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肥发酵提质增效变废为宝
2018-08-20何颀
何颀
锦州市太和区是锦州市百万市民的菜、肉、蛋、奶的生产基地,全区设施蔬菜5万亩,主栽作物是番茄、黄瓜,年生產蔬菜100多万吨。全区每年出栏生猪12万头。蛋鸡肉鸡存栏400万只,丰富锦州市民餐桌的同时,增加了太和区农民的经济效益。但是10万立方米的蔬菜残秧。40万吨的畜禽粪便,在高温雨季,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也是乡村环境整治的难点。温室蔬菜生产需要大量有机肥,蔬菜残秧和畜禽粪便都是生产有机肥的最好原料,两废+菌剂,农家肥发酵,提质增效,变废为宝。一举多得。
1农家肥为什么必须发酵腐熟
1.1碳、氢、氧、氮、磷、钾是农作物必须的大量元素。农作物吸收碳元素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叶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是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腐殖质中的有机碳,农家肥发酵的目的是将农家肥中的有机质充分腐殖化成为腐殖质。有利于农作物直接吸收和利用。
1.2新鲜、半分解的有机质(非腐殖质),农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和利用。太和区的菜农每年施用大量的农家肥。绝大部分不发酵或发酵不完全。采购的畜禽粪便堆积在粪坑中顺其自然。根本达不到发酵腐熟的目的。更有甚者,采购的新鲜畜禽粪便直接入棚旋耕入畦,对农作物危害极大。花了瞎钱,坑了自己。
2未经发酵腐熟的畜禽粪便的危害
畜禽粪便中养分高且全面,是有机肥生产的最好原材料。但如果未经充分发酵腐熟直接施用到温室作物上。危害很大:
2.1肥效缓慢。未发酵腐熟的畜禽粪便中养分多为有机态或缓效态,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只有分解转化成速效态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2.2烧根、熏苗、抑制生长。未经发酵腐熟的畜禽粪便施到棚里后。当发酵条件具备时,在微生物的活动下发酵,发酵时产生大量的热量、氨气、乙烯、甲烷、硫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作物植株较小时。容易造成烧根、熏苗。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消耗土壤中的氧气,使土壤处于暂时性的缺氧状态,根部呼吸作用受阻。作物生长受到抑制。
2.3诱发各种病害、病毒和虫害。未经腐熟的畜禽粪便自身携带的大量病毒、病菌、虫卵,在湿度和温度一旦达到就会爆发病害。病毒病、疫病、茎基腐病、根腐病、青枯病、根结线虫成为使用未经腐熟的畜禽粪便最明显的后遗症。
2.4盐化、酸化土壤。氯化钠是畜禽饲料的主要添加剂,占饲料重量比10-20%。平均每立方米畜禽粪便中含各种5公斤以上,连年使用未经腐熟的畜禽粪便,土壤中存留大量的可溶性盐。当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超过2%。即发生盐渍化,根系吸收水分困难,光照充足时叶片蔫萎,严重时空髓直至死亡。
畜禽粪便是强酸性肥料,尤其鸡粪PH值为3.6-4.7.长期施用于温室,日积月累,土壤酸化加重,土壤板结,降低根系吸收功能。抑制根系和植株发育。
2.5重金属超标。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铜、汞、铬、镉、铅、砷等重金属,还有较多的激素残留,造成农产品重金属超标,给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3发酵腐熟的有机肥的好处
3.1提高了农家肥的速效性和利用率,充分发酵腐熟的畜禽粪便中的有机质完全转化为腐殖质。尤其草本原料65%发酵为腐殖质。
3.2发酵过程产生65-70%高温。有效杀灭了农家肥中大量的病菌、虫卵。抑制作物病虫害发生。
3.3发酵处理过程有机物料得到了彻底的腐熟。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含硫有机质在好气条件下快速分解,分解彻底,放出大量的热能,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不会在温室内产生“二次发酵”。避免了“烧根”、“烧苗”现象。
3.4充分发酵腐熟的畜禽粪便的PH值一般为7-8.呈弱碱性。降低了土壤酸化。
3.5促进植物酶的合成。提高植物吸收营养的能力,促进植物的生长。
3.6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的微生态系统环境。增强抗旱、抗寒、耐涝能力。
4农家肥发酵技术
4.1场地选择。在温室附近选择一处场地,要求:
4.1.1地面较平坦。地势略高周边(既避免汪水又有利于畜禽粪便沥水);
4.1.2面积30平方米以上。宽敞有利于作业;
4.1.3运输物料的机动车出入方便。
4.2原材料准备
4.2.1畜禽粪便类≥10立方米(主料);猪粪、鸡粪、牛粪、羊粪或其他动物粪便均可。
4.2.2草本类/>2立方米(辅料);秧杆、青草、秸秆等;干鲜均可,粉碎最好,寸段亦可。
说明:辅料与主料比例(体积)为20-50%。
4.2.3发酵菌剂1公斤,液体与粉剂均可。要求:
①主要成分: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粪肠球菌等活性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②活性微生物含量/>5亿/克(毫升),活性微生物含量越高,堆体升温速度越快。发酵腐熟时间越短。
③阴凉干燥处保存,避免阳光暴晒。禁止和杀菌剂一起使用。
4.3操作方法
4.3.1当畜禽粪便含水量达到50-60%开始发酵作业。含水量太高、太低均不利于堆体发酵。目测含水量方法:粪便在手中用力抓紧,指缝见水而不流滴含水量即为60%。
4.3.2喷雾器清洗干净。将发酵菌剂于喷雾器中两次稀释备用。
4.3.3堆方。按一层畜禽粪便、一层秧草粉、喷湿一层发酵菌剂堆方。底宽1.5-2.0米,高1.0-1.2米,长度不限,成梯台体。
生物发酵菌剂的配制浓度、用量及其他使用要求。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完毕将各个堆面拍平或摸平,并在堆顶正中央树直插一根量程0-100℃、长度100cm的温度计,温度计感温点于堆体上下表面中间位置。观察堆内温度。
4.3.4一般40-50小时堆温可达到50-60℃,堆温升至65℃时开始翻堆,翻堆的目的是供氧、降温。翻堆后依然按操作“三”重新堆方,继续观察堆体内温度,堆温重新升至65℃时再翻堆。以此类推,直至充分发酵腐熟。
堆体温度不宜超过70℃。超过容易引起“烧包”,造成氮肥流失。
预计充分发酵腐熟时间10-15天。
腐熟标志: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布满白色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