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民族团结根基培育国家栋梁之才
2018-08-20谢尚果
谢尚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新观点、新思想和新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推动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遵循和思想指引。民族院校已成为国家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研究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平台,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示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基地,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统一、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院校要不忘初心、牢记宗旨,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各族师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汇聚中国力量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其本质内容来讲,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民族院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不断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如依托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载体,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全方位、多层次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教育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要积极引导各族青年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价值追求,外化于自觉行动;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通过各族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广泛的价值共识,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才能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各族师生同抒爱国情怀铸就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动员和鼓舞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培养各族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
民族院校要深入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资源,立足实际,结合需求,完善学科体系,积极培育具有民族院校特色的学科体系和特色品牌专业。如开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和民族历史、民族政治、民族语言、民族教育、民族法律、民族艺术等民族类课程,使各族学生系统而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知识,不断加深学生对民族理论政策的理解。同時,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特色化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相结合,打造精品课程。再比如,积极拓展课堂、实践、网络等阵地,组织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紧紧围绕中国梦教育,结合专业发展和学生思想特点,通过座谈会、主题班会、户外拓展学习等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实践活动,使师生在活动过程中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依托民族博物馆、校史展等博物馆,举办家乡风情摄影展、少数民族厨艺大赛、民族工艺品设计制作大赛等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各族师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同时,发挥新闻舆论引导作用,通过校园网、广播电台、微博微信、手机移动终端设备等载体,加强对中国梦的宣传和普及;利用社团、学生会、志愿者服务机构等,在各种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各族师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各族师生绽放民族风情凝聚文化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文化交流是民族团结的基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繁荣发展的历史规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的精神家园,对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浸润功能。民族院校要立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尊重和保护那些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年节、音乐舞蹈、文学艺术、生活习俗等文化,使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绽放光彩。发挥博物馆的育^作用,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加强文物保护的力度,加强历史研究与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要以学术研究为支撑,突出民族性,强调传承性,体现国际性。如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壮族三月三”、侗族大歌等少数民族文化学堂,开设编织与剪纸技艺、刺绣与染织技艺等非遗培训班,通过民歌对唱、非遗传承人展示与传授、专家座谈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少数民族的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使各族师生近距离地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系列活动,推动各民族师生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凝聚价值共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增强“五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推动各族师生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筑牢各族人民长治久安和民族团结的根基。
各族师生共同发展进步促进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我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只有各民族凝心聚力、共同发展、团结互助、和衷共济,中华民族才能释放出无穷的生命力。
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民族院校要积极推动各族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人心归聚、精神相依。要组织师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老少边穷等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亲身经历民族团结一家亲,引导学生研习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了解我国国情,与社会接轨,增强自身才干和能力,锻炼毅力。要注重挖掘民族地区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在“互联网+”时代,要积极探索和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造优质网络课程,将网络课程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的信息化平台,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入社区,让民族团结教育在各族人民心中牢牢扎根。同时,还要注重培育和支持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科研机构,积极发挥民族院校在研究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方面的智库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巩固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提供文化依托和基础。要依托少数民族研究机构和项目团队,组织各族师生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教育等方面的田野调查和课题研究,推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院校要不断完善民族团结教育的机制体制,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强化“五个认同”教育,深入开展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各族师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自觉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稳定的捍卫者和倡导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