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振兴与发展的智慧助推器
2018-08-20宋联军
宋联军
作为广西地区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人才、智力、科技、信息以及专业方面的众多优势,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敢担当,有作为,积极参与、扎实推进,不仅解决了定点帮扶贫困村的很多实际问题,对贫困村所在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智慧助推器的作用。
七千多万帮扶经费,彻底改变贫困文化基因
针对定点帮扶地区的贫困生情况,广西民大坚持“以生为本、爱心育人”的帮困助学理念,逐步建立起以“奖、助、贷、勤、减、补”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形成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的资助工作新格局。
在招生工作中,学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生源,对来自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高考成绩过线的学生,无论是预科学院还是本科专业,只要符合政策规定,学校对所有学生全部接收,并且在提供国家奖助学政策资助的同时,广西民大还另外设有校长奖学金、校友奖助学金等多种奖助学金,精准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近三年来,广西民大的资助金额平均达到7391.3万元,其中,由学校直接用于各类奖、补、勤、助等共3411 64万元,获助生累计74414人次。学校还特别加大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低保户学生、临时困难学生的资助,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百分百覆盖,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同时学校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特点和性格特征,制定个性化资助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学校实施了“相思湖雨露计划”,成立相思湖雨露服务队,开展民族骨干旗舰培训班,民族地区“百县千村”大走访活动等。其中,民族地区“百县千村”大走访项目常态化开展四年以来,立项277个,参与活动7000多人次,走访覆盖了全区14个地级市。学校还设立了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项目,培养和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2012年~2016年共设立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47项,其中国家级138项,自治区级509项。2016年起每年设立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专项经费80万。
2015年,民大驻村干部在岩厂屯的一户瑶族家庭发现一对读初二的双胞胎女孩,春节后不去学校读书了。入户走访时家长说孩子长大了,要帮家里干农活,去上学没有经济收入,还要花钱。回到南宁,驻村干部杨艳平就通过学校帮助两个女孩联系了南宁理工技校,依照国家相关政策,学校免收贫困生的学费,2016年7月,两个女孩如愿来到南宁理工技校的幼儿教育班就读。今年,从技校毕业的两个女孩回到家乡,开始了幼儿园老师的新生活,开始回馈乡里。
广西民族大学智力扶贫的内容不仅仅是制定针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培训项目、帮助贫困户量身打造脱贫措施这些直接面对贫困家庭的帮扶支持,提高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文化水平、培养贫困地区更多的少数。
民族知识分子和技术力量,鼓励大学生毕业到广大农村建功立业,加大大学生农村返乡创业政策支持力度,更是精准扶贫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深度转变。
智力输出,高校扶贫工作的硬抓手
广西民大在选聘优秀毕业生到村任职同时学校安排专门的经费和其他必要资源,协调帮扶资金、争取帮扶项目,对驻村干部、及参加对口帮扶的人员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在精准扶贫的工作实施中,广西民族大学认真落实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积极选派优秀党员干部驻村。在大山里的仁和村,驻村工作的民大人事处杨艳平,入户走访、建档立卡,到2016年1月,就把片区村民走访了一遍,又用了三个月时间,将全村所有住户都上门见了一面,村里的76户贫困家庭,更是走访了不止一次。摸清村情,扶贫工作开展自然就会顺利。杨艳平先后帮村里成立了养蚕专业合作社和养羊专业合作社。根据县里的产业发展规划,养蚕合作社的成员每卖掉一斤蚕茧,县里会补助村委1毛钱,现在仁和村的养蚕业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一年可以卖掉十几万斤,村民收入增加了,村委会也有了不少的收入。这几年村里变化非常大,2015年村委会的办公室还是很破的平房,現在已经是三层的办公楼。村里还有了篮球场、硬化路面,晚上还有了路灯。如今村委会有了整整齐齐的村民档案。里面不仅详细记录了每一户贫困家庭的详细资料,还包括了脱贫帮扶的计划和效果等信息。
