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他扎罗汀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2018-08-21杨洁
杨 洁
(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哈密 839001)
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影响美容,甚至引起较大的心理压力。笔者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苏州第四制药厂有限公司)联合他扎罗汀乳膏(商品名:乐为,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共78例,均为门诊患者,具有寻常痤疮的典型皮损表现,皮疹主要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等。男42例,女36例;年龄13~38岁,平均29岁;病程半年~3年,平均2年。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病程等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对维甲酸类药物过敏者;②急性湿疹类皮肤病;③12岁以下的患者;④近期服用过光敏性药物;⑤孕妇;⑥哺乳期妇女及近期有生育要求的妇女。
1.2 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皮肤病学》的西医诊断标准,发病的时间为青春期,发病的部位为皮脂腺发达的地方,如:面部、背部。临床的主要表现:丘疹、粉刺中存在黑头、结节性病变等,且病情的时间比较长。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每天早晚各1次,清洗并擦干患处,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每晚睡前外用他扎罗汀乳膏1次;对照组仅每晚外用他扎罗汀乳膏1次。两组患者均连用6周,每周观察疗效并记录,同时记录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治疗6周末评价疗效,对非炎性损害(白头、黑头粉刺)、炎性损害(丘疹、脓疱、结节)与入选时进行比较,并计算改善程度。痊愈为皮损消退>90%;显效为皮损消退60%~90%;好转为皮损消退20%~59%;无效为皮损消退<20%,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1.5 统计学处理:此次研究中涉及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选择SPSS19.0软件包进行检验和整理,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计数资料进行呈现,以百分率(%)表示的同时选择卡方(χ2)作为检验方式,P<0.05表示组间检验结果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治疗6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χ2=6.19,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n(%)]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2例在用药1周内出现皮肤干燥、灼热感、脱屑。对照组1例出现皮肤红斑、刺痛,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中断治疗。
3 讨 论
痤疮为皮肤科中常见的病症,因为痤疮的病程时间较长。同时,痤疮发病的位置,为外部位置,这对于患者的心理构成了严重影响。临床方面多会采取维甲酸、抗生素治疗,治疗的效果较好,但是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与此同时,痤疮病症在青春期的发病率较高,且临床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从生理性粉刺、炎性丘疹、结节、囊肿,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经过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美观构成不良影响。
寻常痤疮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雄性激素作用及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毛囊皮脂单位中痤疮丙酸杆菌大量增殖,炎症及宿主的免疫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他扎罗汀为皮肤外用的维A酸类的前体药,具有调节表皮细胞分化和增殖以及减少炎症等作用,在人体中通过快速的脱酯作用而转化为他扎罗汀酸,该活性产物可相对选择性地与维A酸受体的β和r亚型结合。抑制皮脂腺细胞的增殖和皮脂的生成,并具有角质溶解作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吸收后可水解成克林霉素发挥抗菌作用,尤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还可使皮肤表面的脂肪酸减少有利于痤疮的治疗。另外,克林霉素可以将痤疮丙酸感觉和炎性皮损的数量得以减少,从而使患者的症状有效改善。克林霉素磷酸酯与他扎罗汀合用,可加速粉刺溶解,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具有相互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疗效。该研究提示,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他扎罗汀乳膏治疗寻常痤疮6周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58%,组件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5。联合治疗后,患者没有产生皮肤干燥,灼热感,脱屑等不良反应情况。可见,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他扎罗汀乳膏,对寻常痤疮进行联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并可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寻常痤疮予通过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他扎罗汀乳膏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促使患者及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