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福柯档案思想的渊源及其当代实践*
2018-08-20徐辛酉
徐辛酉
摘 要:米歇尔·福柯档案思想中,档案成为规训社会开展管理控制活动的常规手段,承载了人类的管理思想。这种理解源自档案形成于人们有意识的检查与描述活动中,目标是指向对相关人和事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米歇尔·福柯档案思想广泛实践于当代人事档案管理及档案鉴定工作中。
关键词:米歇尔·福柯;档案思想;规训
Abstract:In Michel Foucault's archival thought,the archives have become the routine means for disciplined society to carry ou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ctivities, which carry the management thoughts of human beings.This kind of understanding stems from the fact that archives are formed in people's conscious inspection and description activities, aiming at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related people and things. Michel Foucault's archival thought are widely practiced in the management of personnel files and archives appraisal.
Keywords:Michel Foucault;Archival Thought; Discipline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后文简称福柯),法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被认为是一位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在世界范围享有盛誉。人们形容他为“一面时代的文化标杆”。[1]“像明星一样追逐着他,关注着他,谈论着他。”[2]档案学界同样研究了福柯现象,如认为他“像一位挖掘古墓的传统考古学者那样,在积满尘土的档案堆中执着地挖掘着”。[3]也发现了他在《知识考古学》一书中就档案现象有过专门的论述。[4]尽管如此,但由于福柯本人并非档案学家,也非档案工作者,其有关档案现象的思考是从相关概念或分析框架下提出。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其档案思想的渊源展开追溯,甚至对其在当代实践中的影响展开分析。
1 福柯档案思想的规训社会背景
在福柯的理解中,现代社会是一个规训社会,对人及事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是规训社会的突出特征。这其中,规训手段包含各种各样的控制媒介,档案即是其一。作为一类规训手段,福柯认为档案发挥着社会控制的功能。
福柯相关思想最早源于其对犯人管理的观察。如他发现,在过去,对犯人的惩罚是赤裸和残酷的,甚至是展示性和仪式性的,如砍头、鞭笞、游街等。但随着文明的发展,惩罚方式逐渐文明化,“从一种异常规训的方案转变为另一种普遍化监视的方案”。[5]他把这种普遍化的监视方案比喻为如英国人边泌设计的圆形监狱,其构造为:四周是囚室,中心位置是高大的瞭望塔,每个囚室开有两个窗户,一个朝向瞭望塔,另一个向外。这样做的效果是:在逆光条件下,瞭望塔上的观察者可以很容易监视囚犯,而囚犯却看不到瞭望塔上的人。这样的布局结构,就在监视者与被监视者间营造一种不对称关系。认为这样的设计效果,使囚犯即使在没有看守者在场的情况下,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我监视的效果,从而为监狱的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他把这种方法抽象后归纳为:监视、对被监视人的描述、利用描述中形成的档案记录进一步的分类、比较、分析,并据此采取有效的控制行为。
同样,福柯在医院管理中也发现,医院是通过对病人生活及其病情的持续和详细的档案记录来有效掌控病人的情况及整个医院的秩序。以至于他认为类似管理手法不仅在监狱和医院可见,在学校、兵营、救济院、工厂等,甚至所有社会组织,都产生了,从而形成对社会的整体有效掌控,也即形成了对人们生活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控制。[6]相当于说,这种监视和控制方式由过去狭窄的物理监狱式拓展到了现在无处不在的全景敞视模式。就如福柯本人认为的,这种无处不在的档案记录式控制方式,注定将因其成本小、易操作、效果好等优势,传遍整个社会,并在人们的生产、教育、公共生活等领域广泛应用,从而增强社会的整体控制力,也有利于形成社会的稳定和秩序。[7]
