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记诗联新秀杨茂东

2018-08-22朱惠民

对联 2018年8期
关键词:楹联诗词

●朱惠民

最近几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的农村小伙子却在古典文学领域崭露头角,为人们所热议。人们说他是楹联妙手、诗词快手、辞赋高手。这个人就是河北省的杨茂东。

说他是楹联妙手,是因为他近几年参加了一系列全国性的楹联比赛活动,获奖近百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15年7月,在河北省文明办主办的“天河山杯”爱情主题全国征联中,他的作品:

千载间,谁将旧事消磨,簪划银河,不教他暮暮朝朝、卿卿我我;

一霎那,尽把相思勾起,云开鹊路,好长此年年日日、世世生生。

借用银河鹊桥故事,寥寥数语,把牛郎织女爱情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此联获一等奖。

2012年12月,由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和湖南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中,他以琵琶亭一联参赛。联云:

弦语有人知,忆座上青衫,别后几能逢故旧;

荻花飞何处,只江头明月,归来重与奏琵琶。

此联以委婉之笔写尽白居易湓浦口闻琵琶声而作《琵琶行》的动人情节,情感真挚、深沉,堪为佳构。在12万副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

2012年11月,为纪念左宗棠诞生200周年,湖南湘阴面向全国征集诗词曲作品,其所作联为:

生死未关心,何惧抬棺而进,为复新疆,一开新局;

国家长在眼,岂宜固步自封,虽兴洋务,不媚洋人。

活脱脱写出了一个为国家为民族不惜“抬棺而进”的爱国将领的英雄形象和“虽兴洋务,不媚洋人”的伟大民族精神。读来慷慨激昂,催人奋进,与前两联笔调迥异。此联最后获得大赛二等奖。

有些风景区或出于征集或出于邀请,使他的楹联作品成为了一些风景名胜的点缀。

万里卧长龙,忆往日沧桑,犹怜风物;

千秋传胜地,看当时月色,又照繁华。

——淮安清江浦楼

虽困蹇亦有知交,尚共佳人,尚依良骥;

论英雄莫因成败,休夸巨鹿,休叹乌江。

——安徽灵璧虞姬文化园

三眼看穿真面目;

一声喝破小聪明。

——山西介休马王庙

别意难宣,折梅花而寄;

相思尽洒,与江水同流。

——洪江相思阁

心清已共云来去;

气定还如水自然。

——临湘白云湖公园

这些楹联作品与当地景观结合巧妙,文笔清新,读起来余味无穷,也使景点为之生色。常引游客驻足观看,颇得好评。

纵观以上所举,不难看出杨茂东所作楹联,构思巧妙,出语新奇,文笔典雅,不落俗套充满民族文化气息而又富有时代精神,可谓吐属不同凡响。

说杨茂东是诗词快手,是赞扬他的文思敏捷,朋辈相邀文酒之会,无论作诗还是作诗钟,一般都是他第一个完成交卷。最值得称道的是,前不久由开封市委宣传部举办的东京国际斗诗大会上,他受刘太品先生邀请参加比赛,经过层层角逐,杀入决赛,以十余分钟完成命题,以微弱差距输给了广西新秀韦代森,屈居第二,成绩也算是可圈可点了。早在他结婚时,我在给他的贺诗中说过“此君本色是诗人”,事实证明他果然是个难得的诗才。

说杨茂东是辞赋高手是因为在献县几位写赋的高手中,杨茂东就是其中一个。再就是后来由中华诗词学会和宁夏自治区党委举办的中国宁夏黄金河岸诗词联赋大赛中,他的《黄河赋·宁夏篇》获得二等奖,受邀参加了颁奖晚会。在“河北地酒天藏博物馆”馆赋征集中,也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鉴于他在古文创作方面的深厚功力,被中宣部特邀为革命烈士任常伦和杨殷创作事迹小传,在全国广为传唱。

说来说去,杨茂东究竟何许人也,这还要从头说起。杨茂东,河北献县东孔庄村人,一九七八年二月出生。初中没有毕业就因为家庭困难辍学,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他在读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听人讲起清朝一代文宗纪晓岚的对联诗词故事,就对对联和古典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语文成绩一直很好,一直憧憬着长大以后能当个诗人,当个楹联家。辍学以后,他雄心不改,虽每天起早贪黑从事劳作,但总要挤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他在旧书摊上看到一本《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一看之下,很长见识。从此,只要有机会他就到处搜寻这本杂志,与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另外,他还从原献县楹联学会会长史献文处借来了很多的楹联类书籍,一边如饥似渴地读,一边一副一副地背,从中汲取营养。

于诗词,他也从未放弃。他阅读和背诵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长恨歌》《琵琶行》《春江花月夜》等经典诗作。还仔细研读了王力教授的《诗词格律》、赵仲才的《诗词写作概论》等,为弥补自己阅历不足的缺陷,他还向人借阅了《春秋》《汉书》《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书籍。除了书本学习以外,他不放弃任何机会结识各地诗词楹联名家,当面向他们请教,请他们来帮助提高自己。如河北省楹联大家董汝河、滦县楹联学会会长张志强、沧州著名诗人金紫衡和著名联家白国成、青县诗联大家潘洪斌等。杨茂东既要顾家,又要圆梦,其辛苦可想而知。这一切他的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从来没有抱怨过,承担起了大部分的家务,来支持他学习和创作。因此,他能坚持每天一两个小时的读书,这一坚持,就坚持了二十个寒暑。如此大的毅力,着实不易。一个初中没有读完的农村青年,在诗联辞赋创作上居然达到今天这种高度,按照常理,匪夷所思。当您了解他二十多年的自学历程,就不难理解了,这就叫做厚积薄发。

有志者事竟成,是金子总要发光的!

猜你喜欢

楹联诗词
诗词里的节日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挖掘楹联教育价值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隆回思源实验学校师生乐享楹联文化大餐
楹联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