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起点的音乐学术聚议
——评“2018丝绸之路音乐节”
2018-08-20王安潮
文/王安潮
五月的鲜花美艳灿烂,五月的“丝路”繁音促节,来自美国、意大利、叙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地的音乐家们齐聚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今天的西安,共同探讨“一带一路”背景的世界音乐新发展,新融合。
本届音乐节是西安音乐学院“一带一路”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成立以来的又一次学术集会,去年十月的学术盛举还在人们品评中,现在的活动又将掀起观潮。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有2场音乐会,6个工作坊,10余场公开排练,活动密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给西安音乐学院及各地来的音乐学子以开放的教学、研讨机会,让人们感受到新的时代背景下的音乐文化荟萃与交融,文化大发展背景下的快捷与慎思。在此次音乐节之前,还有“第三届丝绸之路音乐学院院(校)长论坛”,这是继第一届的上海、第二届的哈萨克斯坦国立艺术大学之后的又一次发展探讨大会,是“丝绸之路”沿线音乐教育发展的又一次学术聚议,来自塔吉克斯坦歌剧舞剧大学、巴基斯坦拉合尔国立艺术学院、伊斯坦布尔国立音乐学院、保加利亚索菲亚音乐学院、蒙古国立艺术大学音乐学院、丹麦奥胡斯皇家音乐学院、吉尔吉斯国家音乐学院、乌兹别克斯坦国立音乐学院、匈牙利佩奇大学音乐学院、丹麦皇家音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开启
本届音乐节一个令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就是可以在此学到很多技艺,其形式既包括一对一的大师课、工作坊,还有公开排练。音乐节开始的前两天三场公开排练课主要是针对开幕音乐会展开的,其中既有对不同国家民族乐器的认知,也有对音乐融合背景下的技艺差异,如两种不同地区都塔尔弹拨乐器就吸引了学习者的兴趣,而手鼓中的复杂多变节奏与音色更是让大家眼前一亮,这些认知在既往的课堂教学或艺术实践较为少见。后四天的公开排练课主要围绕闭幕音乐会展开的,涉及到大小不同编制的乐队,如何合作?即兴的、规制的形式,它们的灵活多变形式和内容从极具吸引力。
工作坊是音乐节中的常设形式,此次的六场工作坊角度不同,形式上也差异很大,如第一场的即兴演奏就是针对现行音乐学院教学的极大补充;第二场的都塔尔演奏艺术也是现行音乐学院专业设置中较为缺少的;第三场的意大利手鼓演奏技艺是较为少见,因安德列·匹克西尼的技艺卓伦而让学习者重新认识其魅力,为开幕音乐会增加了期待;第四场的传统音乐即兴演奏为现在学生们注重严格谱面表达作了有益补充,尤其是对演奏中个性融入的训练具有参考价值;第五场的唢呐演奏工作坊来自于世界级的大师郭雅志,他将唢呐、管子、萨克斯等多种中外管乐的技术灵活运用,尤其是在《丝绸之路幻想曲》中的多变音色把握,令其在闭幕音乐会中的亮相增加了吸引力;第六场的印度鼓演奏工作坊又是因桑迪斯·达斯这位世界级塔布拉鼓演奏家而惹人注目,桑迪斯在学院派与民间派的技艺中游刃有余的诠释能力,让大家全新认识了印度鼓演奏的特色。这些工作坊所涉及的乐器多数较为少见,新奇感自然较多。即使是唢呐、琵琶之类的常见乐器,也是少见新奇的融合性技法,这是吴蛮、郭雅志等演奏家在长期游学海外中所做的学术探索心得,尤其演奏形式与音色的诠释之法值得当下的国内学子所借鉴。
