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志趣相投”的专业,选“情投意合”的大学
2018-08-20丛蓉
丛蓉
〔摘要〕新高考志愿填报是“专业+学校”模式,与传统高考“学校+专业”模式有很大不同,这意味着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专业选择是起点,职业规划是终点。选择了哪个专业,基本决定了以后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者界定着今后的就业方向和职业范围。对专业志愿的选择要做到“志趣相投”。每位考生选择心仪大学的标准各异,面对“百花齐放”“各领风骚”的大学,会有一种“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感觉。在大学期间,希望获得哪些知识和能力,选择大学的角度和標准也因人而异。无论受哪种因素的影响,考生都需要做到客观认识大学、理性选择大学。挑选适合自己的大学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讲究的是“情投意合”,切不可人云亦云,跟着感觉走。
〔关键词〕新高考;专业;院校;志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9-0023-04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金榜题名”的梦,这个梦,规划了又规划,憧憬了又憧憬,最终目标是读一所理想的大学,学一个心仪的专业。殊不知,志愿填报也占高考“半壁江山”。科学的高考志愿填报既要用好高考分数,又要为将来的大学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可是,当那么多专业和大学摆在面前,需要考生做出选择时,学哪一门专业?选哪一所大学?怎样选?面对这一道道难解但又必须解的题,要创新解题思路、探究解题技巧。高考志愿的选择和填报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每一种选择都是考生对自己未来人生的一次设计,与考生的个人定位和职业规划有着密切关系。
一、树立按专业(类)选择志愿的思维模式
以往的传统高考志愿填报是“学校+专业”模式,实行“以院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按每个学校的分数线来投档,如果没有达到分数线也可选择服从调剂。而新高考志愿填报是“专业+学校”模式,实行“以专业为单位”的平行志愿,实行专业平行投档,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录取不分批次。
在新高考“专业+学校”的志愿模式下,高校各大专业首先“亮相”,这就给考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要打破传统高考拼名校的思维模式,树立“专业优先”的意识,树立按专业(类)选择志愿的思维模式,进一步了解并掌握选择专业志愿的技巧。
有人说:“选择一个专业,就是选择一份事业,甚至是一份志业。”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专业选择是起点,职业规划是终点。专业选择是职业定位及人生发展的第一步,选择哪一专业,就基本定位了未来发展的大致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或界定着今后的就业方向和职业范围。因此,在填报志愿前,考生们要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以及将来想干什么。需要从人生的定位和发展的角度选择自己的专业志愿,需要尊重并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想要的、符合自己发展定位的专业。
当然,专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填报高考志愿时,盲目地追求名校和热门专业、过度看重工资待遇或由父母越俎代庖等,都不是理性的方式,一旦失误,就会为之付出一定的代价。
二、选专业要知己知彼,与成绩相匹配
专业选择不仅仅是学一门专业的问题,更是决定考生未来四年要面对什么,甚至关乎考生一生工作的问题。有人说,“大学只陪你四年,专业却关乎你的职业发展,伴随你一辈子”,面对这样的“终生伴侣”,考生们应该怎样做出自己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每一个决定都有自己的思考。为了能从容地应对专业志愿的选择问题,考生们要探索寻找自己与专业两相适应的最佳契合点。
首先,所选贵在知己。俗话说:“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聪明人买鞋不是去挑价钱最贵的,也不是去挑最时髦流行的,而是买适合自己脚的、穿着舒服的。选专业如同选鞋,关键在“合不合适”,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让专业适合自己,就要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知晓自己的性格所向,发挥自己的能力所长,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所向。这个探索了解自己的过程,能让自己的专业选择取向更加明晰,“知己”是选择专业和职业的第一参考。
其次,所选应该知彼。对专业的选择切不可跟着感觉走,需要考生们下功夫、做足了解相关专业的功课:了解专业的性质和内涵、清楚专业的课程设置、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发展方向及就业情况。同时,还要进一步了解各高校该专业的开设情况。每一个专业都有一定的信息和数据做支撑,考生们只有在“知彼”的基础上对专业进行甄别,才能使自己的选择有的放矢。
再次,所选体现所需。社会对人才的专业需求日新月异,今天还在走俏的专业,也许明天就少有人问津;今天还是门前冷落鞍马稀的专业,也许明天会爆出冷门。但是这些需求改变不了一个稳定的原则,那就是真正高素质、有实力的人永远被需要。如果考生们在尊重个人兴趣与志向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选择相应的专业,让自己的禀赋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自己“所好”和社会“所需”有机组合,建立个人核心竞争力,就能使自己的选择不断增值。如果计划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选择一些侧重实践、就业率高、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如果大学毕业后想出国或继续深造,就要注重夯实基础,考虑长远发展,选择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雄厚、特色优势明显和社会认可度较高的专业。
