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届“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青年论坛”综述

2018-08-20宋湘绮莫真宝

诗潮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南大学诗词文学

宋湘绮 莫真宝

2017年12月8日至10日,第三届“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青年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举行,由中南大学与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南大学出版社承办。旨在进一步探讨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推动当代诗词的学理性研究。会间,就当代诗词创作现状、研究现状、创作与评论的互动、诗词与文化创新、文化复兴等此次论坛议题。

一、五位领导致辞,将当代诗词研究放在新时代文化创新、十九大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高度,指出诗词研究与文化创新、诗意生活的深刻关联:

国家督学、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中华诗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孙霄兵先生说:“文学研究界要给予当代诗词应有的文学地位;当代文学史需要反映百年来旧体诗词的光辉成就,不能把这些作品摒除在文学史视野之外。大力弘扬诗词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需要注重诗词方面的创新性发展。当代诗词研究,要站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高度,重视反映人民群众生活、情感和审美需求的诗词作品,重视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和建设成就的优秀作品。同时,作为文学作品的诗词,有其自身的艺术特征与技术要求,我们既然把当代诗词研究纳入文学研究视野,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化、学术化道路,提高研究成果的学术含量。我们的研究者,要有纵贯古今、横跨中西的学术气度,能够吸取新的理论成果,发现新的创作趋势,反映当代诗词创作已经达到的艺术水平,促进当代诗词向理想的艺术高度提升。”他说:“期待广大青年诗家学者积极参与当代诗词研究,壮大研究队伍;期待广大青年积极从事诗词创作,提升创作队伍的整体水平。好事就要好好办,就要办好,青年论坛要一届一届继续办下去,办出知名度,办出社会影响,办成诗词创作与研究的品牌活动,办成一场文化盛事,为繁荣诗词创作、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南大学副校长周科朝副校长代表中南大学,向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除了富强、富裕生活之外,还提到美丽中国。有诗意人生,才有真正的美丽中国。”他说,中南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更加重视大学精神、诗意校园、大学生人文素质等与诗词文化相关的问题,今后中南大学将搭建平台,支持当代诗词研究,开展更多的诗词活动,使大家生活更丰富、心灵更自由,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希望通过青年诗词论坛活动,能够给中南大学多增添一些色彩,多增加一份诗情画意。他说:“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在座各位青年学者跟中南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多交朋友。在岳麓山脚下,可以找到很多的诗情画意。祝我们的诗词得到传承和发展,祝诗歌越来越繁荣,祝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湖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汤建军先生说:“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其核心都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方式,迎来送往时的诗词唱和,悲欢离合时抒怀,豪言壮志,浅吟低唱,都是生活的酸甜苦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强调诗词与诗人的襟怀、人格、怀抱有密切的关系。11月份的一期《人民日报》有篇文章说,目前中华诗词学会有近十万会员,诗词刊物上千种。在‘诗词创作热时,中南大学和中华诗词研究院共同主办‘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青年论坛,搭建全国第一个当代诗词创作与评论互动的学术平台,顺应大众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切合时代需求。作为人文社科综合管理部门,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和搞好服务,这方面的优质文欢迎向湖南省的社科期刊投稿。”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泽民就已经成立的中南大学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中心的工作思路,从战略高度回答了三个问题:诗词研究已经做了什么?还缺什么?我们能做什么?他深刻阐述了诗词认识论研究的局限,认为只有打通诗词境界与人生境界,才能把诗词与人的实践存在关联起来、把诗词传承和文化创新关联起来。只有把诗词艺术发扬光大,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我们的时代经典。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肖来荣书记说:“任何学术研究都需要坚守和毅力,在当代诗词研究尚处于‘冷门的时候,更需要踏踏实实梳理其艺术规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新动向,并且提出创造性的解决办法。我院有美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新诗各路人马,加上这次召集的全国当代诗词研究的青年学者,大家齐心协力,在这个‘中空地带拓荒、耕耘,做些实事是很有意义的。”

