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8-08-21郑三龙
郑三龙
【中图分类号】R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1
治疗胃穿孔时,手术方案是常用的举措,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胃穿孔越来越多的应用腹腔镜修补术,普遍的得到理想的成效[1]。本研究针对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安全性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及分析,报告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实施治疗的90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是在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所有的病例均满足胃穿孔临床诊断标准获得确诊,并且不具有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上腹部手术史者。患者和家属享有知情权,同时签署正规的知情同意书。将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各具备45例的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研究组具有26例男性和19例女性,年龄范围是在26岁至70岁之间,平均为(40.6±3.5)岁;参照组具有24例男性和21例女性,年龄范围是在25岁至68岁之间,平均为(38.5±3.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显示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于参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方案,进行开腹手术下胃穿孔修补术,主要的内容为:实施气管插管全麻举措,在上腹正中的位置取横向切口,将穿孔的位置充分的暴露出。将穿孔位置和周围出现的坏死组织进行严密的清除,之后修补穿孔位置。采取0.9%氯化钠溶液仔细的冲洗手术切口部位。最后,将引流管正确的放置,并缝合切口,术毕。术后,实施相应的处理,即常规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治疗、积极抗感染、抑酸等等。
对于研究组的患者进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方案,主要的内容为:予以患者气管插管全麻的方案,形成人工二氧化碳,控制压力在15mmHg。将腹腔镜通过脐部位置缓慢的置入,仔细的探查病变的位置。并且在穿孔的位置处建立起鞘管,严密的清洗腹腔。将胃液进行吸干,在穿孔位置的边缘处实施缝合处理,大概在边缘部位的6cm左右开始缝合。之后采取大网膜进覆盖修补穿孔部位,对于腹腔镜内渗液进行清理,之后按照标准的流程将引流管正确的放置。术毕后,同样实施相应的处理,即常规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治疗、积极抗感染、抑酸等等。
1.3 观察指标
对于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及对比。遵循《胃穿孔临床诊断标准》制定的相关内容,评价治疗效果。其中,有效的评价标准为: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全部消失,经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没有出血情况,而且未见任何的并发症问题,即为显效的标准;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具有良好的改善,胃镜检查显示存在轻微出血问题,没有并发症情况,即为有效的标准;术后同术前相比较,未见明显的差异性,产生并发症,即为无效的标准。另外,统计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21.0。计数资料使用自然数(n)和百分比(%)的方式进行表达,使用卡方进行组间对比。当P<0.05时,为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对比
如下表1所统计,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如下表2所统计,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3 讨论
胃穿孔属于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也被称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此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效果较差等特征,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2-3]。伴随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进行胃穿孔修补术已经具有广泛的应用。此种手术举措不仅切口较小,而且手术风险较小、具备清晰的手术视野,术后可以尽快的恢复患者的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应用开腹手术下胃穿孔修补术的参照组而言,实施腹腔镜下修补术的研究组总体有效率更高,而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少于参照组,P<0.05,表明了应用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具备可靠性。
结语:
综上所述,对胃穿孔患者实施腹腔镜修补术的治疗方案,可以明显的提高治疗效率,能够推动患者提升生活质量,拥有良好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尚秀清,耿祥会,廖春平,艾孜孜江·喀日,叶赫亚·依明.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1):57.
严建刚,耿荻,周词平,李俊杰.腹腔镜下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溃疡性胃穿孔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08):3-4.
王忠军.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疗效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