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尔多斯地区不同学历幼儿教师职业适应能力分析及策略研究

2018-08-20赵艳霞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摘 要:职业适应是学前教育教师与其工作积极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与整个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职业适应是教师自我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专业成长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旨在探索职业适应中的四个维度(职业心理适应、职业关系适应、职业环境适应和职业技能适应)上规律,以此来指导幼儿教师的职业适应,更好的能够进行专业成长,同时能更好的自我成长。

关键词:公立幼儿专职教师;职业适应;四维度

一、 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其职业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的成长与职业认同感和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尤其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索鄂尔多斯地区公立幼儿园专职教师的职业适应,为本土化幼儿教师的职业适应提供理论依据。

二、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访谈调查的方式,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对园长、主任的访谈。此次访谈共访谈了6个旗区16所幼儿园50位园长或保教主任(科研主任),共做50份访谈记录。

三、 结果分析

(一) “不同学历幼儿老师的比例”情况统计分析

通过表1中发现,“不同学历幼儿老师的比例”一项统计表中可以看出9所幼儿园的中专以上学历老师占60%以上,其中6所幼儿园的是80%以上。这表明中专学历教师的比例较大。康巴什和准格尔旗幼儿园的大专和本科学历的百分比明显比其他旗区高,这是由于近几年的该两个旗区的幼儿教师招聘考试中政府采用限制户口方式进行招考,外地考生只有大专以上学历才能报考。

各旗区民族幼儿园中专教师比例明显高于汉族幼儿园,这是由于蒙古族授课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源少,因此学历要求相对低。

(二) “不同学历教师的职业适应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情况统计分析

通过表2,不难发现,98%园长们普遍认为:

1 大专以上学历幼儿教师的职业环境适应上虽然入门较快,但是不适应幼儿园繁琐的工作,整体适应状况不良、工作压力大。而中专学历的幼儿教师恰恰相反,能够很快适应幼儿园繁琐的工作,但专业成长较慢。

2 从职业关系上体现出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方面比中专学历教师明显占优势。

3 从职业心理上体现出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师德严谨、自我要求较严格、较高的个人修养、职业认同感强,这些明显优于中专学习教师。但是高学历教师普遍眼高手低,而中专学历教师普遍活泼开朗,热情活跃方面明显受歡迎。

4 从职业技能上体现出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的理论功底、书写、科研、领悟、应变、创新等能力明显优于中专学历和教师。但在实践经验和艺术(音舞美)技能、环境创设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

5 2%的园长认为职业适应并非与学历有直接关系,而与职业认同、个人性格、兴趣爱好有关系。目前遇到的职业适应方面的最大问题是教师流动性日趋严重,原因除公办幼儿园工资待遇低外最重要的是几年的工作感到难以胜任和适应,因此跳槽较多。还有一个原因是鄂尔多斯市公办幼儿园扩建较快,因此抽出好多成熟的教师去担任新建园的领导岗位,从而老园也面临人员变动大,新进教师职业适应难的问题。

(三)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需要哪些职前培训”的访谈分析

此问题中,并没有学历上的区别。园长和主任们普遍认为不管哪种学历在校生都要做一下职前培训较好:

1 见、实习实践需要延长,充分了解幼儿和幼儿教师工作的性质,在职业适应上无论是从心理适应还是环境适应上都有利于教师的。

2 师德与职业定位的认识、职业认同感的培训,这样才能真正的懂得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精髓,有利于职业认同。

3 开展模拟课堂教学,有利于技能适应。

4 保育工作流程及认识。

5 专业纲领性文件的解读。

6 书写能力的培养:教育案例、区域活动观察记录、听课记录、教育反思、科研书写等方面的内容。

7 专业技能培训:保育技能、幼儿行为观察等方面。

8 专业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合作意识。

园长的建议无疑于从职业心理适应、职业关系适应、职业环境适应和职业技能适应四维度出发。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师范中可以根据幼儿园相应的要求来开展相应的课程,以有利于幼儿新教师的职业适应。

四、 对策建议

首先,把握职业适应的核心——专业成长。专业成长能帮助新教师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同,能帮助新教师得到家长的认可,能帮助新教师获得幼儿的喜爱,增强新幼儿教师成就感和从业信心,这一切反过来又能促进新教师获得进一步的专业成长,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教师入职以后如果专业成长顺利,那么职业适应的其他问题会变得简单许多。

其次,有效形成“现代师徒制度”。师徒制度是各种单位培养新人常用的方法,幼儿园也不例外。师徒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以师徒的形式实现有经验的老教师带领新手教师,为教师适应和胜任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建议。也有学者称其为导师制。是指导教师之间的一种正式的关系,用于为新教师提供帮助和改进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 汪珍.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2.

[2] 左志宏.初任幼儿园教师入职状况及其对职业承诺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3(10):40-45.

作者简介:赵艳霞,讲师,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