开放教学模式是当前专业音乐学院既定轨迹教学的重要补充,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基础扎实之上的个性融入,尤其是将不同艺术家的智慧进行融会;也有助于打开狭隘的门户之见,尤其是当前学科、学派分支越来越精细的境况下,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拓宽视野看世界,而其中善于融入的灵活多变的知识与技能,更符合于居于思想活跃的学习阶段的需要。
音乐剧中的音乐会不仅体现了组创者的艺术旨趣,也可管窥艺术节的层次水平,因此,音乐节的重头戏还是在开闭幕式音乐会上,因此,本文拟将对其集中评析。
二、世界音乐荟萃多的开幕音乐会
开幕音乐会是西安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世界著名琵琶演奏家吴蛮与她的长期合作的6位朋友带来的《边疆:吴蛮与丝路音乐大师们》。这七位丝路音乐大师在学院艺术中心音乐厅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丝路音乐巡礼,14首(包括加演的1首)丝路题材的音乐包罗万象,奇幻瑰丽,充盈异域风情。曲中既有中国五声性音调的《茶园》,有七声性风格的《伊犁民歌》、维吾尔族民歌《送你一只玫瑰花》、维吾尔族古曲《木卡姆》,还有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意大利等地的民间音乐,这些改编曲既保留了民间音乐的既有美韵,也融入了世界语汇的审美。吴蛮和她的伙伴们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丝路音乐中西游走式的观赏。尤其是他们在其中融入的现代音乐审美,使得丝路音乐焕发出新的光彩,引得观众不断喝彩,这也是他们行走于世界舞台不断受欢迎之表现。大师们将丝路音乐的各种形态以或民间手法的即兴或学院传统的重奏而娓娓道来。
音乐会从塞瑞基丁·居瑞夫改编的塔吉克斯坦民间音乐《玛斯奇(Mashqi)》开场,后演奏了由吴蛮改编的哈萨克民间音乐《哈萨克之歌》,新疆音乐家赛努拜尔·吐尔逊与阿地力·阿不力孜弹唱的两首《伊犁民歌》,巴塞尔·拉吉布创作的《真挚》蕴涵禅意音韵。至此,可视为音乐会的第一板块,是丝路音乐中西贯通的呈示部。
从帕米尔高原的另一端的塔吉克斯坦民间音乐《欢乐的帕米尔》开始,欢快热烈的曲风使得音乐会情致一转,音乐会进入了更为色彩绚烂的第二板块。其中费拉斯·查尔斯丹创作的卡农独奏曲,将这件阿拉伯地区古老而又变化多样的乐器特点进行了全面展示。塔吉克民间乐曲《Qustor》以中外两种风格的弹拨乐器演奏所展现的丝路音乐融合,魅力令人颇感新奇。作为吐尔逊家族音乐世家的知名音乐家赛努拜尔与其伙伴带来的《木卡姆》片段,让观众在古典与现代、民间与城市之间穿越、流连。
从吴蛮自创自演的《茶园》开始,音乐进入到个性化、风格性较强的板块。也许是居于杭州茶乡的缘故,吴蛮的《茶园》馥郁江南茶叶的清香,五声性音调柔婉、细腻,在打击乐和弹拨乐轻柔的伴奏衬托下,让观众享受清雅、松弛与惬意。紧接着进入的音乐“性情”大变,安德列·匹克西尼用他的演奏技术带来了手鼓的《即兴曲》,他的单面手鼓演奏既有意大利坦布雷洛的特点,也吸收了中东、北非、中亚等地民间音乐的技巧,多变的节奏和丰富的音色,展现了他细腻的手法和娴熟的技艺,展现了丝路节奏的多元丰富。巴塞尔演奏的吉普赛风格的都都管-萨克斯管演奏深情悠远,将丝路上的亚欧风情进行了内省式表达,与前述形成对比。
