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举航空报国旗帜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

2018-08-20卢建川杨柳

军工文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航空工业研制航空

卢建川 杨柳

歼10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装备发展路线、博弈方式的创新,是基于中国战略需求独立自主制定的创新。报效祖国,航空人的生命才会永恒。

1998年3月23日,歼10飞机原型机01架横空出世,一飞冲天1

2006年12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发布歼10飞机成建制装备部队消息,一时号外飞舞,壮国威,振军威!

航空人心潮澎湃,喜极而泣;中国人群情振奋,扬眉吐气!

歼10飞机是中华儿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军工行业的智慧结晶,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创新典范,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以青春热血乃至生命谱写蓝天凯歌、报效祖国的伟大历程。

长路漫漫,我们不忘初心,自强不息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雷一声炸响。

当我们打开国门,发现航空工业经历了“文革”的磨难,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做出了英明决策:我们要搞歼击机,搞一个新的、性能好的歼击机。

重大的历史责任落在了航空人肩上。

以宋文骢为代表的航空设计师队伍,凭借从事歼9飞机多年在鸭式气动布局方案中积累的研究成果,将飞机的使命、任务、战术性能、武器、火控、机体结构等设计思想不断创新,使新歼方案趋向成熟。

经过总参、国防科工委、空军、航空部各局众多专家学者的反复论证,国防科工委宣布:鸭式气动布局方案为我国新一代战机的总体方案。

随后,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歼10飞机立项,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同时确定了歼10飞机研制的三大目标:研制出适应2000年后作战环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飞机;建立第三代飞机研制、专业配套的先进歼击机研制基地;培养一支素质好、技术精、作风硬的航空科技人才队伍。

从此,带着祖国的厚望和荷在肩上的千钧重任,航空人踏上了攀登科技高峰的漫漫征程……

歼10飞机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技术新、要求高、难度大、研制周期长、合作头绪多。在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下,按系统工程的方法建立了歼10飞机工程行政指挥系统和设计师系统。

在“两师系统”领导下,航空工业成都厂所通力合作,仅用了20个月,首先突破了全尺寸金属样机的制造,为工程提速添加了催化剂。

以宋文骢为代表的航空工业科研人员,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确立并攻克了近距耦合的鸭式气动布局、全权限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和数字化设计/制造等四大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大批包括品模台、铁鸟台系统模拟试验台和实时试飞综合测试系统在内的,适应新一代战斗机研制的试验、试制和试飞测试设施,使得大量的仿真试验得以在地面进行,大量的故障得以在地面模拟和排除,从而减少了空中试飞的科目,降低了空中试飞的风险,控制了研制成本,提高了研制效率。

在国内数十个厂、所、院校的大力协同下,各项研制工作高度平行交叉作业,科研攻关与原型机研制同步推进。科研人员在远少于国外同类机型研制资源的情况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分夺秒,现场处置问题“大事不过夜,小事不过点”,超常地攻坚克难。先后攻克s形蒙皮拉伸成型、整体油箱密封、整体圆弧风挡成型、300M钢起落架制造、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型、抗疲劳制造、飞机电磁兼容性测试等重大制造技术难关,完成全部攻关试验任务,使歼10飞机原型机制造守住了一个又一个节点。

1998年3月23日,那是让航空人感动、让中国人激动、让世界震动的日子,在无数渴盼与期待的目光中,歼10飞机原型机01架展翅翱翔,一飞冲天,首飞成功!

