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的生动样本
2018-08-20滕嘉娣
滕嘉娣
黑土地上的“厕所革命”,鸡西先声夺人“打了个样”。三年前发力,今朝初战告捷。从2015年开始,鸡西市各级财政投入补贴资金7300万元,全市20万户农民中有近1.6万户农民新建“农村一体化水冲厕所”,把户外的旱厕“搬”到室内,解决了如厕难、洗澡难等问题。鸡西“厕所革命”的时间表、路线图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指示紧紧契合。鸡西用可贵的地方实践为龙江的“厕所革命”提供了发展思路和参考经验。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進,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厕所革命”升级到城乡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来部署推进,正是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务实之举。尤其在广大农村,推进“厕所革命”,是农村卫生环境的革命,是乡村生活方式的革命,将对农村面貌带来深刻改变。
但我们必须看到,推动“厕所革命”仍有许多现实困难。目前,我省农村常驻人口中,还有266万农户没有室内卫生厕所。这其中,有经济原因,但也不乏生活方式与理念的不同。到过农村的人很多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农家红砖瓦房,甚至还有小洋楼,但如厕还是要到室外的旱厕去。从某种程度上看,城乡差别,厕所就是最大的差别之一,要尽快让农村的厕所文明追上城市。因此,“厕所革命”不仅是补生活品质的短板,也是补文明的短板。而“厕所革命”最关键最有效的推广,不能只依靠政府单方面的人财物的投入与包办,更重要的是靠引领和示范。
鸡西“厕所革命”的突破口在于以太阳能利用为重点的分布式能源的推广应用。分布式能源最早在鸡西的30个村率先开展示范,并充分发挥财政补贴“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第一批“吃螃蟹”的农民成为“厕所革命”的受益者和宣传员,推而广之。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投入、技术改造、典型引路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从“要我改”到“我要改”,让自上而下发起的“厕所革命”得到了自下而上的认可和承接。
“厕所革命”能够检验全面小康的成色。如厕品质的提升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小确幸”,更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大民生。与曾经的农村改水、改厕“爱国卫生运动”相比,这场“厕所革命”力度更大、品质更高、任务更重,百姓的期待也更热烈,希望探索出更多的模式回应群众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