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探索
2018-08-20姚丽红
摘 要:审美教育能使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塑造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来实现的,而审美素质教育大部分在美术欣赏课中得以实现。艺术教育是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基本手段,加强美育,宣传正确的审美取向、培养健康的审美态度和加强审美的正能量影响,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引导发现美;创造美;鉴赏美;科学化;规范化;审美能力
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美感作用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思想启迪和教育,改善人的情感状态,使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美术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绘画的基本技能,还要对学生不断地艺术启发和熏陶,来提高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从而提高人的审美水平,升华人的审美能力。因此,美术学科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和审美实践进行教育,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小学是学习美术的初级阶段,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审美引导,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绘画作品创作可以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充分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在小学中的美术教学主要是通过图画课进行,图画课的特点是:直观性比较强。它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可以看得见的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和加深对生活的认识。
美術教师在美术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教育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同时对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作用。在美术课堂上,要将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技、美术与各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使美术课的相关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美术潜能,进而提高了他们热爱生活、从而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有着共同的方法。传统美术课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儿童不但喜欢唱歌,也喜欢画画,因此通过绘画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无论是对自然、社会生活的描写、描绘,还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只要造型美,色彩鲜明,都容易为儿童所接受。小人书、连环画,都是儿童最喜爱的读物。小学的图画课形式多样。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写生临摹、欣赏和创作等能力。儿童创作的作品,体现了美好的主题内容和新颖的艺术形式。因此,教学生学习绘画,也是审美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 以情感人以善为美
人,首先是感性动物,美术老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学生学会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大量的、不同题材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有幼儿涂鸦的绘画,有活泼可爱的油画棒绘画,有充满科学幻想的科幻画、有充满动感的线描等等,通过与艺术作品的撞击,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以及学生心中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兴趣。通过欣赏各种先进的抽象绘画的图片。通过细心观察生活,激发创作灵感,启发大胆想象、确立创意主题。在欣赏过程中,同学们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开展了一系列主题讨论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以“火星上的未来家园”“海底渔场”等为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最丰富、最大胆的笔触画出来,通过展评的方式,让学生逐步培养敢于想象、敢于创造的意识。要注意科学发展新动向,结合语文、自然、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识,拓展学生视野。
信手涂鸦时代是儿童绘画的黄金时代。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处在学习发展的初始阶段,往往有着与常人不同的丰富想象力,他们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他们的绘画创作就成为孩子们交流情感、表现自我和表达科学实践创造的最原始的、最朴素的、也最直接的一种反映方式。如教学《剪纸动物》一课,我是这样引入教学的,学校的化妆舞会要开始了,小动物们都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参加舞会,瞧!那肥头大耳的小猪、蹦蹦跳跳的袋鼠、骄傲的小公鸡,还有那大摇大摆的小老虎……都是那样有趣可爱。我首先在课件中展示了一些森林里动物聚会的场景,然后引导孩子们观察,学会概括,同学们有兴趣把这些小动物画出来吗?通过师生课堂上的交流,把小动物的形象艺术化地添进了学生的脑海,学生不仅从故事中感受到生动的形象,而且可以想象出成人无法想象的画面,构思新颖、有趣,惟妙惟肖,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内容十分丰富有趣,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是相当丰富的。
在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要学会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通过绚丽多彩的形象信息、各种逼真的教具、别具一格的范图和生动形象的影视画面等等,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艺术作品的内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时,选择教学媒体应当合理,内容要适合适龄儿童观看,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针对同一课业内容,我曾采用过不同的教育技术手段,结果教学效果也有所不同。比如五年级的《布艺温馨》一课,我让学生把家里的破旧布料拿出来,运用各种布料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布袋。在活动中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充分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从中发现其布质的温馨之美,并体会劳动的愉快和收获之喜悦。这种把生活带入美术课堂的教学手段,让美术课堂更生动,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能更直观的接受,也使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养成耐心细致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更加热爱生活。
