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2018-08-20翁爱珍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解题能力思维能力

摘 要:中学数学是一门理论性极强、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并且较为抽象的学科,对于中学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而数学作为一门主干学科,数学成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总体排名,因此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解题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闡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解题能力;思维能力

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需要日积月累、从不同方面入手,一步步地达到目的。计算能力作为中学数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解题的第一个步骤——读题审题,直接决定了解题成功的关键。解数学题需要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养成数学思维习惯,因此一定量的练习实践必不可少,同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教师应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同时,数学题型千变万化,教师应选择性安排新颖题型,帮助学生们开拓思路、启发思维。

一、 注重读题审题,夯实数学基础

数学计算和读题审题是解数学题的基础,是解对数学题目的前提条件,教师不能轻视对学生基本数学技能的锻炼。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形式加强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的训练。在读题审题方面,教师应向学生教授科学的审题步骤,例如:第一步,先将题目中的文字表述转化成数学语言,提炼出数据、变量关系等有效信息。第二步,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审题训练,由教师给出题目,可先让学生自行阅读、理解题目三分钟,教师再带领学生统一审题。通过系统科学地教学生审题,有助于学生在解题时尽快找到问题的突破点,从而更快更准解题。

二、 创造实践机会,加强有效练习

中学数学作为一门具有抽象性特点的学科,不能只是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学以致用极为关键,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练习机会,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加深对公式、定理等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准备一至两道相关例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例如在讲解完中学数学中三角形几何知识后,可准备如下几何例题:如图,在△ABC中,∠C=2∠B,AD是△ABC的角平分线,∠1=∠B,求证:AB=AC+CD。

解本题时需要用到以下性质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可以得到两个相等的角。三角形全等公理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通过求解这道证明题,学生能加深对题中用到的相关知识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重点或多次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应准备与当天所教内容紧密联系的经典例题作为课后练习,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一步巩固知识。

三、 总结数学模型,学会举一反三

中学数学题纵使再千变万化,大多数也都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应帮助学生把做过的练习题总结为一个个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数学学习中,部分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是,即使是以前做过的同类型的题,换一种表述方法,甚至改变其中的具体数值后,学生也无法正确解答,这正是因为学生没有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模型和数学思想,而只会一味地死记硬背解题步骤。教师应注意避免此类现象发生,就要在讲解完习题之后,注意帮助学生总结数学模型,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准备自己的笔记本专门用来归纳数学模型,以便在课余时间经常复习。例如,中学几何习题可以分为以下数学模型:旋转型全等、旋转型相似、对角互补模型、角含半角模型、倍长中线模型、最短距离模型、二倍角模型等。学生在解题时对应到具体模型,既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应用,也有效提高了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四、 进行创新教学,拓展数学思维

由于数学这一学科严谨的学科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思维模式固化的趋势,教师应采取适当方法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在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中注重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灵活学习数学。教师在讲解习题时,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解题,从不同解题出发点向学生说明解题思路,并引导学生自己使用不同方法解同一道题,帮助学生从单向思维发展到多向思维、从正向思维发展到逆向思维、从常规思维发展到立异性思维,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综合性问题有重大意义。除此之外,教师应积极拓展教学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在身边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对应到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场景中能联想到相关的数学知识,既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激发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这种方法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购买学习用品这一场景编写如下例题:某种学习用品的进货价每件为x元,零售价为每件40元,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商店按零售价的九折降价并让利6元销售,仍可获利10%(相对于进价),则x= 元。

结语:中学数学是一个集判断、分析、推理、归纳、综合为一体的科目,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打好数学基本功、理解科学的解题程序、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有效全面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上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积极进行方法创新,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贴近学生的真实需求。

参考文献:

[1] 贾园园.初中数学教学探微[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31):84.

[2] 杨怿.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的探索[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5(28):52.

作者简介:翁爱珍,福建省福州市,福清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教学解题能力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能力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