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2018-08-20朱红敏
朱红敏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优质大豆需求日益增加,大豆种植从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出发。调整大豆品种种植结构。发展大豆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它既是一种轮作倒茬非常好的前茬作物,又是农业生产用地养地不可缺少的,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深耕整地
合理耕翻整地能够促使土壤熟化,蓄水保墒。还能够将杂草彻底消灭,因此。必须合理进行耕翻,要求达到耕层表面细碎平整,上松下实,土壤松紧适宜。为大豆种植提供一个良好的耕层构造。若地块没有采取深翻深松。就选择伏秋翻结合深松或者旋耕联合深松。也可选择耙茬深松。耕翻深度18-20cm为宜,以翻耙相联合,保证无大的土块,耙茬深度在12-15cm为宜,深松深度超过25cm为宜。若条件允许最好选用全方位深松。深松深度控制在40-50cm为宜。还要同时施用有机肥。播种前施用15.0-22.5t/hm2土杂肥。从而为大豆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选种与播种
2.1选种。必须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精选种子时,用机选或人工来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不高于12%,达到良种标准。以保证大豆苗齐、苗壮、苗全。
2.2播种。一般以土壤5厘米耕层地温稳定通过8-10~C,土壤含水量在20-22%时为适宜播种期。大豆在采取窄行密植方式时,通常采取条播或者垄三栽培,一般每亩保苗1.9万~2万株左右,穴播或者点播,每亩保苗1.3万-1.5万株。播种必须保证深浅一致,不然会对种子的发芽以及植株的整齐度造成不良影响。大豆种中还可以添加锌肥和钼肥,可在5kg大豆种中添加溶解有15-20g硫酸锌和5g钼酸铵的200g溶液。并充分搅拌均匀,然后进行阴干。注意不能够进行日晒。且要在24h以内进行播种,避免菌种活性丧失,通常而言。通过拌种能够增产6%-12%。
3加强田问管理
3.1查苗补苗。必须及时采取查苗、补苗或者移苗补栽。栽苗时还要确保苗的根系彻底伸展。紧实埋土。同时浇灌适量的水。在幼苗全部出土。同时,生长出真叶后,要及时采取问苗定苗,间苗的时候直接把杂株、弱株与病株淘汰,将健壮株留下。大豆实施问苗定苗是达成增产的一项重要方法,常常比没有实施间苗的大豆多增产约15%左右。
3.2中耕培土。刚萌发的大豆幼苗。它靠近地表的部分拥有过薄的表皮,同时含有很多水分,相对非常娇嫩,在烈日下进行暴晒极其容易害病。因此,在进行间苗松土过程中可在豆苗根部培上细土,以免出现晒根,另外。大豆在幼苗期生长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容易受到杂草的影响,形成草荒。通常在大豆生长出的第一片复叶彻底展开前进行灭草,同时要结合中耕,通常共进行3次,第一次与第二次相对要深一些。第三次可浅一些。一定在封垄前完成。
3.3及时浇水。大豆是需要很多水分的一种作物,一般每形成1kg干物质大约需要水600-1000kg。根据大豆自身的需水特性。其在开花、结荚和鼓粒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为此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大豆品种特性适时进行浇水。
3.4合理施肥。按照大豆需肥特性,合理施肥,一定要重视钾、氮、磷结合使用。在土壤肥力不高的地块,初花期可施用纯氮90-105kg/hm2、五氧化二磷60-90kg/hm2、氧化钾60-90kg/hm2;在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施用纯氮60-75kg/hm2、五氧化二磷120-150kg/hm2、氧化鉀120-150kg/hm2。在花荚期宜实施根外追肥的办法喷洒微肥3次,以尿素7.5q5.0kg/hm2、磷酸二氢钾3kg/hm2、钼酸铵375-450g/hm2、硼砂1.5kg/hm2。兑水750kg喷雾。
4病虫害防治
对大豆产生危害的害虫种类繁多。需要按照虫害发生的情况实时喷药防治。防治大豆食心虫采用敌敌畏熏杀是消灭食心虫的较好措施。还可以每亩选择使用35L 50%杀螟松乳油、20L 50%来福灵乳油加水进行1000倍稀释,然后用于喷雾。灭杀造桥虫、豆荚螟等幼虫。可以用4.5%氯氰菊酯375mL/hm2加辛硫磷600mL/hm2,兑水450kg进行喷雾。红蜘蛛、蚜虫可以每亩使用1259 35%伏杀磷A进行喷雾,不仅能够很好的控制蚜虫。还不会杀害天敌,也可以使用50%灭蚜净乳油或者20%乐果乳油进行喷雾。大豆锈病一般发生在高湿高温的情况下。患上此病可以三唑酮675g/hm2兑水1125kg喷雾防治。
5适时收获
收获宜在植株已全部变成褐色。叶片彻底落净、茎和荚全部变黄、豆粒归圆时开展,保证割茬低不留荚。综合耗损率在2%以内,清洁率不低于95%。为降低损失,宜在清晨有露水时进行,这时收割耗损率不超过1%。脱粒耗损率不超过2%,泥花脸率低不超过5%。脱粒后采取清选,需积极推动实行品种单独收获、单储、单运,进而实现优质优价,提高大豆生产和增加农民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