歼10飞机研制走过的路,是一条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攀登的路,一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设计师、工程师和试飞员队伍精诚协作,不忘嘱托,自强不息,确保了工程项目的研制成功。

铸剑扬威,我们甘于奉献,创造辉煌

首飞不易,定型更难。

歼10飞机首飞成功后,上级机关做出重大决策,提出“加快试飞、加速定型”方案和部队“领先试用”的重大创新举措。研制团队再接再厉,以超常的自主创新、超常的严谨求实、超常的协同攻坚、超常的拼搏奉献精神和不达全胜绝不收兵的姿态,全力投入到后续研制工作中。歼10飞机定型试飞采用了以往从未用过的试飞技术,进行了以往从未曾进行的试飞科目。在试飞过程中,以雷强、李中华等为代表的空军试飞员们,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极为精湛的试飞技术,把歼10飞机飞行包线推向到前所未有的边界,创造了国际上三代飞机定型试飞不摔飞机的纪录,推進了飞机定型的进程。在研制全线的拼搏下,开创了当年定型、当年批量装备部队的先河。

歼10飞机设计定型列装部队后,根据装备需求和军事变革不断发展,先后完成了歼10飞机双座战斗/教练机、歼10A飞机研制,较快地装备了我国空海军部队;改进研制的歼10B飞机,显示了较强的对空和对面攻击能力;表演型也成为中国空军飞行表演大队第三代表演机。

歼10系列飞机多次参加重大活动和大型军事演习,实施多机编队、多次空中加油、连续巡航、远航南海执行巡逻警戒任务。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阅兵、抗战胜利日阅兵、建军九十周年阅兵式上,歼10飞机飞越天安门广场和朱日和训练基地上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珠海国际航展上,歼10系列飞机与国外先进飞机同台竞技,傲啸长空,展现了中国空军的风采;在“和平使命”多国军演中,歼10飞机与其他飞机编队作战,展现了中国空军与多国、多机群的联合作战能力;2013年,歼10表演机首次飞出国门参加莫斯科国际航展,壮大了国威和军威。

歼10系列飞机的研制成功,实现了从引进、消化吸收、改型研制到独立自主研制的跨越,使我国航空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带动了我国国防工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极大增强了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对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具有重要意义。

歼10系列飞机的研制成功,使我国空军的主战武器装备实现了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使我国空军装备水平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极大地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并为第四代飞机研制提升了工业基础,夯实了技术储备,培养了创新型人才,积累了管理经验,积蓄了后发力量。正如歼20飞机总设计师杨伟所述:“这种创新不单单体现在技术装备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装备发展路线、博弈方式的创新,是基于中国战略需求独立自主制定的创新。”

歼10系列飞机的研制成功,在一个飞机平台上呈系列化发展,带动了一大批创新成果运用于其他型号。在核心技术的引领下,其行业能力和制造技术开始向其他行业放射式渗透发展,促进军民融合和产业化集群逐步向纵深推进,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歼10系列飞机研制历程中,涌现了以总设计师宋文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论证谋划、设计制造、试验试飞、工程管理、作战使用、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当年一大批年轻设计、制造技术人员,不仅继承了老一辈航空人矢志不移的报国情怀,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积累了型号攻关的丰富经验,今天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在新的型号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薪火相传,我们塑造丰碑,传承精神

久有豪情欲报国,铁血丹心铸航空。

歼10飞机首飞成功已经20年了,新一代航空武器装备歼20、运20、直10和新的无人机、空空导弹都已装备部队。可歼10飞机的成功仍让全世界感叹不已,让中国人魂牵梦萦,给航空人无穷的激励,它到底有什么魅力?

歼10飞机是中国人的“争气机”!它在“银河号”受尽屈辱的航行中,它在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废墟里,它在王伟惊天地泣鬼神的那一撞击上,把中国人、航空人的悲愤和憋屈,化成了埋头苦干、励精图治和“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的报国初心,热血铸军魂!

歼10飞机是中国人的“创新机”!它把全新的空战理念、四大关键技术、创新性设计、制造和试飞技术融于一身,引领航空工业创新成果爆发式、井喷式呈现,由一个平台、一个发动机和一系列空空导弹推广到整个航空领域,推动了产品和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产业振兴,实现行业的跨越式进步的效果。

歼10飞机是中国人的“精品机”!它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关注市场、特殊关注用户”,持续打造一代精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优质服务、提升保障能力,助力空海军战斗力提升,确保军事斗争准备得以实现的具体体现。

歼10飞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是中国空军走向世界的响亮“名片”,是高擎“航空报国”大旗,以大国自信走向世界的航空人的宣言书。

曾几何时,中国航空工业的先驱们,在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遭受技术封锁、缺乏资金支持这樣艰难的环境下,心系航空事业,胸怀飞天梦想,以毕生的心血和汗水,甚至用自己的躯体和生命,奋起直追,向着航空科技的高峰不停地攀登!

