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番古城
——松潘

2018-08-20樊玲玲兰传青

益寿宝典 2018年1期
关键词:松潘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文/樊玲玲 兰传青

说起松潘,凡从四川走G213去九寨沟的朋友肯定知道此地,一个不大的县城。记得20多年前去牟尼沟、九寨沟和黄龙景区时路过,还以为是个小镇,因此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近年又去牟尼沟、九寨沟时在松潘留宿方才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松潘与文成公主

大家肯定知道文成公主,就是大唐与藏王松赞干布和亲时嫁给藏王的文成公主。这个文成公主是大唐皇帝的亲闺女吗?非也,那么文成公主是谁?这与松潘有何干系?请容笔者后述。

文成公主,原名李雪雁,祖籍山东济宁(任城),其父为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战功被封为任城王,他的女儿李雪雁就生在任城,因此文成公主是唐太宗亲戚(堂兄弟)的女儿。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自嫁藏王(吐蕃王)松赞干布后,又有了一个藏族名字叫甲木萨汉公主(吐蕃对文成公主尊称甲木萨)。文成公主嫁藏王西去的路线是传统的丝绸之路,从陕西开始穿甘肃、青海,向南走玉树进藏,再走川藏北线至那曲后进拉萨。并没有经过松潘,松潘与文成公主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关系,然而松潘与文成公主却大有关系。

话说唐朝时,吐蕃王松赞干布派使者前往长安求婚。使者路过松州(现松潘)时,被州官扣押,松赞干布大怒,亲率大兵20万入侵,唐都督韩咸战败,于是唐太宗命吏部尚书统军抵达松州,经川主寺一役,唐军大胜。松赞干布兵败返藏后又遣使臣送黄金以求通婚和好,唐太宗方晓以大义,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因此尽管文成公主西嫁从未经过松州,但嫁前的这段历史却非常重要。

松州古城

松州古城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松潘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东部。自古以来该地即为川、甘、青三省商贸集散地,有“川西北重镇”“边陲重镇”“战略要冲”之美称。目前又是连接九寨沟、黄龙、红原大草原等重要景区的枢纽。古城也素有“高原古城”之称,而且还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进入松潘县,便可以看到松州古城的风貌,也可见到当年历史的痕迹。这里青色的城墙围绕着古城,城内房屋尽管低矮,但小巷却众多。东、西、南、北四条主街的街道宽大,而小巷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主街两旁。城内年代久远的古桥,桥下流水潺潺的小河,河边的茶楼,以及远处高大城门上的城楼和城门外的苍山,再配上蔚蓝的天空和白云,都给人一种古今、上下、左右、内外极为平衡的感觉。

松州城门城墙高大而古老,保存也相当完好。据《松潘县志》记载,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平羌将军在平定叛军后,挥师北进,进驻松州并上书朱元璋,建议在松州设置军卫。松州设卫时,在西缘山麓,东傍江岸以长50厘米、宽25厘米、厚12.5厘米的古墙砖和用糯米、石灰、桐油熬制的黏合剂,历时5年砌成十多米高,6200多米长的一段城墙,可见工程之艰巨。至今在松潘的“窑沟”、“窑坝”山上,尚遗留有为筑城烧制青砖而造的古窖遗迹。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年),将西部城墙由山麓筑到山巅。嘉靖五年(1526年)又增修外城一千余米,使松州城初具规模。

松州古城有七个门:东曰“觐阳”、南叫“延熏”、西号“威远”、北作“镇羌”,西南山麓者称“小西门”,外城两门,东西向称“临江”、南北向称“阜清”。各城门以大块平行六面之条石拱圈,使顶部呈半圆形,门基大石上有各种雕刻图案,别具匠心,耐人寻味。临江门旁石壁上,还镌刻着崇祯十六年(1644年)关于减免苛赋的布告。松潘之称呼源于明朝,由松州卫和潘州卫合并而来,该称呼一直延续至今。

登上城墙,城内外美丽景色尽收眼底。松潘城内,小桥流水,景观独特,一条湍急而清澈的河从松州古城的东端穿过环城路向西流,在经过中央大街后,转往南流,从南城门左侧流出松州古城,使得整个松州古城活泼而生动。古城内居住着藏、羌、回、汉各族儿女,他们独特、悠久而浓郁的民族风情随处可见。在各具特色的“逸情广场”“松州广场”上听一曲藏歌,跳一曲锅庄,便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这浓郁的民族风情。在历史悠久的筹边楼城隍庙、大悲寺、清真寺,都能听到诉说松州古城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各种故事。夜晚来临华灯初上之时,当你漫步在城门内外,松州古城的另一番美景会展现在你面前,五颜六色的彩灯将整个城门和古街打扮的愈加美丽。此时你可以在城内的古街上信步,也可以在古街两边寻找极具民族特色的心仪礼品或食品。

猜你喜欢

松潘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虚实相通:从松赞干布的“賨王”封号看中国古代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松潘花椒产业的良性发展
松潘茶马古道在当今视域下的历史意义
布达拉宫是为文成公主而建的吗
西北民族大学原创歌剧《文成公主》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
松赞干布
对松潘县旅游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
松赞干布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