在此背景下,福柯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人,无论他们处于什么领域或角落,均处于一种无处不接受监督和管理控制的状态。[8]并且认为这种状态自17、18世纪就开始了。他把这种状况总结为:社会中形成了规训机制,规训社会形成了。[9] 在福柯理解中,这里的“规训”既不表现为一种体制,也不代表一种机构,而是呈现为一种权力作用的方式或途径。其中,“它包括一系列手段、技术、程序、应用层次、目标。它是一种权力‘物理学或权力‘解剖学,一种技术学”。[10] 而规训的实质是对个人及事物的有效权力控制,目标是造就有秩序的社会。
基于上述理解,福柯明确提出,档案就是规训和管理控制的媒介,或者称为规训和控制技术之一。如他在解释权力光学时,认为它是常规性的监控器官。“属于这一系统的有警察组织、档案机构以及全方位环形敞视监督系统。”[11]
总结福柯档案思想的分析框架,可以发现遵循了如下思路:现代社会是一个规训社会,目的在于对人身体及相关事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在规训社会中,规训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档案就是其中一种;档案的规训功能在于通过检查和描述实现对人的身体或相关事物的控制。
由此,福柯档案思想的分析框架呈现如下图示。
2 福柯档案思想的理解维度
具体到档案如何作为规训手段用于社会管理与控制活动,福柯认为主要是通过检查与描述两种渠道,进而实现对人的身体、记忆及相关事物的管理控制。同时也认为,作为规训手段的档案,其效用具有多面性,并非仅仅指向消极意义。
2.1 档案形成于指向管理控制目的的检查活动。福柯认为,检查时通过对个人进行详细记录,并且这些记录作为档案保存后,可作为对相关人进行了解、追踪与有效管理控制的依据。他把这种状况形象地描述为,“它使人们陷入一大批文件中。这些文件俘获了人们,限定了人们”。[12]即通过检查留下的档案材料,实现对人的相关情况的了解,进而实现对他们的管理和控制。如福柯进一步分析后的发现:这种检查中留存的档案材料,可用于對人的特征、发育、能力及其他情况的分析,甚至可据此对不同的人进行比较,或对群体形成总体性的认识。这其间将产生大量可用的知识以引导并有效管理控制相关的人。[13]实质讲的是借助档案,人们在实践中可获得相关知识,而这种知识能有效地引导人们开展管理控制活动。福柯形容这种情况为,“由于检查将层级监视与规范化裁决结合起来,就确保了重大的规训功能”。[14]
2.2 档案产生于适用精确管控的情况描述。就是通过有意识的档案描述,确保对人或事物管理控制上的精确性、有效性与针对性。如福柯在分析18世纪法国巴黎的治安情况时发现,他们借助的手段是“复杂的记录系统”,这些系统对社会中存在的疑点、可能性,以及对相关事物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持续描述。[15]通过这种描述实现了对社会治安的精确跟踪与控制。实质上他也认为,“描述不再是供未来回忆的纪念碑,而是供不备之需的文件。……,描述造就了一种控制手段和一种支配方法”。[16]为此,他进一步的解释是:长期以来,普通人的行为或日常活动是不被纳入描述领域的。过去能被不断地跟踪并被不间断的书写所描述,是一种特权。如封建时代皇帝的日常生活被记录成《起居录》。但现在,随着规训社会的来临,“普通人也进入描述的对象”。而且这种描述,“不再是把人英雄化,而是一种客体化和征服”。实际就是在档案描述中,“通过比较,进行分类,形成范畴,确定平均水准和规范”。[17]进而实现对人了解基础上的管理与控制。
2.3 档案可用于对社会记忆的选择式控制。福柯观察到的档案用于社会管理控制活动时,认为不仅在于对人的身体或事物的外在控制,也可用于对社会记忆的选择式控制。如他在《知识考古学》中就认为档案是在特定时代用特定的话语描述下的产物,是受到权力作用下的产物。“即在一定的时刻,这样的话语能够接收和使用,或者与其相反,排斥、遗忘,或者不予承认这样或那样的形式结构。”[18]即在福柯看来,档案是通过片断、区域和层次呈现出来,也就是在权力作用下,有选择地留存下来的。这种有选择留存下来的档案,目的之一即在于控制社会记忆。正如有学者对福柯这一相关思想所做的分析,“档案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出现,意味着一切过往的历史的重组和改造,特别是意味着历史被纳入到新的秩序中去”。[19]或者认为,“档案以其‘客观呈现的形式,在人们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偷偷地对历史进行人为的改造”。[20]
2.4 档案管理控制功能具有多面性。需要澄清的一点是,福柯理解的规训社会中,档案被视为一类管理控制的手段,并非仅仅呈现出专制意义上的压制或统治,也非仅体现为一门政治技术,而是同样适用于经济、科学等领域,发挥着科学管理意义上的积极效用。如他在论述经济活动中使用“复式簿记”必要性时,认为留存会计档案可用于防止经济欺诈,认为原因即在于:经济活动中的支出繁杂众多,每一部分稍有漏洞或造假,合计起来也是巨大的资金欺诈,甚至严重的时候,可以造成企业的亏空乃至最后的破产。[21]而解决之道,他认为可通过留存“簿记”档案用于清晰记录资金流动情况,进而形成对相关经济状况的有效掌控。认为这一做法体现了“经济的或技术的合理性”。再如在医疗档案管理中,福柯也认为治疗情况的相关统计资料与病案,可用于对医疗事故的了解与有效管控。[22]