二、施议对先生的访谈录是第三届论坛的主题发言,也是诗词古今演变过程中,继王国维境界说之后,继续探讨诗词现代研究观念、方法、模式、语汇系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施先生说:“境界说的三层意涵,既表示王国维所拈出境界二字究竟为何物,亦包涵王国维‘境界之说到底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依据三层意涵的推进,我以为,王国维创造‘境界之说大致依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步,拈出以立本。先说一个境字,将境界解释为疆界,再将其引申为容器,为载体,谓其有长宽高,可以测量,可以用现代语言加以表述。第二步,引进与改造。主要说意和境的创造。意即欲,境即时间和空间加上时空里面的人和事。但是,王国维所讲的欲是叔本华的欲。叔本华的欲和中国人的欲是不一样的。中国人的欲是七情六欲的欲,是欲壑难填的欲,跟叔本华的欲是不同的,叔本华的欲是一种意志,代表社会发展的动力。王国维将叔本华的欲中国化,将其放入境这一载体就变成意境。第三步,联想与贯通。通过此物与彼物,将境内与境外连接在一起。例如,雕栏玉砌,在境之内,都看得到;春花秋月,在境之外,不一定都看得到。这就是存在于境之内与境之外的二物。所谓联想与贯通,用王国维的话讲就是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其时,其另构新境,就是境外之境。这应当就是王国维立论的原意。”

三、青年学者就诗词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发出新锐之声

如何把握当代诗词的发展走向?中国艺术研究院王巨川先生说:“当代诗词在六十余年承传古典诗脉的同时,也不断自我革新和创新,创作与研究各自取得丰硕成果,不论是外在的形式探索还是内在的风韵积淀,已经基本形成了适应于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诗学气质、诗体形式、审美风格和知识谱系。”由此,推动“当代诗词史”的写作,对当代诗词进行整体、系统、全面梳理、评判及呈现,有利于客观地总结当代诗词的发展规律和审美范式。我以为,当代诗词史作为文学史中的断代文体史,突出的是当代阶段诗词的发展全貌,并在文化场域的变迁中梳理、评述整体性演进路径和个体化审美风格。诗词史的写作应该在拓展研究对象、确立诗词史观和建构编撰体例的基础上展开。在“史”的构建中探索评价标准、搭建经典化平台,是当前需要重视的工作之一。全面、客观的诗词史写作一方面可以确立当代诗词的地位和重建诗词的本体价值,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抑制当前诗坛上普遍存在的官僚化、媚俗风、诗无感等弊端,培养诗词创作与研究的正确观念,引导诗词健康有序的发展趋势,使其在当前国家大力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強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周宇飞谈了关于网络就提示词研究体系建的思考。

“旧诗的‘正名、”诗词的“创新”、“旧诗的‘入史”依然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南开大学汪梦川说:“学术会议的目的在于交流,而不是要试图说服别人。”所以只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大家可以在交流中磨合完善。旧诗与新诗文体差别非常大,几乎不可能混淆。叫“旧诗”“古典诗歌”或其他名称都无妨,事实上也很难强制统一为某个名称。文学领域不适用进化论,新诗、旧诗的名义并不包含价值判断,所以也不必对“旧”字过分敏感。当今学术界普遍存在一种“创新焦虑”,诗词创作也不例外。其实既不必要求人人都是作者,而作者也无需人人创新。现代文学史中的旧诗缺席固然是普遍现象,但也不必过分解读为新文学的排斥所致,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是撰述者心有余而力不足。旧诗的一直存在是客观事实,不需要教科书来承认,“入史”也就不是什么问题。