最后,所选与成绩相匹配。专业志愿选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考生根据自己的志向、兴趣、特长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在高考成绩、学校以及专业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支撑这个平衡点的关键是考生的高考成绩,成绩是考生选择专业的重要支撑,所选专业应当是录取分数线与自己高考成绩相当的专业。考生可通过各高校招生网站查阅比对往届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以此作为参考,依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合理地排列出院校专业录取梯度。在保证专业(类)的前提下,逐步拉开院校梯度,把自己的分数与目标高校和心仪专业无缝衔接起来。
三、适合自己的专业要与志趣相投
其实,专业志愿的选择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问题,需要尊重考生个人实际,切不可人云亦云,跟着感觉走,也不可只求分数不吃亏,凭分论天下。考生要在“知己”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探索“我”在哪些方面能与哪些专业相匹配?只有经过这样的思考、探索和甄选,才能选择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我”。那样,上了大学后,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就会倍感快乐,步入社会后,自己所学是社会所需,能为社会所用就是一种幸运,将来从事的职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便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考生也可借助相关知识,对自我进行探索认知,通过完成《自我探索认知细目表》(表1),和着自己的节拍,找寻那个与“我”志趣相投的专业目标。
条条大路通罗马,专业选择重要但不绝对。因为专业同职业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个专业对应很多不同职业,如:数学专业可做教师,也可应用于精算师、数据处理分析师等;漢语言文学可做教师,也可应用于文秘、编辑等。一个专业还对应很多不同行业,每个行业都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发挥各自的优势。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大学里学到的专业知识、思维方式和方法都会使我们的素养不断提升;不管我们选择了什么专业,没有对与错之分,只要填充真实的内容到兴趣里,梦想的职业道路就会越走越通畅,越走越宽广。
四、选心仪大学要以“彼”知“己”
如果把上大学看作是一场即将开始的人生旅行,把高考成绩比作准备出游的资金,那么用这些“钱”去哪个风景区既经济又实惠呢?去看泰山的巍峨和瑰丽的日出,因为有恐高症不能前行;喜欢大海澎湃的激情和宽广的胸怀,因为不会游泳,也只能是岸边无趣的看客;神往青海西藏的异域风情,因为有高原反应,只能扫兴而归……假如把这种挑选旅游景区的思维方式代入到挑选大学的问题中,在准备出行前,一定要先“知彼”,了解“彼”是否适“己”?“知彼”,就是要全面了解想去的大学有哪些办学优势?有哪些适合自己的专业?这个专业要学习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是什么?这就好比大家都报团去了一个山路蜿蜒陡峭的景区旅游,你也随着大家一起出游,想爬到山顶饱览“一览众山小”的美景,可是爬到半山腰就气喘吁吁、体力不支,越落越远……这时黯然神伤的落寞和感慨便会涌上心头,原来自己根本就不适合爬山!但是会游泳,只要走进水的世界、海的怀抱,就能感受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机与活力……所以,对一个人来说,最好的学校不一定是最适合的选择,但最适合的选择会成就最有发展的未来。
选心仪的大学志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有“以彼知己”“知彼适己”才能使自己的选择“不殆”。
五、选心仪大学要胸中有“数”
面对全国数以千计的大学,要去挑选自己心仪的大学,就好比大海捞针。要想办法找到一个突破口,慢慢缩小可供选择的大学范围。这就需要考生从自我探索开始,先探索选定自己的专业目标,再查找开设这些专业的不同层次的高校,初步划定一个可供自己选择的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专业目标锁定的高校信息,有意识地搜集一些相关大学的基础数据,综合多方面资料,从多维度进行综合考量,逐一分析排除,逐步预选想报考的高校,再根据高考成绩圈定目标高校,在综合“预选专业+预选高校”的基础上,对往年录取数据进行查阅比对,进行志愿备选,最终确定志愿目标。这个决策过程能使自己的选择有的放矢,真正做到“胸中有数”。这个志愿决策的过程可图示如下:
考生们可以通过对高校探索细目表的分析,逐步预选想报考的高校,如表2所示。
六、学会用平衡单进行志愿决策
高考志愿决策是一个人整个生涯决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影响决策的因素很多,不同人有不同的参考要素,归纳起来有一些相近的要素。国家认证职业规划导师梅金锁在《决策平衡单,高考志愿规划常用的专业方法》一文中,为考生们提供一些适用于高考志愿规划的参考要素:
(1)院校层次和底蕴;(2)专业兴趣;(3)地域层次;(4)成绩匹配度;(5)有利于考研;(6)有利于出国;(7)交通便利;(8)区域适应性;(9)专业就业;(10)行业前景;(11)滑档风险;(12)男女生比例是否有利找到爱情,等等。
这些因素因人而异。考生在进行志愿决策的过程中,要冷静地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深刻思考,除了上述这些因素外,还有哪些影响自己进行志愿决策的因素……可结合自身实际,把影响自己进行志愿决策的因素一一列出,参考使用决策平衡单工具进行辅助决策。
在决策平衡单使用过程中,考生们可结合表3中所示的影响院校志愿决策的考虑因素进行思考,对影响自己进行志愿决策的因素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分别赋予不同权重,通过对每个要素的具体评分,计算出总分并进行比较,最终的结果会一目了然,这样,可以帮助提高志愿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降低志愿填报风险。
当然,每个人选择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选择。无论受哪种因素的影响,考生都需要做到客观认识大学、理性选择大学。不论选择上哪一所大学,沿途都会有不一样的风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让我们风雨兼程。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第二中学,威海,26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