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可以是所有孩子的天堂
2018-08-21陈春荣
陈春荣
摘 要:好的数学课堂是迷人的,每位数学教师都想把数学上活、上好,想让所有学生都有点滴进步,怎样让孩子乐学、爱学、会学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果能用不同的方式调节课堂气氛,从内心深处唤醒儿童的想象力和学习激情,让孩子和我们积极互动,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课堂就会变成孩子心中的美好天堂,新课标、新时代呼唤这样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对话;学生;活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较长一段时间,我的课堂是“囤积式教育”,具体表现为:学生端正坐在座位上,教师讲,学生认真听,教师通晓所有,而学生一无所知。学生不需动脑而教师却要思考问题,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师生角色反串,教师成了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是学习的客体。时至今日,大多数教师依然认为“教授的内容越丰富,学生学到的就越多”,但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少说一会,学生便能多学一点。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不断追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这是一种倡导多元文化的、民主的、动态的教学法,创设一种安全的、宽容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师生关系和谐、教学互动良好,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师生、生生进行对话。
一、平等对话,使课堂流淌智慧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对话,要凸显以生为本,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通过相互讨论,鼓励学生对课程提出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倾听别人观点、提出反对意见,进行观点表达与“正确答案”同样重要,力求营造一个人人参与、个个畅所欲言的探究氛围。
如教學“括号”时,出示例题:舞蹈组男生有10人,女生有8人,书法组的人数是舞蹈组的2倍,体育组有108人,体育组的人数是书法组的几倍?先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分步解答,然后引导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在全班交流时着重理解为什么在(10+8)×2外要加中括号,变成108÷[(10+8)×2],当一位学生有条理地讲述完之后,另一位学生开心地说:“刚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加中括号,现在我懂了。108和2都在抢(10+8),如果不加中括号的话就会被108抢去的,所以要加上中括号,就好像砌了一堵墙。”
“对,(8+6)×2是一家人,要给他们造间屋。”
“嗯,先把内部问题解决好,再去见108这个‘国际友人。”
在成人眼里很简单的事,儿童却要花较多时间来让他们去思考,所以教师要学会等待,在提出问题之后要让学生喘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去体会、去领悟,多让学生进行原生态的学习,收获的将是不可预见的精彩。看他们处理的方式是那么独特:“108和2都在抢(10+8),不加就会被108抢去,所以要加中括号,就好像砌了一堵墙。”相互交流的声音越来越大,同学之间不自觉地产生互动,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每个学生都有献计献策和学习的机会,营造积极向上、快乐的课堂氛围。此时的教学是最佳的,人人都在愉悦的学习状态。天真的学生认为“×2”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被“108”抢走,急中生智地把中括号说成“砌一堵墙”,多么形象贴切的比喻,多么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多么贴近数学的内在本质,多么奇妙的可遇不可求的数学直觉。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对话造就了精彩课堂,充满童真、童趣的话语足以让我激动好几天。
二、化静为动,使课堂充满活力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改变教材呈现形式,化静为动,在动中促进认知建构,促使学生有更深、更透的领悟。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探索、实验、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活跃在教室的每个角落,他们积极分享观点,热情参与问题的讨论与思考,并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如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出示问题:用细木条钉成的一个长方形框,长12厘米,宽7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如果把它拉一拉,会是什么图形呢?它的周长变了没?面积呢?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然后按下列步骤教学:
(1)理解题意。①引导学生参与观讨论,寻找关键线索。②分析周长、面积变化情况,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演示验证。①演示观察:出示一个活动的长方形框,拉动长方形框,观察图形的变化。②发现变化:拉动后,变成了什么图形?周长变了吗?面积呢?为什么?③计算验证:它的周长是多少?面积多少?引导找出计算面积的数据,算出面积。和原来的周长和面积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由于四条边长度没变,所以周长不变。因为形状变了,高就变了,所以面积也会变化。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在直观中感悟变化,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3)感知变化。让学生经历共同探讨图形的变化过程,就会发现:拉动长方形时,由于边的长度不会改变,所以周长是不变的;而在拉动时,形状变了,发现高变了,所以面积也跟着变化,如果拉的角度越小,高越短,于是面积也会变得越来越小。通过反复比较,探索出周长和面积变化的规律,这种依托教材资源,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化静为动,通过学生的观察、学生的思考、学生的辩论,将静态的图形变为动态的图形,以动促思,把图形变化前后内在规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升了学生思考数学的广度和深度。
三、调节气氛,使学生乐此不疲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一般只能保持在20分钟左右,再有趣的课堂学生也会注意力疲劳。为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用抑扬顿挫、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寓教于乐的游戏来调节课堂气氛,营造师生互动、愉快活泼的教学氛围。为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设计富有挑战的练习,或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不能预设,它在情境中产生,要求教师要因势利导、有效调控,使学生乐此不疲,保持饱满的热情和欲望直至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这样引题:同学们,老师喜欢打篮球,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的篮球明星是谁吗?姚明参加NBA、CBA、全明星赛投篮命中率为49.8%、65.1%、52.9%。你们知道这些数叫什么数吗?看到这些数,你们想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数学课堂,一起探究百分数,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大家有信心吗?从学生熟悉的篮球明星入手引出百分数,从投篮命中率的百分数让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学生都对命中率产生了兴趣,急于想知道结果,有了内驱力,这节课一定兴致很高。在加深理解环节设计成语猜数:百发百中( )、 半壁江山( )、 一箭双雕( )、百里挑一( )、十拿九稳( )。由于语文、数学学科的融合,学生乐此不疲,整节课热情高涨。在课的结尾拓展时,设计有以下几个问题:①我对自己表现的满意度为( )%。②我(非常、有一点、没有)遗憾,所以遗憾度为( )%。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付出( )%的努力!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活学活用百分数的知识,把课堂推向最高潮,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百分数的知识。让愉悦伴随师生的欢笑,数学是迷人的,真正的数学能从内心深处唤醒儿童的想象力和激情,能用不同的方式调节课堂气氛,能使数学课堂五彩斑斓,充满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刘大洪,罗利红.让课堂成为孩子的快乐天堂[J].科学咨询,2015(36).
[2]刘朝侠.如何把课堂创设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天堂[J].读写算(教师版),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