当代诗词如何参与文化创新?中国文化报评论部主编杨晓华先生说:“当前,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复兴,这是继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人类文化以东方社会为基底,在东西古今深层交融的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一次空前伟大的飞跃和上升。所有不仅仅满足于抒发私我情调的诗人,应该以更大襟怀和志向,至广大而尽精微地描述这一非凡时代的壮阔画卷和斑斓场景,传达这一非凡时代的道器追求和精神气象。无论写新诗,还是写格律诗,当代诗人,都应该用大历史的眼光辩证审视时代风潮的聚合变幻,应该以大悲悯的心态深刻体味复杂现代生活所激扬的人性尘嚣和美学乱象,应该怀抱大激情热烈拥抱民族命运的跌宕起伏。当代诗词和当代诗歌作为血浓于水的文化同胞完全可以在博弈与和合的张力场中,寻找更多共识和交契,以共同创造民族心灵提升和跃进的伟大史诗,征表中华文明凤凰涅■、浴火重生的伟大历程。”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斐说,在“救亡图存”的时代旋律制约下,“五四”新文学肩负着启蒙大众、改良社会的使命,社会功利性很强,其倡导“言文一致”、用白话写诗、“打倒孔家店”等语言观、诗论和文化主张,很难说主要是出于发展诗歌、文学乃至文化自身的目的。文学、诗歌虽然有宣传、启蒙的功效,但就其本质而言,还有审美性和诗性,这是不能用宣传、启蒙抹杀、代替的。今天,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政治、军事实力不断增强,民众的文化素养也获得了很大提升。虽然我们仍有必要沿着“五四”先贤开启的道路继续启蒙,大力清理封建思想残余,但在一百多年欧风美雨的冲刷下,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永恒魅力的部分也在渐渐流失。特别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文化自觉”“文化安全”等问题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为此,我们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基因”“精神标志”“根和魂”。这种对文化(包括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无疑更为科学、客观。基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出的新认识、新判断,我们应该反思、清理长期以来形成的“不破不立”“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发扬中国传统史学“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的“通史”精神,具备历史意识和世界眼光,打通古今、中西、新旧(体)。如此,我们对于现当代诗词价值的评估会更为客观,对现当代文学史的认识会更加全面,对现代汉诗书写可能的讨论也会更具有学理性和现实性。

中华诗词研究院学术部负责人莫真宝说:“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诗、词、散曲作品都是文学精品,但是,在作为文学体式的诗歌旗帜下,当代创作的传统诗歌体裁作品,应当占有合适的位置。诗歌功能非止一端,形态多种多样,我们评价作为文学文本的诗歌、艺术元素的诗歌,和作为文化载体的诗歌,应该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优秀的文学文本会被人们乐于运用其他艺术形式加以表现,赋予其深刻的教育意义或其他社会功能;作为艺术元素的诗歌,也有可能成为优秀的艺术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与教育意义;作为文化载体的诗歌与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其工具性及实用功能最强,但部分作品未始不能具备高度的审美价值,未始不被其他艺术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接受者获得文本思想性、艺术性之外的审美体验。”

当代诗词创作的现状怎样?参与《中华诗词发展报告》(2016)起草的诗人曾少立说:“当代诗词的创作,主要分为三个群体。一是主流群体。即中华诗词学会及各省市诗词学会系统。会员众多,以离退休老干部为骨干,近年来虽也吸收了部分年轻人参加,但总体上年龄偏大,艺术性高的作品占比较低。各诗词学会因为经常组织活动,也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往往给诗词圈外的公众一个印象,以为这就是当代诗词的全部,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二是网络群体。这一群体因为没有‘准入门槛,所以创作水平参差不齐。当代诗词最具先锋性和最受关注的一些创作风格,均由该群体在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形成,但也被其他群体批评为有一种‘网络习气。在2010年以后,随着网络论坛时代的结束,当年的一些代表人物不再活跃。再后来随着移动网络和微信公众号的兴起,人人都在网上发诗,网络诗人的群体特征已不再明显。三是校园群体。这是这几年勃然兴起的一个群体,以高校学生为主,也有少数教师参与。许多高校都有诗词写作的社团,也开设了诗词写作课,尽管目前绝大多数还只是选修课。这一群体的诗词作品尽管也有多种风格,但主体上呈现较强的古典色彩,过多地摹拟古人声口,而于时代经验和个体经验的抒写不足。近年,参加一些诗词研讨会,总体感觉搞诗词评论和研究的对当下诗词创作现状不熟悉;而诗词创作者则有部分人对评论过于敏感,评论未必要合作者的本意,二者有相对的独立性。”

