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实践探寻

2018-08-21刘杰

新农村 2018年6期
关键词:稻曲稻瘟病秧苗

刘杰

目前水稻栽培科学的发展目标已经由追求高产的单一目标,转变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生产目标。本文结合黑龙江农垦地区的地域及水稻栽培的情况。分析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施足基肥

目前,广大稻农用的栽培措施都基本符合高产栽培的要求。唯独施用化肥这项生产成本最高,不能实现肥料的最大效益,水稻施肥提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良性循环体系。一般肥力地块,翻地前公顷施优质农肥15t以上,并添加适量的钙镁磷或尿素lOkg,过磷酸钙40kg。氯化钾15kg作基肥,在整地时要视土壤性质和条件,可施生石灰50-70kg667m2进行土壤改良,改善土壤结构。

2品种选择

根据黑龙江农垦地区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高产优质品种。要选择抗倒伏、耐肥、高产、成穗率高、穗大、抗病性強的品种。并按照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等方面因素配套栽培方案。

3种子处理

采用脱芒、精选和芽势强的种子,在户外阳光下将稻种平铺8-10cm,晒种1~2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种子经过晒种后,可采用比重为1:13的盐水选种,再用清水洗净。

浸种时一定使水面高出种子15cm,浸种时间随水温而定,主要使用施保克药剂进行浸种。每千克种子使用施保克5ml、敌敌畏5ml浸种72h,一般水温15℃时浸种5~6天。水温10℃时浸种7~8天。浸种后不清洗,直接摧芽。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进行催芽,需要清洗的消毒剂可以将种子清洗后放人40℃~50℃温水中预热,温热后立即捞出。80%左右种子露白即可进行播种。浸种、催芽后,用40%苗病清可湿性粉剂拌种。以预防青枯病和立枯病。

4播种

在气温回升,稳定通过10℃以上开始播种,按大田面积亩用种量1,5-2kg,播种量多少直接影响到秧苗素质,只有稀播才能育壮秧,在浇透水置床上铺打孔(仔距4x4cm,孔径4mm)塑料地膜。接着铺2,5-3cm厚的营养土。播种量一定严格掌握,不能过大。对育壮苗和防止立枯病极为有利,播种要均匀,播后轻轻压一下,使种子和床土紧贴在一起。再均匀覆土lcm,然后用苗床除草剂封闭,播后在上边再平铺地膜,以保持水分和温度。以利于整齐出苗。

5田问管理

苗床地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有水源条件。运输与管理比较方便的田块,出苗前主要是保温保湿,秧苗露针时及时撤掉地膜,补水要及时并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从播种至一叶一心期。要求薄膜严密封闭,创造高温高湿的环境,促进迅速扎根立苗。在秧苗2叶1心到3叶时可用速效有机肥撤施于床面,施肥后及时浇透水,插秧前5-7天撤膜炼苗。人工拔除床面杂草,注意秧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移栽前用硫磺唑兑水防治稻瘟病一次,对大田期稻瘟病发生有很好的防效。

6水稻病虫害防治

6,1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是真菌引起感染的一种水稻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此病属真菌侵染性病害,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有性繁殖体,其病菌呈现生理分化,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枯焦,全株中毒萎缩,根腐枯死。

防治措施:要尽量选择适合本地实际情况、气候特点的高产、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加强日常的田间管理,栽培过程中要施足底肥。早施追肥,而且要无机肥和有机肥相配合使用,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推广对稻瘟病具有较好抗性的品种或组合,实行多质源品种布局,避免布局上的品种单一化,可采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125-1500g/hm2。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物进行喷施,防治效果较好。

6,2稻曲病

稻曲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在颖壳内生长,开始受侵害谷粒颖壳稍张开,以后逐渐膨大,最后将全部颖壳包裹起来。形成“稻曲”。稻曲病使稻谷千粒重、产量下降,秕谷、碎米增加,出米率、品质降低,人畜在食用被稻曲病病原菌附着的稻米后可能会出现腹泻、流产等中毒现象。

防治措施:要选用抗病良种,是防治稻曲病经济有效的措施,提倡稀植,少苗壮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水稻播种前注意清除病残体及田间的病源物。发病的稻田在水稻收割后要深翻,以便将菌核埋人土中。合理施肥,清除田间杂草。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4500-6000ml/hm2,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g,或用5%井岗霉素450ml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g,或用15,5%保穗宁可湿性粉剂1500-1800g/hm2,对水750kg/hm2喷雾,手动常规喷雾用水量应不少于750kg/hm2。机动喷雾用水量不少于300kc,/hm2。

6,3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虫害之一,以水稻三化螟发生为主,造成水稻枯心苗、白穗、死孕穗或虫伤株。成虫有趋向田边产卵的习性,因而近田埂1,5-2m内的水稻虫口密度特别高。

防治措施:播种或插秧前,每亩施用3%呋喃丹颗粒剂1,5-2,0kg,或每亩施用3%呋喃丹颗粒剂2,5-3,0kg,掺细土15-20kg拌匀后,撒施水面,加强肥水管理,合理密植,通风透光,增加植株抗性,减少病虫为害。在蚁螟孵化高峰前1-2天,每亩用50%嘧啶氧磷乳油60-80ml,兑水75-100kg喷雾。

(作者单位: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九〇分公司

156202)

猜你喜欢

稻曲稻瘟病秧苗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水稻稻曲病菌侵染行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稻曲病菌成灾机制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稻曲病气象风险评估及适宜度等级预测技术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
湖南省水稻新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