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类学生帮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18-08-20赵建伟
赵建伟
作为一名党员中的英语教师,我参加了学校的“五类学生帮扶活动”。因为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问题,对于英语学习更是问题频出。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直到2014年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学生分成五个大类,即学困生、贫困生、城市新市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与此同时,我们对这五类学生开展了帮扶活动。一转眼四年过去了,现在看来,“五类学生帮扶活动”的开展对英语学科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需要建立一种彼此理解和接纳对方的关系
加拿大学者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说:爱世界、爱他人、爱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与他们保持这样一种交往关系:不是事先决定好怎样让他们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而是以这种方式接收——接收我们对彼此的局限性,而不只是想象中的可能性。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学生英语学科的学习基础非常薄弱且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五类学生帮扶活动”中,我们首先接纳学生的问题。在接纳和理解中建立一种信任关系,有了信任关系,才考虑相互影响。例如,有一类学生属于城市新市民且也是学困生,跟随父母来城市的时间不长,经过调查发现他们小学阶段虽然学过英语,但不注重发音,也没有条件听录音磁带,所以导致英语学习过程中非常胆怯,课堂不发言或很少发言。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我首先决定和他们建立一种彼此理解和接纳对方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通过与学生促膝长谈、共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首先接纳老师;之后我发现这种彼此理解和接纳对方的关系真的建立了,紧接着我对这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要求,并着重对其利用音标拼背单词的能力进行了辅导、训练,结果非常出乎意料,这部分学生的英语读的能力进步很明显。
二、 传递爱给学生
在“五类学生帮扶活动”中,有一类学生平时都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生活起居,承担教育任务,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这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导致其成绩提升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组织了各式各样的英语主题活动。例如,和学生一起包饺子,从中锻炼学生的口语,提升其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于他们的爱。在和学生一起包饺子的过程中描述一些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如准时性、食物种类和餐具等。这其中包括了从邀请开始,到进餐的全过程。一方面,指出了作为客人应该注意些什么和怎么去做;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指出了各国的各种文化是平等的,它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把对学生的这份爱幻化成挂在嘴边甜甜的笑容,用那份柔和的言语和微笑来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及有些事情应该怎样去做。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的同时,他们也会渐渐地向你敞开心扉。
三、在小组活动中试着去学会倾听
倾听孩子的心声决不意味着纵容孩子。倾听是帮助孩子更好的摆脱负面情绪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倾聽能够帮助他们恢复正常思维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老师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倾听也是一种从精神和感情上关怀孩子的重要方式。“五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存在着一些困难或者困惑,而且在英语这一科的表现更加明显。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了一系列的小组合作的方式,例如:
活动名称:我行我炫——今天我是记者
目的:锻炼学生口语交际和社交能力
形式:两人一组
交流主题:采访活动
活动时间:15分钟
步骤:
(课前准备:给出话题维度图,规定时间。学生观察维度图,讨论语言框架;学生自愿分享讨论结果,两人一组,确定角色)
1.学生分组练习
2.学生自荐或者推荐展示(四组,每组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
3.评比维度:涵盖内容包含语言框架、情感表达
4.小结
在整个小组活动中,老师只是一个倾听者,相信老师的用心倾听一定会换来孩子们对老师的信任和认可,也一定会换来那一把开启孩子们心门的钥匙。
“五类学生的帮扶活动”虽然已经进行了四个年头,收获了一些经验,但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只能算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五类学生帮扶活动”的经验一定会更好地运用到初中英语的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