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初中政治教学质量
2018-08-21田锦琼
田锦琼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广大的课堂,教师可以用它来解决传统政治课枯燥无味的现象。文章列举了在政治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而凸显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最后说明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堂上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一定的解决办法,以期推动政治课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政治课堂;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中的方式
课堂政治教学场景中最常见的现代信息技术就是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中国大部分的初中已经装配了多媒体设备,利用这种技术,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幻灯片、影视资料轻松投影,全班都可以同时看到,同时又能集视觉、听觉于一体,能够以直观鲜明的图像、丰富直观的载体、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身临其境,达到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体会真实氛围环境,感受知识的产生与应用,能够较好地集中注意力和保持兴趣。
政治教学网络资源拓展。传统政治课教师在讲台上教学,很容易造成知识点不够形象而且显得枯燥,也存在可能会遗漏重要知识点的现象。而丰富的网络资源弥补了这一缺陷,海量的文献、音频、视频可以直接在课堂上通过互联网即时呈现给学生。既可以达到丰富学生见识的目的,又可以作为课堂最有效的扩展方式,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在课堂上。
线下教学渠道。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都是坐在座位上听课,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也都是单一的师生问答式,这种方式中教师容易成为课堂的主宰,在教师的主场下,很容易衍生出沉闷的课堂氛围,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發挥,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而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学习可以通过构建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媒介也变得丰富,慕课、App都是良好的载体实现形式。通过这些手段,丰富了线下教学的实践场景,也能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政治的理解。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要想成功教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愿意听。学生愿意听,就会在脑中实现沉淀,如果能有再进一步的思考,则是对教学的升华,我们应该牢记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中运用的目的和初衷,就是让学生愿意听、愿意学、愿意思考。
1.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的效率与积极性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融合现代信息技术,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地把学生的眼球吸引到政治教学的课堂,激发起学生脑海里思考的涟漪,促进学生学习政治的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过去讲解枯燥乏味的政治内容时,通过多媒体形式,如动画、漫画、纪录片等使得内容趣味化、生动化,使学生自愿加入到初中政治教学的课堂,使得初中政治教学的课堂活起来,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率。
2.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学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严师,而是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所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中学政治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一锅煮”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使我们政治教学的课堂由“一言堂”转化为“多言堂”,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政治教学的课堂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以往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黑板板书,学生再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这样导致学生和教师都累,而且课堂效率较低。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能增强信息传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对开发智力、加强记忆、提高效率有重要作用,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化难为易,突出重难点
传统课本就是对文字的平铺直叙,很难有梯度化和重难点之分。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直观和生动的特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直接看破“疑难杂症”,避免了“雾里看花”的现象。同时,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视听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也能在投影上放上几个重要问题,请学生回答,再在课堂上现场解答,达到了巩固政治课本知识的目的,这是课本和传统练习册所不能达到的。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堂上面临的挑战
1.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虽然目前已经进入21世纪,教改新课标的背景又使得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更加被倚重,但在政治教学课堂中,照本宣科的现象仍然存在。受传统教育影响,我们形成了固性思维,想当然地认为原来是什么现在就该继续是什么,思想与时代严重脱节,不能与时俱进。一方面,很多教师不能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如幻灯片的制作、投影的操作等。他们也拒绝学习这些新工具。其实,这与我们教师的本性也相违背。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既为教师,教书育人,也应该把最新的理念传于下代。另一方面,就是虽然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但是仍然还是旧的教学手段。只是把课本知识在投影等设备的简单复制,这种没有经过二次加工的复制品,何来的教学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去好好思考。
2.教学中过分地依赖信息技术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有众多优点,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万事都具有两面性,即它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各地教育系统都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布局,但我们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矫枉过正的事情。如过度地依赖信息技术而忽视了传统的优秀教学手段,为了用信息技术教学而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比如某个学校居然为了推广网络课堂而让所有学生都待在家里学习,进而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正如我们第一点所谈到的,不能一方面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方面仍在用旧的教学手段。要牢牢地记住信息技术只是实现课堂体验式教学的载体,目的是为了丰富课堂体验。既做到与传统教学平衡,发挥教师的亲授性;又做到与时俱进的同时不滥用现代信息技术。这考验着我们每一位教育者。
3.资源共享缺失
按理来说,互联网应该是座宝矿,理应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平台,但是在政治教学这一块却很缺失。一方面缺乏专业的政治教学网站让各位专业的教师来分享教学经验心得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另一方面做得成功的学校出于自己的考量可能也不愿意分享。这体现了教育的不平衡性。对此教育部门、学校一方面可以推动和出版社等机构合作,建立跨校的资源共享平台,让教育工作者可以找到自己的网站家园;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可以推动多方多校的交流活动,可以组织它校旁听、初中政治教学研讨会、名师亲临授示范课等方式,实现资源的互惠互助,推动政治课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唐 雯,陈 琛.社交网络视域下“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析——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盐化工,2016(3):74-75.
[2]张继艳.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品德教学质量[J].中小学电教,2014(10):35.
[3]胡业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思品课堂效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