染的能力,起到有效保护作用[20]。

2.4.4 及时除草松土,中耕追肥 选择开花结果初期进行中耕除草,追施复合肥280~310 kg/hm2、钾肥 280~310 kg/hm2、花生麸400~420 kg/hm2。及时摘除下部侧芽来减少养分过度消耗,并适时采收。

表1 2015年春季辣椒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表现

图1 ‘福康8号’的品种特性

2.4.5 病虫害综合防治 病毒病、细菌性斑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其中,病毒病主要以防为主;细菌性斑点病可采用农用链霉素、可杀得灌根或喷洒。需要注意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茶黄螨、棉铃虫、烟青虫等,蚜虫可喷施40%乐果乳油700~800倍液;红蜘蛛、茶黄螨可喷施30%克螨特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棉铃虫、烟青虫可采用10%兴棉宝2500~3500倍液喷杀[21-22]。

3 结论

研究选育的‘福康8号’不但具有产量高、生长势强、较早熟等优点,且耐逆性强,中抗青枯病、抗疫病。‘福康8号’商品性好,品质佳,青果绿色,熟果大红色,果实着生方向向下、果皮光滑有光泽、微棱沟,果身微弯。因此‘福康8号’达到了培育优质、耐高温多湿、抗病鲜食尖椒的预期目标,适合华南地区春季和秋季露地栽培。

4 讨论

作为国家级研究课题,20余年来辣椒育种旨在重点解决辣椒生产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育种目标主要以优质、抗病、丰产为主,经过多年的攻关,辣椒新品种研究、开发达到一定水平[1-3]。华南地区辣椒的优质高产是推动全国辣椒乃至蔬菜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环境高温多湿为病原菌的生存、快速繁殖及致病性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适于华南地区种植的辣椒品种的选育应以抗病性为主要参考。目前,辣椒青枯病严重影响华南地区辣椒生产,生产上多以施用生物、化学药剂,加强田间管理为主,但效果差强人意[23-24],2013年,刘业霞等[16]通过人工嫁接的方法提高了辣椒青枯病抗性。辣椒疫病更是世界范围内危害辣椒生产的最主要病害之一[3],研究者们也致力于高效防治疫病,开发对环境无污染的生物农药,但效果均较不理想。所以,选育优良的抗病品种仍然是辣椒疫病和青枯病防控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

选育出适宜于华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耐高温多湿、抗病性强的辣椒新品种,仍是主要育种目标。本研究中‘福康8号’的父、母本均为生长势强、早熟、结果多、品质优的株系,将其配制组合,从中分离筛选出既高产、抗病性又好且品质优异的重组辣椒自交系。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福康8号’不仅产量和品质更优,而且抗病性较强,具体表现为中抗青枯病、抗疫病;另外耐逆性强,田间表现出强耐寒性和耐旱性,耐热性和耐涝性中等。总体而言,‘福康8号’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品质佳,适合在华南地区春、秋季种植。

猜你喜欢

尖椒华南地区青枯病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新型生防菌组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田间药效评价
烟稻轮作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烟草青枯病防治研究进展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这些方法 可让尖椒多卖钱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茉莉酸甲酯结合低温预贮对尖椒采后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巧用三方法尖椒结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