2018年7月8日上午,56岁的聂海敏走进了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大门,他不是民大的学生,而是来自东兰县仁和村的村支书,他到民大参加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定点帮扶村“两委”干部培训班。跟聂海敏一起参加培训的有35人,都是这些村的“两委”干部。十九大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大学里举办培训班,听上去像是务虚的理论学习,其实这个培训班非常接地气。学校根据各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每一年都会邀请农科院的专家来做针对性的授课,而且授课时间不长,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实地参观,就是要让村干部自己去看、去体验,亲自去感受和了解其他地区的农业经济是如何发展的。
仁和村弄好屯黄浩春家里有三个小孩、一位老人,妻子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家里经济条件一直都不好。驻村干部多次到家里走访,帮他设计致富办法,但是他一直没什么改变。2016年村干部到民大培训,杨艳平单独给他申请了一个培训名额,希望他到外面开拓一下眼界,之后给他担保,在当地农信社里贷款5万元,让他在家里养了5头黄牛。现在黄浩春的黄牛已经发展到了8头,明年就可以还掉贷款。
培训班内容涉及桑蚕养殖,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土地流转后对村集体经济模式的影响等等,还组织学员去农科院、现代产业园、火龙果种植园、毛葡萄种植基地……截止目前,围绕“果、牧、菜、林”四大支柱产业,按照“连片开发、集约经营、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广西民族大学已经帮助扶贫点发展包括东兰县乌
鸡养殖、黑山羊养殖,发展种桑养蚕、种植板栗、核桃等16个项目,投入扶贫项目资金153万多元,其中东兰镇水洞村2017年实现了脱贫摘帽工作。
高校文化与地方自然资源有机融合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如何让这些沉睡多年的金山银山被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欣赏,除了需要艰辛劳动的付出,更需要智慧的引导。
东兰县属于喀斯特山区,有些地区地表缺水严重,村民需要修筑蓄水池解决饮用水的问题,但是在深深的岩石之下,这里却有着非常优质的矿泉水资源。“东兰山泉”就产自东兰县切学乡的纳项山脚下,泉域内山峦叠翠,草木茂盛,生态环境保存得非常好。从这片山林地下冒出的山泉常年喷涌不息,水温四季恒定在19℃,是世界稀有的天然小分子团弱碱性健康水,也是地道的原生态山泉水。同东兰县隔壁、世界知名的养生长寿之乡巴马县的矿泉水十分类似。
2011年,当地政府组织对矿泉水进行了商业开发,把矿泉水命名为“东兰19℃”,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推广,但是效果很不明显,“东兰19℃”一直无法推广到更大的市场上去。2017年,广西民大的校领导到东兰调研,了解到这一情况,与东兰县政府沟通协商之后,决定利用广西民大的平台优势,对“东兰19℃”进行重新宣传推广。
学校组织化学化工学院的相关老师对矿泉水的成分重新鉴定,进行质量验证,艺术学院对矿泉水的包装做了重新设计,学校也与东兰县签订了正式协议,规定在学校今后举办的大型会议及活动中,“东兰山泉”是唯一指定用水,希望通过学校平台的宣传推广,将“东兰山泉”打造成东兰的一张名片。
文化扶贫是更深层更广度的支持帮助,而丰富的文化资源本身就是高校的优势之一,调动好、利用好、协调好这些资源,并把这些资源同地方优势互补结合,将会对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广西龙胜县龙脊村,駐村干部设计出一条新的旅游业与种植业深度结合的富民强村之路,在原本已经为广大游客熟悉的古壮寨片区继续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学校的各种平台扩大宣传力度,利用学校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设计更多符合当地的深度旅游观光项目;在不适合旅游开发的其他片区,则以农林业为主,进行与旅游相关的农业产品开发,其中荒废多年的七星、岩背300亩老茶园恢复工程被当地政府列为了重点开发项目,项目实施后,村民每人可直接增收3000多元。广西民族大学校在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过程中,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同时也会充分发挥民族高等院校师生和校友资源人缘广、人脉多的特点,汇集起各族人民的智慧,凝聚成一股扶贫攻坚磅礴的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