如何研究当代诗词?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编审、文学与出版管理部主任杨志学先生说:“现在的问题是诗词创作已经活跃了,批评和理论却掉队了。中南大学率先筹办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中心,正是践行十九大精神,落在实处,不但有学术敏感而且有学术担当。当代诗词研究可以而且应该为当代诗词写作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提供有益的、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意见与方略。好的诗词批评与研究,不仅仅是对诗词作品的阐释,而是应该包含着研究者深厚的学养和深刻的洞察力,让写作者在得到肯定与激励的同时,也得到省察和反思:当代诗词写作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其未来发展路径有哪些可能性?如何提高当代诗词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当代诗词如何更有力与新诗一道参与当代诗歌大格局的建构?这些都是需要研究者置身现场、积极思考并给出意见的。当代诗词研究还应该肩负起繁荣诗词文化,进而为复兴传统文化贡献力量的责任。当代诗词研究,除了与当代诗词写作相辅相成以外,它本身还有独立的价值。它应该是超越具体的写作和诗词文本之上的。它是一种心态,一種格调,一种胸怀,一种境界。它不仅仅是一种传承,而更应该是一种创造。”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宋湘绮说:“目前,当代诗词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成为古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研究的中空地带,亟待开拓和耕耘。这也是本届论坛关注的当代诗词的文学属性和文学身份的原因之一,只有把当代诗词纳入当代文学的怀抱,才能从诗词鉴赏止步的地方出发,走向诗词文学批评。只有走出诗词认识论研究的囹圄,才能找到诗词与人的实践存在的關联,发现诗词创新的活水源头。”

全国较早破除新诗、旧诗二元对立思维,以诗意、诗性、诗思选稿,大力扶植诗词研究的诗歌期刊是《诗潮》,主编刘川说:“主流文学期刊目前依然不能准确认识当代诗词特殊的文本价值、审美价值与文学史价值,这就使得诗词在当代有实无名,很难进入公允的学术评价体系。我希望改变这种盲视与遮蔽。新诗与旧诗,不妨各有一套创作与阐释理论,但本质上是一个诗学体系,是当代生活与心灵的同一折射与反映,迫切需要摈除偏见,建立一种价值共识。”

较早发当代诗词研究论文的CSSCI期刊是《贵州社会科学》,主编索晓霞女士说:“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形态之一,承载了中国人独特的人文精神,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不同时代对意义和价值的表达和诉求。因此,人文社科期刊对诗词研究的关注是必然的。《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2011年、2017年编发了三组当代诗词研究的专题,是想搭建一个学术平台,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为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如何建构当代诗词文学批评话语?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晏杰雄说:“批评是独立写作,但不认同批评写作可以抛下文学原创自说自话,至少它是一种特殊的独立写作,且不说需与原创作品水乳交融,至少是一种需借助原创文学的触媒表达批评者思想的写作。因此,我觉得当下批评写作最核心的问题可能是要与作家建立内在的对话关系,重新考虑让批评融入原创这个行当,进入作家的经验领域和作品的创造空间。如何建立对话关系?我想重要一点是批评者需要讲与创作源头相通的行话,而讲出行话不像学校普及教育那么简单,带着行业的传承性和隐秘体悟,可能需要与传统手艺人教授徒弟一样的师承训练。”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聂茂从当代文学视野下看诗词的发展,提出一是坚持“文以载道”的诗歌精神和多样化的审美趣味,二是坚持诗歌创作的透彻性与思想的前瞻性,三是坚持诗歌创作的悲悯情怀与文本丰富的可阐释性。曾大兴、叶烨、段翠芳、仲瑶、马大勇、秦燕春、周军、祁丽岩、彭敏哲、妥佳宁、金中等针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诗词文本,以传统和创新的研究方法探讨诗词的艺术规律;张照生谈了民谣歌词与当代诗词的关系,丰富了当代诗词的研究视野和路径。

猜你喜欢

中南大学诗词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南大学校庆文创产品设计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
诗词之页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