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成活率低的原因与对策
2018-08-20李等奎
李等奎
本文编者总结出导致羔羊存活率低的几点原因,为产仔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更多优秀的羔羊健康生长。
1羔羊成活率低的原因
1.1补奶随意。羔羊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母羊产后体质瘦弱变弱。或者母羊初产或母羊配种年龄过早,乳房发育不良。在母羊奶水都不够的情况,农户并没有进行补料。造成催奶不及时,导致羔羊长期处于喝不到奶的状况。造成体质瘦弱。一旦染病或遇天气突变,羔羊极易冻饿死亡。
1.2一胎多羔的母羊。从不寄养与管理。部分养殖户忽视对一胎多羔羊的喂养和管理。导致几只小羊有的吃饱、有的饥饿的情况。同样的道理。一旦少了营养,就造成生长速度受限、羔羊抵抗能力降低的不良影响。
1.3羔羊与成羊混牧混圈。致意外事故增多。有些羊友由于条件限制,没有设立独立的羔羊圈;深秋、冬季和早春寒冷季节产羔时缺少防寒保暖设备和保温措施;没有组织单独的羔羊群,有些仅能初步適应放牧的羔羊即随大群羊远牧;由于羔羊与成年羊混牧混圈。导致哺乳母羊和羔羊的饲草和精料被其它羊分抢;拥挤、卫生状况恶化、低温、潮湿、远牧等。无一不影响和威胁临产母羊、哺乳母羊和低龄羔羊的健康。同时,成年羊与羔羊混牧混圈的饲养环境,也给某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条件。
1.4补草补料不及时,导致羔羊掉膘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养殖户过分地依赖放牧采食。进入冬春枯草季节。随着羔羊体重的增加,生长速度的增快。羔羊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会逐渐增加。有些羔羊还处于断奶期,仅靠单纯的放牧远远满足不了羔羊生长发育的需要。如饲草饲料贮备不足,补草补料不及时,或羔羊与成年羊混圈,补喂羔羊的饲草饲料被其它成年羊和体质强壮的羊哄抢,即会导致羔羊普遍掉膘。如遇风、雨(雪)天气,很容易危及部分弱、幼、病羊的生命。
1.5防疫、驱虫不到位,为疾病流行创造了条件。有些养殖户错误地认为某种疫病在本地没有流行,防与不防无所谓。有些养殖户图省事。不按防疫规程防疫注射,以致某种疫苗漏防、漏注。更有个别养殖户,长期不给羔羊防疫注射。在某些疾病流行期间。没有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致疾病传播范围扩大,波及羔羊而影响羔羊的成活率。与此同时,忽视体内外寄生虫对羔羊的危害,羔羊的驱虫、药浴没有形成制度,都会导致羔羊体内外寄生虫病盛行。严重影响羔羊的正常生长发育。
1.6保暖防潮卫生措施不当,给羔羊健康造成隐患。羔羊喜温暖、干燥、卫生的环境。有些养殖户缺乏管理经验,保暖、防潮、卫生不当,特别是冬春寒冷季节和雪雨天气,羊舍和运动场内粪尿横溢,羔羊长时间生活于潮温、寒冷的环境中,饮水、草料不卫生,长此下去。势必给羔羊的健康带来隐患。
2对策
2.1提高母羊泌乳性能,保证羔羊吃到充足的母乳。为了提高哺乳母羊的泌乳性能,要加强母羊的营养。做好母羊产后的护理工作,及时补料催奶,以促进乳汁的分泌。针对初产、高产母羊等“少奶”母羊,统一进行补料催乳,推荐:豆科食物。在羔羊出生后要尽快让羔羊吃到初乳,对于初产母羊和乳房发育不良的母羊。除了在母羊的产前和产后注意营养的供给外,还可用温热的毛巾进行热敷和按摩。可以有效的促进乳房的发育。针对一胎多羔的母羊羔羊。进行几只母羊混养管理,多羔寄养在少羔母羊下。并且人工辅助几只羔羊轮流喝奶。做到平均喂奶。
2.2及时补料。以促进羔羊保膘、增膘。羔羊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在吃足母乳的同时。还要及时的补喂饲料,以保证摄人的营养充足且全面。在训练好羔羊采食饲料后,每天都要适当的补喂一些优质青饲料,同时还要搭配饲喂一定量的精饲料。精饲料主要由玉米、豆饼、草粉、麸皮、骨粉、食盐、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类添加剂组成。精料的补喂量要根据羔羊生长发育的情况来确定。每天早晚上各1次。在补料的同时要保证羔羊饮水充足。
2.3加强管理。给羔羊提供舒适良好的生长环境。最好设有单独的羔羊舍。便于管理,羊舍和运动场要保持清洁、卫生、干燥。定期对羊舍以及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羊舍内的垫草要勤换,为了防潮。可在舍内洒草木灰或生石灰来吸潮。秋冬季气温降低,羔羊本身就怕冷,做好冬季的防寒工作,对羊舍的门窗进行检修,堵上墙壁的缝隙和漏洞,加设防风层等保温处理,以防贼风进入。做好舍内的通风换气工作,即使在寒冷季节也不可忽视通风。
2.4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消毒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基本工作。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包括圈舍、工具、场区以及羊体的消毒。羔羊的抵抗力较差,易感染疾病,因此要确保饲养环境优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数量。每两个月的驱虫定时做,疫苗根据湘美提供的疫苗注射规章制度进行。流行的疫病便不能靠近。
建立科学合理的、适用于本场的免疫计划。并严格执行。选择正规的疫苗,并按照说明注射。做好免疫记录,避免漏注现象的发生。每个季度都要对羊群进行预防性除虫工作,并不定期的给羊进行药浴,这些都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