歼10飞机的研制,传承了航空人的理想和追求。

在歼10飞机研制攻坚克难之际,研制现场要求全体参研人员“为祖国利益而战、为航空荣誉而战、为未来发展而战”,用“以疲惫之师、再鼓余勇,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不获全胜,决不罢休”这样充满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的口号,激励研制一线的昂扬斗志!

航空工业将歼10飞机研制定为最大的政治,是“天字第一号任务”,并向研制现场全体共产党员发出“动员全体党员的力量,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奋力拼搏,实现歼10飞机研制节点目标”的号令;要求一切工作都要为歼10研制开路,全线都要开绿灯。此后,航空人以崇高的政治荣誉感、最强的政治责任感、最大的政治热情投身到歼10飞机的研制生产中,以实际行动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守住了一个个节点。

根据歼10飞机不同研制阶段的特点,研制现场相继开展了“型号系着我的心”“激情超越,铸剑扬威”等主题活动,调动了参研人员激情进发、克服困难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开展了以比作风硬、技术精、质量高、协作好的竞赛活动,助推科研攻关进程。“我为型号做贡献,型号成功我成才”的旗帜飘扬在研制现场,为型号研制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

为激励干部职工发扬光荣传统,现场指挥部紧紧抓住历史的瞬间,及时提炼出高度概括的不畏艰险、攻克难关的“第一框精神”,自找压力、勇担风险的“前起落架精神”,大力协同、顽强拼搏的“5·18精神”,一丝不苟、求真务实的“三滴油精神”,坚韧不拔、愈挫愈勇的“8·15精神”。这些事迹和精神,在广大干部职工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成为推进工程研制的强大精神力量。

从歼10飞机研制成功到系列化发展,从“航空报国”价值观的凸显到“歼10”精神的弘扬,充分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航空工业干部职工爱国爱党高于一切、捍卫国家安全高于一切、完成重大工程任务高于一切,秉承“航空报国”的坚定信念,把个人理想与航空事业、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总设计师宋文骢把歼10飞机当成自己的“孩子”,悉心呵护,直到长大“参军”;时任现场总指挥、成飞董事长杨宝树承受重压、倾尽全力,却不幸倒在歼10飞机即将成功的“前夜”;原型机试制总师许德,长期战斗在一线,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以他们为代表的航空英模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情进取,志在超越,以满腔赤诚奉献着青春年华乃至生命,无怨无悔投身航空事业和国防建设,因为他们深知报效祖国,航空人的生命才会永恒。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如今,航空工业推崇的“两个终将”已在“9·3”大阅兵的电视转播中成为激励全国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祖国、提振民族自信心的响亮宣言,同时也是中国航空人向着新的高峰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集结号!

今年两会召开前,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宣布,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已正式列装空军作战部队,向全面形成作战能力迈出重要一步。“矢志报国、自主创新、攻坚克难、协同奉献”的精神,始终在航空报国的征程中闪耀光芒。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经历了40年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中国航空工业之所以取得如此突飞猛进的成就,正是因为认真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这一论述的成果。

站在新时代,创新已成为我国未来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动能,成为提升经济质量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力。航空人将不忘报国初心,牢记强军使命,坚持党建铸魂、使命引领、开放共赢,坚持强军为本、创新为先、改革为要,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迈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坚实步伐,开启强军兴军的新征程,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猜你喜欢

航空工业研制航空
千分尺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检定装置的研制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简易光学显微镜的设计与研制
摄影
An Analysis of Daisy Buchanan in The Great Gatsby
哈尔滨机场雷暴分析预报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航空漫画
航空邮票:航空体育--滑翔
航空报国岁月稠
纪念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五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