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法治化治理推进农村社会稳定

2018-08-21金宝辰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0期
关键词:社会稳定法治化治理

金宝辰

摘 要 实现农村社会稳定是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以及基层的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由于农村社会的法治基础比较薄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改革的速度不断加快,原有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手段来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法治化社会治理是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 法治化 治理 农村 社会稳定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7.201

一、农村社会稳定法治化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用法治思维武装头脑

坚持用法治思维武装头脑,首先在思想上要从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基层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护法,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崇尚法律權威,强化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养成依法履职、依规办事的习惯。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增强法治思维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切实维护基层的社会稳定。

(二)坚持以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随着社会发展越快、转型越剧烈,矛盾越容易增多,不稳定因素越容易出现;而改革不可避免地会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触及部分社会群体的既得利益,从而导致矛盾和问题多发。而且群众的权利意识逐步增强,极少数人由于法治意识淡薄,上访燃点低,倾向于堵门堵路、群访越访,形成不稳定因素;加上有的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低,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不当做法,导致有的地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步入误区。这就迫切需要以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

坚持以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必须要依法依规依事实办事,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依法办事能力,把群众的诉求及矛盾纠纷的解决引导到法治的轨道上依法维权、理性维权。

(三)坚持以法治手段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坚持以法治手段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需要法治作为调节手段,来协调基层不同社会主体间的关系,以法律为规则,并加以有效的实施,确保社会有条不紊的运转,使农村社会始终处于稳定状态,而且法治也为农村社会矛盾的解决提供了多元的解决办法。

二、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及农村社会稳定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社会稳定的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相关机制不完善

中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农村社会稳定有了新内容新情况。然而农村现有社会稳定相关机制还不完善,不足以在新形势下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发展,难以有效应对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影响稳定的新矛盾、新问题。

1.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完善

农村现有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相关的具体制度也严重缺失,满足不了群众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表达欲望,这就会导致群众以非正常途径表达利益诉求,影响地区稳定。

2.依法化解纠纷机制单一

现阶段,我国解决纠纷的手段主要有诉讼、仲裁、调解等,各解决纠纷主体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联系,无法形成合力,不利于解决多元化的矛盾纠纷,一旦不能圆满解决,就可能导致基层群众上访,甚至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稳定。

3.执法监督机制不完善

基层执法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不能有效保障执法的合法性,无法及时纠正执法违法行为,对群众突出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回应和解决。这样一来,将不利于维护执法的公平正义,甚至对农村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影响。

4.基层政务信息公开机制不完善

基层政务信息公开,事关公民知情权,事关权利能否在阳光下运行,能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公开导致的上访、行政复议等案件。每一个被申请部门或多或少都能存在着敷衍、推诿,或者说不完全公开、不予公开等现象,这些现象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关于农村社会稳定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农村社会稳定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必然导致基层群众不信任政府,而且对于基层政府的政策施行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基层政府的政策连续性缺乏制度保障,基层公正执法制度不健全,群体性事件预防制度缺失。

(三)农村党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不强

由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逐步扩大,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突出问题大量存在于基层。基层党员干部法律素质低,针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法治教育培训流于形式,思想上不够重视。

(四)农村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淡薄

农村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淡薄,没有养成良好的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习惯,不善于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权益受到侵害,有可能就会通过非法的方式表达出来。

(五)农村群众缺乏理性思维的引导

法治社会需要理性思维的引导,农村社会的稳定同样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社会的快速变革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的形成,多元化的社会造就了多元化的价值观,而多元化的价值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多元化的纠纷,人们在处理这些纠纷的时候,往往因为多元化的价值观不可避免的掺杂着个人感情因素。这就导致了处理这些纠纷的难度加大,一旦不能让双方都满意,就可能会导致暴力冲突,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实现农村社会稳定法治化的基本路径

法治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最有效方式,定纷止争本身就是地方法治建设的动力之一。

(一)依法完善农村社会稳定的相关机制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对于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大局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农村社会需要创新维稳机制,提升法治水平。

(二)依法健全农村社会稳定的相关制度

健全农村社会稳定的相关制度,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预防不稳定因素产生,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法治思维与依法办事能力

基层党员干部身处一线、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中担负重要责任,对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法治意识起着重要的形象塑造和榜样引领作用。

(四)提高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

农村社会稳定不仅仅需要靠政府的努力,同样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只有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形成守法光榮、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才能从源头上实现农村社会稳定。

1.创新普法宣传模式,完善法制宣传教育立法

利用现代传媒进行法律宣传,基层党委政府应在网站上设立普法依法治理栏目,开辟法律法规、以案释法专栏,充分利用LED屏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在人流密度大的商场、公共服务大厅等场所,通过邀请专家直播授课、播放教育短片以案说法,普及法律知识。

2.建立健全基层法制教育培训机制

健全基层社区群众的法制教育培训机制,组织开展以“法律服务群众”为主题的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大力宣传并讲解《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拆迁条例》、《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知识条文。

3.提高基层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

以公园(广场)为依托建立以宣传“法治文化”为主题,集休闲、娱乐、法治宣传、普法教育为一体的法治主题公园(广场),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学习氛围。开展以“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的依法治村、依法治社区活动。利用“12.4”法制宣传日、“3.15”、信访法规颁布日、世界水日等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法律法规的集中宣传活动,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法治节日的气息,从观念上加深对法治的理解和重视,自觉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五)引导基层群众树立理性观念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基层党委政府应积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通过报刊、网站、电视广播等媒体,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对散布谣言、煽动群众情绪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坚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法治宣传相结合,传播正能量,形成遇事冷静、处置合法、理性维权的理性意识,减少不稳定因素。

2.加强农村社会的道德建设

加强农村社会的道德建设,对于提升法治建设水平和群众理性观念具有促进作用,对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3.基层党员干部发挥引导作用

基层党员干部应主动加强自身理性思维的锻炼,以点带面,在与基层群众直接交流中引导群众理性思考、理性看待问题,在处理基层热点难点问题的过程中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引导基层人民群众树立理性思维,减少不稳定因素,引导基层人民群众理性维权,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稳定。

法治是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元素,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法治化路径,是基层需要的依法治理手段,是促进基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提升基层法治社会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猜你喜欢

社会稳定法治化治理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关系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国企改革法治化的“知”与“行”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