从巴塞尔的《亚洲》开始,音乐会进入第四板块。融合多元的音乐手法于一体,将丝路沿线的亚洲音乐进行了逐一诠释,音乐由弱渐强,由小渐大,也预示着丝路音乐逐渐受到重视的当下文化趋势。最后的《送你一枝玫瑰花》在现代语意上的都塔尔上被首先呈现,它时而以吟揉的歌腔,时而以热烈的节奏,时而以温婉的内秀,时而以饱满热情,展现了吴蛮团队在改编中赋予原民歌以多维的艺术空间,也展现了音乐的时代发展之态,它的多元风格融会、多样音乐情态发展、多种情趣交融,正是丝路音乐文化开放包容的艺术风采之表现。
此次音乐会以音乐带领观众游览丝路沿线风情,以文化架起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将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世界语汇的表达,是吴蛮开创的新型音乐表达的国际化形态。它是我院基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语境而展开的音乐发展姿态,尤其是深入音乐本体内涵,既眷顾民间音乐,有放眼世界舞台,将开放、兼容的丝路文化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之显现。
在“一带一路”文化理念下,如何挖掘资源,融合资源,发展当代音乐及教育,是丝路沿线院校面临的机遇与选择,从此次音乐会来看,西安音乐学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亲民、落地式的思考。一是搭建文化统构的宏篇,集合诸家学力,展现自我特色;二是探索切实可行的项目,在求同存异的框架内,从具体问题的项目主抓而寻得突破口,使得此次音乐会彰显出鲜明的特色。
纵观音乐会,它有以下特点可资一谈:一是艺术性与普及性的兼顾,吴蛮团队的音乐深邃,从中外音乐文化的深蕴予以挖掘,展现出精微细致的艺术思考,尤其是为世界范围内观众所能接受的表现形式,独奏为基础的民间性合奏手法的运用,为音乐会的艺术性精深探索和大众的可感知审美协调发展,其技术既能直接激发观众热情,其作品又能耐得住品玩,符合于当下“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路线;二是多元性与民间性的融会,音乐家中欧亚诸国皆有,他们多处于名校或望族,是其家乡音乐最好的诠释者之一,又能运用现代音乐表现方式进行新颖内容的融会,从而使其音乐眷顾多方,民间的曲调或节奏要素在其中得以游刃有余地衍展,现代审美或情趣在其中得以恰如其分地表达;三是技术性与观赏性的呈现,七位艺术家都在自己的技术领域做到了最好,他们的配合也能默契心领,吴蛮作为领奏者和主导者,将14首作品以跌宕起伏、张弛相间的次序、逻辑而予以展现,同时,他们的配合娴熟,演奏时的松弛、悠然的神态感染了观众,而隐含于演奏之中的繁复技术也随之成为情感表达的辅助,而非技术的炫耀的外显,这是符合于丝路与民间音乐诠释的观赏性之需的形态,也是其技术性更为高级之表现。
音乐会中所展现的民间性技术与学院派手法给观众带来深刻印象,这是几位大师均有着“两栖”的学习之旅,这使其在两个领域做到了协调发展,其演奏也使民间与学院、中国与西域共鉴同辉,全面展现了我院在“一带一路”语境下音乐教育发展的理念与路线。丝路在无限延展,音乐也将承续发展。
三、精诚合作乐事多的闭幕音乐会
