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穗腐病的防控

2018-08-20于洋

新农村 2018年9期
关键词:果穗镰刀病菌

于洋

玉米穗腐病是生长后期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果穗,给玉米产量造成直接损失的病害。严重影响玉米的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在爱辉区玉米种植乡镇都存在连年种植玉米的情况,土壤中菌源量大;玉米种植密度也连年增加,田间郁闭,通透性差,发生几率极大。综上原因,爱辉区近两年发生程度有所加重,农业部门十分重视,下面就玉米穗腐病的发生与防控进行简单的介绍。

1病原

引起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有很多,多達30余种,常见的有串珠镰刀菌、禾谷鎌刀菌、青霉、曲霉、黑根霉、粉红单端抱等。各地都以串珠镰刀菌为优势种类,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主要引起茎腐病菌侵染引起根腐、茎腐等症状,造成植株生长不良,灌浆不饱满,易倒伏,花梗易折断,发病田一般减产5%~10%,严重地块减产近100%。此外,病原菌还造成种腐、苗枯,以至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需毁种。并且病菌可长期存在土壤及病残体中,对下年作物继续危害。

2发病症状

病菌侵入植株在根部可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褐色病斑,由皮层向内腐烂,直至维管束。茎基部烂从基部第一节开始向上发展,多在第二或第三节茎节和节问形成红褐色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后发展为淡红色至暗紫色斑块,病部生有白色粉状霉层。病茎髓部变红褐色、淡红色腐烂。由于根部、茎基部腐烂,阻滞水分、养分输导,叶片失水青枯或黄枯,穗部也失去光泽。后期主要在果穗上发病,病穗无光泽,部分籽粒或全部籽粒变色霉烂,苞叶也常被侵染,粘结在果穗上不易剥离。因病原菌不同,病穗和病粒上出现粉红色、红色、黄绿色、褐色或黑色的霉状物。仓贮玉米易受害,粮堆内温度环境极适合菌丝生长,菌丝大面积扩散,散发霉味。

3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借风雨、机械、昆虫使病原菌侵入进行引起发病。种子带菌和病残体带菌是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的主要初侵染菌源。病菌通过不同渠道进入植株体内引发不同的病症,如根腐、茎腐、穗腐等,导致植株种子带菌,当年可不发病,第二年温度、湿度适合继发病。环境因素对穗腐病的影响较大。如玉米吐丝期至成熟期降雨多,寡照高湿,穗腐病发生重。山地发病轻,平地和洼地发病重;壤土田块发病率较低,砂土和粘土田块发病较重。虫害发生重的年份,穗腐病发生也重。

4发病原因

品种差异。玉米的叶片展开形式对病害发生有一定影响,中间型和平展型玉米品种脱水速度快感病程度轻;紧凑型品种脱水慢如种植密度过大更增加了穗腐病的发生概率。土壤条件。地势较缓,土质肥沃。但土壤通透性不好的地块,低洼地块在雨后或雪后造成地块局部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从而引起穗腐病大面积发生。气候条件。玉米孕穗至抽雄期降雨量及阴雨天数是发病的关键。如种植的品种成熟晚,脱水慢,需上冻收获,玉米收获前湿度大,给病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湿度条件。初冬气温高,加之品种的密植性,造成果穗、穗轴在植株上直接发生霉变,导致了霉变粒的增加。虫害发生程度。如遇虫害较重的年份,如玉米螟蛀蚀玉米植株,虫孔较多,害虫的虫孔及排泄物污染植株,给病菌滋生提供有利场所,所以凡玉米螟危害的地块,穗腐病发生就重。另外,东北大黑鳃金龟对穗腐病影响也较大,害虫通过啃食玉米籽粒造成伤口及伤口周围的湿度增加使穗腐病发病几率增加。施肥不合理。氮肥施入过多,导致植株徒长,杆弱不强,抵抗力下降。有些农民为了贪图产量,不考虑积温影响,越区种植致使玉米后期脱水慢,霉变率高。

5防治对策

选用抗病品种,要不断更换新品种,种植生育期合适的品种。严防越区种植。要求选用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应比当地正常年份的无霜期少10~15天,或所需活动积温(≥10℃积温)比当地平均年活动积温少100~200℃。适当调节播种期,尽可能使玉米孕穗至抽雄期避开雨季。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加强水肥管理,合理配方施肥,促进早熟,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田间清理。清理田间,消灭病源,降低初侵染源。肥料管理要增施钾肥或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增施腐熟的有机肥,重视拔节期或孕穗期的追肥,做到植株生长健壮,提高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防御能力。降雨有积水时及时排水,防止田问长时间渍水。生育后期要促早熟,在籽粒进入蜡熟后期,实行站秆扒皮,以加快籽粒脱水。收获后及时晾晒、烘干脱水剔除感病籽粒等。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虫害以减少伤口侵染的机会。药剂防治。播前用200倍福尔马林浸种1小时或用50%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浸种2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播种。抽穗期发病初喷洒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重点喷果穗和下部茎叶,隔7~1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玉米去雄。可达到提早成熟3~5天,增加单产10%左右,但全田一次去雄必须掌握在整个田块雌穗花丝(雌蕊)变红或深红时方可进行,提早成熟,提高产量。扒皮晾晒。玉米进入蜡熟末期,扒开玉米果穗苞皮,促进玉米早熟,也可预防穗腐病的发生。提早收获。如果玉米成熟度好,可在十月中旬提早进行收获,进行籽粒烘干,烘干后储存待售,降低霉变率,提高粮食质量,符合国贮收购标准,减少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果穗镰刀病菌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现象调查与分析
果穗挂钩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头状茎点霉病菌的新寄主高粱及病菌的检疫鉴定(内文第98~101页)图版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病菌来了 快穿好防菌衣
果穗拉长保果剂在夏黑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镰刀与铁锤
对五味子栽培园结实概况的初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