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8-08-21王志强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9期
关键词:采收期糯玉米定苗

王志强

甜、糯玉米尤其是甜玉米种子不耐低温潮湿,为免烂种,春季播种必须地温通过10℃以上才能直播。一般在清明前后比较适宜。如早播一定要地膜覆盖或利用环棚和大棚设施栽培,但要采用育苗移栽技术,一般3月上中旬可育苗。为免花期高温和台风危害,5、6月份不宜播种。秋季栽培,7月下旬—8月5日播种较适宜,既可避免台风影响又可延长采收期。

甜、糯玉米种子价格高,直播成苗率不高,尤其是超甜水果玉米种子含淀粉少,籽粒皱缩干瘪,顶土能力弱,出苗率低,如果采用直播方法,田间出苗仅60%左右,育苗移栽是既省种子又能确保全苗的高产栽培有效措施。

1、育苗移栽技术 苗床要选在移栽大田的附近,选用地势较高且排水良好的地块。在整地作畦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kg,这是玉米营养快育苗成功的关键。苗床以宽1.5m、深10-15cm为宜,或者作成直径8cm、深12cm左右的营养钵育苗。春播育苗以3月中下旬播种为宜,秋播育苗以7月中下旬播种为宜。播前苗床要浇透水,用钉齿划格,5cm见方,每格或每个营养钵播一粒经粒选的种子,覆盖营养土,覆土厚度1.5cm,覆盖薄膜。出苗前不揭膜,出苗以后苗床温度控制在30℃左右,35℃时要揭膜降温。当幼苗长到二叶一心时,要揭膜炼苗,早揭夜盖。移栽前两天不再覆盖薄膜,每亩施腐熟肥清水粪3000kg,以促进秧苗生长。育苗期间一般不宜施用化肥,以免烧苗。

2、大田栽培和管理 移栽苗宜小不宜大,苗小活棵快,成活率高。一般以二叶一心为宜,最迟不要超过三叶一心。为此,移栽大田施基肥和整地工作,均应与育苗同步进行,宁可地等苗,不可苗等地。要带土并选择晴天移栽。移栽时,可按幼苗大小分畦或分段移栽,以免大欺小,确保幼苗生长均匀一致。移栽密度因品种而定,一般每亩3000-3500株。另外,苗与苗前后要位置错开,呈三角形排列。移栽时玉米的叶片伸展方向,要同畦纵向垂直。这样的种植方式通风透光,有利于玉米生长。移栽后及时浇足搭根水。

移栽玉米的幼苗在起苗搬运及移苗过程中,根系损坏较多,因此大田管理应以促根和早发为中心。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狠抓早中耕、早施肥,以利于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在移栽后7-10天,每亩施清水粪1000kg左右。可见叶5-6片时,每亩条施或穴施复合肥15kg。可见叶10-11片,由营养生长开始进入生殖生长时,每亩施复合肥15kg。抽雄前1周,植株呈大喇叭口时,正值雄穗小花分化,亩施复合肥20kg,可促进幼穗分化,增加粒数。

为确保玉米正常生长,要认真抓好虫害防治。当玉米可见叶5-6片时,可用80%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地老虎,选晴天下午3、4点钟时喷药,每隔7天防治一次,持续防治三次。鲜穗采收前一个月,禁止施用农药。

3、适时采收 甜、糯玉米的采收时间不同,其甜度、风味、糯性、适口性均有差异。适期采收的鲜穗,甜度高、糯性好、果皮薄、风味好,过晚采收则甜度低、果皮老;过早采收则风味差、产量低。因此,正确地确定玉米的采收期非常重要。测定玉米采收期的主要方法有指掐法、测定含水量、积温法等。一般来说,授粉后17-22天是采收适期,此时籽粒含水量约75%。由于采收期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各品种之间也有差异,因此种植玉米时要摸清品种的特性,使用优良的栽培技术措施,参考当地的生态条件来确定最佳采收期。在大面积种植时,可采用分期播种法来调节采收期。

三、隔离种植,避免花期串粉。

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异交率高,串粉后会影响品质,因此,田间种植时要注意隔离,可以空间隔离(500米以上)或时间隔离。

施足基肥、精细整地 整地时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氮肥总用量的30%和全部磷肥、钾肥做底肥。整地时要达到“深、松、碎、平、净、墒”加强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实行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农药的使用应符合无公害要求。

杂草防治: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加播种量,晚定苗,一般6-7叶后再定苗。一旦部分感染结合定苗,拔除田间病株,集中处理。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糯玉米田间管理有助于玉米的高产和优产,主要涉及到分苗期、穗期以及花粒期三个时期。玉米在不同的生育阶段都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对环境的需求,所以了为让玉米的成长更加的良好,需要将不符合其生长和环境的需求的条件进行处理,在田间管理工作,需要注意各项方法和措施的配套使用,追求综合整体效益。

猜你喜欢

采收期糯玉米定苗
浅论糯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厚朴叶营养成分随不同采收期的变化分析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5个采收期女贞子中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
HPLC法同时测定5个采收期蛇莓中5种黄酮成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黑糯玉米果冻的加工工艺研究
黑糯玉米新品种‘华耘黑糯501’的选育
当归适宜采收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