3 福柯档案思想的当代实践
可以认为,福柯的档案思想集中体现在:档案成为规训社会中常规的管理控制手法,具体是通过对人或事物检查和描述中形成的档案材料,用于对人或事物的精确识别基础上的管理控制,以及在特定话语和权力支配下,档案被有选择地记录和留存,以控制社会记忆。这在当代社会实践中仍是一项常规的管理手法,突出表现在人事档案(信用档案)管理及档案鉴定工作中。
3.1 人事档案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人事档案是在人事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专门档案材料,在我国尤指对干部、工人、学生和军人的管理,并沿用至今,“是组织、人事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并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人事材料”。[23]
人事档案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1)员工在干部任免、岗位调配中形成的各类材料;(2)岗位录用或聘用中形成的各类材料;(3)员工出国(境)审批表或登记表,以及在国(境)外表现的鉴定审核材料;(4)员工在各类代表会议中形成的材料;(5)员工工资办理、待遇核算中形成的表格材料;(6)员工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中形成的材料;(7)员工在姓名更改,或工龄或入党入团时间再确认等活动中形成的材料;(8)入团入党相关材料;(9)员工审查相关材料;(10)员工在各类重大表彰奖励活动中形成的材料;(11)涉事人员相关材料;(12)员工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材料;(13) 员工中被确诊为有残疾或工伤致残等级证明的医学证明材料或体检表;(14)相关人员丧事办理中形成的材料;(15)员工在接受各类教育中形成的材料;(16)员工在接受各类教育中的学籍变更材料;(17)员工在接受各类教育中的学年思想品德鉴定表;(18)其他相关可供参考的材料。
不难发现,人事档案是对人的相关情况的描述与记录,从工作、生活到学习,从出生到死亡,基本涵盖了一个人各方面的情况,如一个人的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受惩处或奖励,以及其他被认为可能有“参考保存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既用于对人考察时的参考,实际也用于对人的社会管理控制,类似福柯上述提及的“它使人们陷入一大批文件中”。其控制功效包括:了解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及其他情况,用于需要时的管理,如了解其住址及其亲属关系,用于线索的追踪;人事材料中的不良记录将可能直接阻断一个人提拔、升迁或晋级的线路,从反面警醒与引导其他人的行为;人事记录直接用于人事关系的确立,通过“卡档案”影响人才的流动(目前受到较多批评);人事档案直接给人员定性,从而控制其活动空间,如对有违法犯罪仍在考察期内的人,将据此重点监控其活动,等等。所以,金波在分析人事档案制度的社会功能后指出,“人事档案的信息存贮功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在为社会控制服务的”。[24]
目前,人事档案制度在我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中广泛实行。类似现象还包括信用档案,是指围绕信用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建立的记录和反映其在社会信用活动中产生的有关信誉和行为规范状况,具有特定查考利用价值的原始记录。如在美国,可通过个人的社会保障号了解其信用情况,如了解公民个人在履历、考核、晋升、培训、社会保险、受奖惩、医疗保险交付等方面的信用情况。[25]这些信息直接影响是否聘用一个人或如何使用一个人,是一项社会控制制度。再如英国税务局(the Inland Revenue),其建立了庞大的详细记录每一个社会成员经济状况的档案,用于考察一个人的信用状况。这些信息直接用于是否對某人或某组织继续贷款、发放许可证、准予交易的核准。[26]信用档案目前成为许多国家用于控制社会信用关系、维护社会信用秩序的有效工具。
3.2 档案职能鉴定实现对社会记忆的有选择留存。如前所述,福柯理解中的档案,受“话语”与“权力”的介入,是有选择留存下来的,发挥着社会记忆控制的功效。具体表现是:留存下来的档案将用于未来的参考与记忆,而未留存或销毁的档案将失去相应的记录。这其中,档案鉴定就决定着我们留下什么记忆,在多长时期内留存,以及失去什么记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受档案职能鉴定论的影响。
