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文化培养

2018-08-20赖亚蓉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古诗词新课改

摘 要: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象征之一,无论在中学还是小学亦或是大学语文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思想内涵,渗透着中国古代思想家、文学家们的人生哲理与各种情怀。小学生初次接触系统的语文课程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着重强调语文学习并非单纯的知识内容的学习,还需要感受汉语文学中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学习并传播其文化精髓,而诗词对于这些教学意义的传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改不断进行的今天,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文化培养的联系与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华文化;古诗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中文化的渗透十分深远,由于小学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文化的影响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我国语言艺术的精髓同时还包含着古人们强大的人文情怀。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领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文化魅力,特别是深藏在其中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会伴随着学生一生的成长。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文化的渗透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以诗词引文化,以文化促成长,帮助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古典文化中的正能量。

一、 彰显小学语文课文中诗词文化的魅力

目前我国小学教材所选诗词文章均是古诗词中最具代表力,同时也最具文化感染力的诗词作品,每一篇作品都可称之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这些诗词中不仅蕴藏着我国语言的巧妙与优美,同时还蕴藏着许多源自古人传承至现代的优秀传统美德。例如《悯农》不仅用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的语言描写出了一幅农民伯伯辛苦耕种的场景,更加教导学生要爱惜粮食“粒粒皆辛苦”,又如在學习《长歌行》的过程中学生同样可以通过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体会时光易逝,逝不再来的悲痛以及珍惜时光抓紧现在青春年少加紧努力的觉悟,这种将文化与美相结合的诗词篇章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可谓意义重大,其对于学生文化的熏陶与成长的培养同样重要。而在一些其他诗文中虽然并没有蕴含如此深刻的人生道理,但是却通过一些现象展现了一些深层哲理。例如学习《题西林壁》时不仅描述了庐山的美景,还在描述美景的同时通过简单的风景描述引申出更加深刻的人生哲理包括了问题的多面性以及处在问题中的个体的盲目性,以传统文学及文化为基础通过浅显的事例为学生们讲述了深刻的哲理,这种方式在其他的作品中也十分常见。另外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学的一些其他诗词内容还向学生们展示了祖国自然风光的秀丽,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些诗词内容不仅将我国的诗词语言艺术向学生展示得淋漓尽致,同时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二、 通过古诗词中蕴藏的文化内涵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我国古代诗人有很大一批都有着超凡的气度与才华,古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而无论是各个朝代的盛世还是朝代末期的衰败无不给了诗人大量的灵感,诗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朝代中用诗文记录着自身的所感所悟所见所闻,让诗词不仅仅是文字,更加拥有活的灵魂。而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的领悟同样不要拘泥于文字的深究,而更要从深层感受诗词中的美。古诗词的美最基础的便是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的歌颂,在诗人寄情山水的同时以诗文为载体抒发其对于大好河山的感叹,这其中不仅仅体现了自然景色的秀丽壮阔,同时还将诗人的灵感与景色融为一体形成了各种别具一格的诗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文字韵律之美还能够在文字的带领下去想象去欣赏作者眼前的风景之秀美,而这些也将影响到学生对于自然对于人文的感悟。在一些诗文中也体现出了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这种人文主义之美集中体现在一些诗人主观思想较为浓重的作品中,在学习这些诗文的时候学生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在创作时的喜怒哀乐,而这种人文的感情与作者当时的遭遇、社会大环境都有很大关系,这其中所蕴含的美不仅能够感染学生更加能够让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也绝不仅仅停留在具体的事物之美上,更加应该引导学生们感受人文之美。古诗词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息息相关,而处在其中的我们也正是这个世界中的一部分,世界的发展与变化、文化与内涵都是能够唤醒学生审美的方方面面,而诗歌正是这个世界方方面面的美文化的表达,学生学习前人优秀诗歌地过程不仅仅是对于文字的学习更加是对自身审美情操的陶冶。

三、 诵读诗歌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诗歌是充满韵律的美文,而诵读诗歌更是对诗歌的韵律与美的完美展现。小学语文教学通常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而为了达到背诵古诗的目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朗读的过程与一般的教学过程并不相同,朗读不再是将文学的欣赏停留在脑中,而是把文字性的诗歌以声音的形式传递出来,真正地让优美的文字回荡于课堂中。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将诗文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回顾,同时还能不由自主地体验诗歌本身的韵律。小学语文所选诗歌大多韵律较强朗朗上口,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轻易地发现这其中蕴藏的乐趣,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而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其实在其潜意识中已经开始了不为学生自身所察觉的自主理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思索自己口中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即使是阅读文字直接发音,阅读者也会在潜意识中思考阅读内容的含义,而通过这些思考就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诗词的理解,而其所蕴藏的文化精髓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被学生所感知所接受。

总而言之,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对于学生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哲学内涵、道德素养更加能够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海军.谈谈如何阅读与鉴赏古诗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阅读与鉴赏,2011.

作者简介:赖亚蓉,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古诗词新课改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踏青古诗词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古诗词中的新年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