二、 创新式教学方法是现代美术教学的必要手段
美术新课标指出:“要注重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标改变了过去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策略,以前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跟着教师走;于是便出现了学生画得机械,照本宣科,没有主见,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创新,缺乏个性与时代感。新的课标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得学生知识更加渊博,学生之间也得以交流,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其作品颇具个性、表现力,也更有时代感。不可否认,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没有创新意识的艺术作品就没有生命力!我们知道: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必须把逻辑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高质量、高素质、健全的思维。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对一个人的艺术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创新素质需要从小培养,这也是美术教育相比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重要意义之所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艺术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启发他们用各种艺术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为目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不仅是表现他们的所知,更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也融入其中。美术活动应该成为学生表达所知、所想、所感的世界。学生们喜欢美术课,不仅因为美术课所出的作品具有美观性与成就性,更多也是在于,他们在运用工具和材料制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一种充分的审美愉悦。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所制作的教具不但要样式新颖,还要符合儿童心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不断改变与开拓创作出新的造型工具与制作材料,通过多种材料、不同的艺术形式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挥其创造潜能,因为儿童的思维比成年人更活跃,更大胆,教师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和知识现状去判断他们的创意是否合理,是否一定符合科学原理,而是应该用儿童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创意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是否解决了实际存在的问题。孩子的想象力是不可思议的,要特别重视孩子一些看起来可能幼稚甚至可笑的想法。比如,精美的儿童绘本,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这样图文并茂的画册孩子们都很喜欢,美术老師就可以让孩子们用学具内的白色卡纸、彩色铅笔等工具,绘画儿童绘本,既可以让孩子们根据绘本自编故事,又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绘画能力、构图能力、色彩表现能力等,还可以引导孩子们怎样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这种新颖独特的绘本绘画形式,它颠覆了已往用单一的画法,并且适合各个年龄层的学生,学生可以无限地进行想象,很好地促进了美术教学的氛围,也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成果。又如在上雕刻相关的课程内容时,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低学段要尝试雕刻可以说困难重重,教师一般都是简单地进行欣赏,学生也提不起多大的兴趣。如果教师带来一块自己做的“肥皂雕”,让学生触摸、欣赏,给学生带来最直接的视觉刺激。同时在简单明了的讲解下,学生很快对浮雕有了很大的认识和较深的兴趣。肥皂是孩子们很熟悉的物品,想不到可以用来做成美术素材,这种创意对孩子来说无异是惊讶而又惊奇的,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们发现生活中到处充满艺术感,因为低年级的孩子要在泥巴上灵活运用泥刀可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但是对熟悉的“肥皂”就轻松多了。学生好好地体验了一把浮雕的乐趣。这时候教师现场示范雕刻方法,当一件件作品完成并展示到展板上已经准备好的钉子上时,很多学生都陶醉在“小雕塑家”的成功的喜悦中。这种从生活经验中得来的材料简单地运用到教学中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意美术课程,同时也打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与创意。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应该解放思想,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去诱发儿童的创作灵感,大胆让学生去想、去画、去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留给儿童自由的想象空间,在进行科幻画创作过程中体验快乐。
三、 学会用激励性语言
儿童的想象力和大胆的表现能力常常出乎大人们的意料之外。学生之间更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更容易沟通情感,更能读懂其美术作品的内涵。因此,在儿童绘画评价中我们可以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其他学生共同评价,让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让学生相互评价,用学生的眼光欣赏学生的作品,是美术老师不可替代的。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标之一。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教导孩子的方法有两种:肯定成绩,发扬优点,鼓励在进;既要有耐心,又要求爱心。美术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要有爱心。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恰当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可以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当学生向我提出问题时,我经常用“很好!很棒!”或者是:“继续努力,很优秀!”等鼓励性语言对学生的作品做出肯定,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儿童的思想是纯净的,他们的心灵又是很容易受到挫折,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影响他的一生,恰当的夸奖能够让孩子获得很大的快乐与动力。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思创意等方面的潜能,激励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独特的创造能力。小小的一个微笑,一次鼓掌,一个目光鼓励,于细微处树立学生的自信,用信心架起成功创作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
[2] 少儿美术.
[3] 美术报.
[4] 中国美术教育.
作者简介:姚丽红,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