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之深思

2018-08-20杨晓红

当代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质青少年体育

杨晓红

记得读中学那会儿,老师常常在大会小会上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今天这代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当我看见他们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滑,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感到责任重大。要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先找到问题。

1.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我校被测学生1962名,其中优秀率为12.53 %,良好率为33.27%,及格率为80.3%,不及格率为19.7%。从测试的具体数据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身体发育指标有所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耐力等体能素质却不断下降;肥胖率、瘦弱率不断提高,但眼睛近视的比例也不断上升。然而在这两年的教学中,让我感到忧虑的不是一些青少年体质差,而是许多学生的懒惰、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情绪调控能力差,缺少恒心和毅力,缺乏顽强拼搏和奋勇争先的精神。例如在长跑测试中,有的学生体力稍有不支就轻易放弃,有的学生一喘粗气就当“逃兵”。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学生对自己的体质状况居然没有丝毫担心,对自己的怯弱行为竟然满不在乎。

2.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较量是国家未来的较量,青少年的软弱也成为民族未来的隐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大为改观,但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却反而下降,不得不让我们去深思。

2.1学校因素

我们学校处于城乡结合地区,是少有的小学、初中、高中一体的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3313平方米,建筑面积12831.64平方米,三个学部共用一个运动场,场地严重不足,而且体育器材设施少、专业体育教师缺乏。因此,课程和活动内容往往围绕中考项目教学,陈旧单调。单调枯燥的课程和活动很难吸引学生参与的兴趣,因而,直接影响着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学校“过度的安全意识”使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畏手畏脚。因为害怕孩子受伤,怕家长社会的非议,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大多数学校和老师都因噎废食而不敢开展激烈对抗的运动项目和容易受伤的体育项目,这种安全管理的过度化倾向,把本应充满生机的校园变得死气沉沉。上级部分更是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我们曾经是因为一个初三学生在参加中考体育中的长跑考试而死亡,第二年就取消了该项目的考试。体育课或体育活动的弱化现象,使“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健康体魄、顽强意志成为一纸空文。

2.2家庭因素

由于受“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和成才观,他们只重视孩子的智育、轻视孩子的体育,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轻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孩子一直在“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下生活,“小皇帝”始终难以见到“太阳”。为了孩子“优秀”,家长便把孩子囚在家里做各种各样的作业。假期里,许多家长更是怕孩子落下,不让孩子放松休息,而把孩子送到“补习班”“预科班”继续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从而使孩子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家长的这种重智育、轻体育和重成绩、轻发展的观念和做法,是造成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不可忽视的原因。

国家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了独生子女,目前的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直在家长的畸形呵护下成长,家长们生怕孩子受到意外伤害,不愿意孩子进行一些对抗性强和容易受伤的体育项目,致使青少年学生从小缺乏挑战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一些耐久性、挑战性、对抗性强的项目远而避之,从而使得孩子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2.3社会因素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除了学习压力、缺乏有效的运动之外,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密切相关,现代社会的不良生活方式成为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催化剂”。

其一,随着生活条件的日渐优越,青少年学生出门以车代步、上楼有电梯,在家不参与家务劳动,体力劳动几乎没有,这些使得许多青少年学生的日常运动量减少。其二,不合理的膳食导致孩子的营养问题。现在的青少年学生最喜欢吃炸薯条、汉堡包等含高糖、高脂、高热量的垃圾食品,这些现代化食品在迅速“膨化”孩子的身体的同时,却降低了孩子的体质,造成了体形“虚胖”的肥胖儿的增加。另外,偏食也影响了青少年体质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太多,孩子想吃啥就吃啥,不能形成均衡的营养膳食,种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加剧了学生体质的下降,造成营养不良;再加之人们审美观的偏执,认为越瘦就是越美,特别是许多女生一味地节食,导致器官功能失调,营养严重不足。其三,学生兴趣爱好的改变。随着生活现代化的推进,电视、网络、游戏等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青少年学生每天连续看几个小时电视,有的青少年学生课下随时随地都戴着耳机听音乐,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整日整夜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这些行为使得孩子运动量大量减少,同时让学生的听力、视力严重下降,从而造成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

2.4学生因素

众所周知,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客观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本所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因素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客观原因,而青少年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认为体育锻炼太枯燥、太辛苦从而放弃锻炼,这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观原因。

3.改善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关系着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家庭的幸福和个人的前途。针对上述造成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许多原因,我觉得目前仍需采取措施和办法改变这一现状。

3.1学校方面

学校领导要转变思想,安全重要,学生的体质健康更重要。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全校师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学校要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同时也要加强对体育器材的管理,多渠道多方位地改善体育设施和体育教学条件,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锻炼的环境;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高体育专业理论及相近学科的基础知识,从而改变课程和活动内容陈旧单调等问题,使学生真正爱上体育锻炼;真正落实阳光体育。

3.2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则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是孩子成长的根本。所以,家长首先要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要深刻地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成才观;其次,家长应该掌握科学的营养知识,注意改善孩子的膳食结构,矫正孩子的偏食习惯,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劳动、多运动,要走出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误区,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健康为代价而进行“课业加餐”;最后,家长要培养孩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作息習惯,让孩子远离垃圾食品、远离网络游戏。

3.3社会方面

全社会要加大学校、城市的体育设施基础建设,创建足够的运动空间、体育设施和训练时间;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行为模式;媒体与网络应加大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的培养,在社会建立正确的身体素质管理和健康生活观念。

3.4学生方面

“少年强则国强”。希望我们大家莫忘曾经 “东亚病夫”的耻辱,即使国家强大也要“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只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将来才能“天降大任”,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要真正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准,关键还在于青少年本身,因此要转变思想,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生活观念,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在运动中享受快乐。要知道体质好,学习才会好,身体才是学习的“本钱”,因此无论学习有多紧张,每天都应抽点时间活动一下身体,认真对待参与的每一次运动。

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了问题,却无动于衷。世界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祖国的未来靠他们,他们的未来靠教育,教育靠大家。让我们都带着一份责任、一份使命去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体质青少年体育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兼加体质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我们的“体育梦”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