档案职能鉴定论是卡林斯基1934年在其论文《文件的选择》中首次提出,认为文件的价值及其保管期限应由文件形成机关在政府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性决定。[27]也即说,机关在政府级别中的地位越高,其生成的文件材料档案价值也就越大,留存下来作为社会记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级别低甚至没有级别的机关生成的文件,其可能不被作为档案保存,或仅作为定期保管的档案,在一段时间后仍需销毁。如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指出:省级以上,包括省级,档案馆接收的档案是永久保存的。而省级以下,不包括省级,档案馆接收的档案,其保管期限分永久和30年以上(包括30年)两类,并具体划分了档案移交的范围。这些规定代表的是国家意志,由政府机构或其代理机关具体执行,它们决定哪些档案可以留存,留存多长时间,哪些档案不需留存。
档案鉴定以文件形成机构在政府级别中的高低权衡其价值大小,并决定留存与否,以及留存多长时间,体现一个国家话语和权力在社会档案记忆控制中的重要影响。以至于在这样的环境下,赵跃飞发现档案中“几乎看不到社会低层(底层)民众的真实生存状态和精神历程”。[28]冯惠玲也发现,“各国档案馆保存的年代久远的档案中很少有统治者之外的记录,我国档案馆藏也不例外”。[29]导致的后果可能是,社会记忆因档案留存的不完整而不完整。
尽管目前有些国家已认识到上述的不足,如我国提出“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但不可否认,档案职能鉴定已对并将继续对档案社会记忆的控制产生深远影响。
4 结语
社会秩序的维持需要防范风险,并减少不确定性。为此,人们通过采取各类控制手段,以保证事物在预定轨道上运行。在福柯看来,档案就是人们选择用来防范风险与减少不确定性的一种管理工具,行使着社会控制的功效,特别是在规训社会,档案的社会控制功能代表的是权力的控制意愿与影响,即福柯理解的“监控是权力的媒介”。[30]但由于对“社会控制”一词的敏感度,人们往往片面理解其消极意义,事实是它也呈现积极影响。就如福柯本人所言,“成为自由主义者,这不是成为像‘曼彻斯特人,根据自己喜好任由汽车四处行驶,从而不断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31]在看到档案社会控制功能具有钳制意义的一面外,也应看到其积极与必要的一面,类似如福柯观察到的档案在防范经济欺诈与事故防止方面的积极效用。
参考文献:
[1]郭志刚.向福柯致敬[J].西北美术,2007(4):28.
[2]钟红艳.福柯《规训与惩罚》的理论基础与终极关怀[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4):89.
[3]张俊录.李银河论述福柯是档案学者[J].档案学研究,2002(2):55.
[4]洪佳惠.知识考古视域下的档案——从“双套制”问题谈起[J].档案学通讯,2015(2):35.
[5][6][7][9][10][11][12][13][14][15][16][17][18][21][22]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店,2003:235,159,233,235,241-242,227,213,214,216,240,215,213,142,198,213.
[8][19][20]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44,264,264.
[23]王英玮.专门档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5.
[24]金波.人事档案制度的社会功能[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173.
[25]郑美虹.美国人事档案的管理及启示[J].2005(6):28.
[26]弗兰克·韦伯斯特.信息社会理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85.
[27]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 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74.
[28]赵跃飞.未见平民史[J].中国档案,1999(1):28.
[29]冯惠玲.家庭建档的双向意义[J].档案学研究,2007(5):8.
[30]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82.
[31]米歇尔·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