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杂豆黑小豆生产技术
2018-08-20李宝昌
李宝昌
黑小豆,又叫黑饭豆、乌饭豆;南方又名乌青豆。黑小豆属蝶形花科菜豆属。原产地位于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地区,到16世纪末才开始引种到我国栽培。黑小豆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脂肪及维生素外。还含有黑色素及烟酸。被人们视为药食两用的补肾佳品,黑小豆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6%以上:黑小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0%。吸收率高达95%以上。除能满足人体对脂肪的需要外。还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常食黑小豆,能软化血管,滋润皮肤,延缓衰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调整。黑小豆等小杂粮等愈来愈受到大众的欢迎。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开展,海伦市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2017年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来抓,种植业结构由“种的好”的玉米、大豆向“销的好”的黑小豆等杂豆上调整。同时海伦地处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地之一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寒地黑土核心区,黑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达3%-5%,富含铁、锂、锶、镁,锌、锰等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这块土地上生产出的黑小豆具有其它地区无可比拟的品质。二是天然富硒。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公布资料证实,海伦市465万亩耕地普遍天然含硒,其中:富硒耕地面积为22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48.2%,足硒耕地面积为241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51.8%。是黑龙江两大平原富硒带之一松嫩平原富硒带上的核心区,生产出来的黑小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今年。海伦市在前进乡万亩富硒有機杂粮杂豆科技示范园区种植有机黑小豆,通过互联网形成线上电子交易,经济效益显著。为了搞好黑小豆的种植,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对富硒杂豆黑小豆的栽培进行了研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1品种选择
针对海伦市高寒地区气候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应性好,抗根腐病、灰斑病、胞囊线虫等病害,且丰产性好的新品种进行示范和推广。
2种子精选
播种前对所选用的种子进行筛选或人工粒选,将病斑粒、虫蛀粒、破碎粒和杂质去掉,保证种子的净度和纯度,种子质量要达到分级标准二级以上。即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3%。
3根瘤菌拌种
用根瘤菌拌种,防治病虫害,加快种子的萌发和出苗。防止粉种。
4耕整地
黑小豆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黏土、沙土及黑土都能生长。但在黑小豆播种前要求精细整地,做到耕深25厘米左右。深浅一致。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及时起垄或夹肥起垄,耕后及时镇压。垄距65厘米。
5施肥
黑小豆生育期较短,通过多施底肥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应该在整地时可重施农家肥,示范标准为每亩施有机肥2500-3000公斤,有机肥以草炭为基质,附加牛粪和玉米秸秆。补氮。添加微生物菌剂;播种时施磷酸二胺5公斤,硫酸钾肥2公斤,尿素2.5公斤;根据黑小豆的长势,生育期可追施尿素5-7.5公斤。
6播种
6.1播种适期。黑小豆为喜温、短日照作物,当土壤5厘米深处地温稳定通过14℃开始播种;因为红小豆种子发芽最低温度是14℃以上。如果播种过早,温度过低,出苗时间延长,造成黄苗、弱苗,幼苗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如果播种过晚,生育期缩短,营养生长不充分,株粒数减少。百粒重降低。造成减少。所以种植黑小豆适宜播期在海伦市应该控制在5月15-20日。
6.2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播种,播种前,做好播种机的调试工作。采用65厘米垄上双条精量点播,株距12厘米。开沟、播种、覆土连续作业,覆土厚度为2-2.5厘米。及时镇压。一般每公顷保苗12.5~15.5万株。一般每公顷播量30公斤左右。
7加强田问管理
7.1间苗、定苗。苗出齐后及时间苗,第一复叶期定苗。要留壮苗、大苗、拔掉弱苗。
7.2中耕锄草。出苗后结合问苗第1次铲趟,要深趟少放土,防止压苗,有利提高地温。第1次铲趟后10天左右进行第2次中耕。开花前结合除草进行起垄培土。后期拔1次大草。
7.3病虫害防治。由于黑小豆抗逆性较强,整个生育期病虫害发生较少。但如果发生红蜘蛛对黑小豆产量影响较大。红蜘蛛在海伦市一年可发生十几代。以雌成虫在黑小豆植株残体上越冬,次年6月初开始活动,先在杂草上繁殖。后到黑小豆上危害。一般7-8月气候适合红蜘蛛繁殖。危害严重,高温干旱季节红蜘蛛发生严重,当红蜘蛛点片发生时。选择药效好、持效期长的杀螨药剂防治。可选用1.8%虫螨克乳油3000倍液或20%的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或73%灭螨净3000倍液或生物药剂阿维菌素防治。
8及时收获
黑小豆成熟期不一致,往往基部荚果已呈黑色,而上部的荚果还未青色。或尚在灌浆。收获适期应掌握在田间大多数植株上有2/3的荚果变黄时,及时收获,过晚易裂荚。收割后在田间晾晒2-3天。拉回后立即脱粒。不要堆成大堆。以免长时间存放发生霉粒。影响色泽和质量。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