题名为“有朋自远方来”的闭幕音乐会自然有着特殊的寓意,中西贯通融合的文化是“丝绸之路”沿线的音乐家自古以来携手共建的目的,在当下“一带一路”语境中,音乐融合的乐教需要新格局,中外技艺的切磋需要精诚合作,这是此次音乐节的理想。为期一周的西安音乐学院首届丝绸之路音乐节已在大家的心中形成了这样的意识,在“有朋自远方来”为题的音乐会中落下帷幕则是具有高远的意味。来自“丝绸之路”沿线的音乐家们以饱满的热情合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大聚会(party),这里没有主客之分的拘谨,只有音乐技艺切磋的快意。
音乐会从浓墨重彩的《西北组曲》之四“石板腰鼓”开场,华裔著名作曲家谭盾1986年的这部划时代意义民族管弦乐中所展现的“安塞腰鼓”素材,正是陕西重要的民间乐种,我院民乐团以其朝气蓬勃的面貌带给现场观众夏风迎面的爽朗豪迈情绪。谭盾对“安塞腰鼓”这一“丝路”起点的音乐显然是情有独钟的,在其电影《卧虎藏龙》(2000年)、歌剧《秦始皇》(2006年)及《鼓诗》(1983年)等作品中都有素材运用,《西北组曲》也是“安塞腰鼓”传向世界的一个窗口。音乐会最为有意思的是有两部即兴曲,一部作品是我院特聘教授、著名琵琶演奏家吴蛮与伙伴印度塔布拉鼓演奏家桑迪普·达斯、意大利手鼓演奏家安德烈·匹克西尼、美感手鼓演奏家一起完成的,吴蛮首先在琵琶上奏出一个五声性短小的音乐动机,并根据自己的现场感触做了发展,随后由三位打击乐演奏家以其特色进行“接力”,就像“丝路”音乐文化的传递、交流那样,和谐融洽,一脉衍传。另一部作品是三位打击乐演奏家与我院四年级本科生林彦宇、孙悦共同完成创演的,学生们在世界级大师的艺术感染下仿佛升华了其技艺,惹得吴蛮赞叹其技艺之高,必将有乐团向其抛来橄榄枝。
音乐会另一类选曲是学术性较强的室内乐作品,叶小纲的《光明行》是一部2016年才首演的较新的作品,是作曲家受约于江苏“刘天华与阿炳音乐基金会”而创作,虽然是与刘天华作品同名,但曲中并无原曲的任何素材,是叶小纲为表达对刘先生的敬仰与追念而做的全新创作,我院二胡教师王寒在演奏中吸收了刘天华二胡音乐中的书卷气,运弓舒展顺畅,力度变化细腻,展现了作曲家叶小纲所意欲表现的刘氏胡琴乐的遗风。《枫溪情》是华裔加拿大的作曲家何启荣之作,展现了加拿大的物态标识“枫溪”与华夏文化“诗歌”的融合,这部作品是吴蛮极力推荐的、最能体现“丝路”文化精神之作,我院刘宝玲的朗诵、钟怡的小提琴演奏、史小亚的钢琴演奏好似复调的三个声部各自成线,但有相互应和,将中国诗歌的韵致与西方音乐的色彩变化处理得相得益彰,雅致唯美。伊朗作曲家凯汗·卡霍尔创作的弦乐五重奏《万里马奔腾》是吴蛮团队“丝路乐团”的保留曲目,表现了“丝路”上的善骑民族伊朗在音乐上对西方重奏音乐手法的表达,我院“西安四重奏”的田晖、杜鹃、郭红豆、冯琦越、杨夏技艺娴熟,在“丝路”背景下,进而对东西融合之乐进行了热情洋溢地诠释。
音乐会最后在西安音乐学院老院长赵季平教授的《丝绸之路幻想曲》声中热烈地结束。正如独奏者郭雅志所言,是“丝路”音乐的缘分让他能得到赵季平的惠泽,更感受到“丝路”音乐文化的厚重悠远,在这部作品走向世界的之时,他也得其贵人之气而将中国吹管乐推向了世界舞台,就像吴蛮对琵琶艺术的推动那样。
音乐会给人的印象有:一是主题鲜明,“丝路”起点演奏中外融合之乐,“丝路”音乐将全世界的音乐家们聚拢在了“丝路”起点;二是技艺精湛,吴蛮等国际大师的加盟也激发了我院师生技艺的精进,我院师生在保留曲目的演绎上再获新知;三是风格多样,陕西民间题材音乐与世界各国音乐同辉共鉴,展现的不仅是世界音乐的色彩,还是“丝路”文化背景下的风格多元融会。
音乐节已成过去,它首开新的教研形式,将民间音乐尤其是“丝路”沿线各国的传统音乐纳入到当前学院派之中而等同视之,甚至拔高品级,是当前专业音乐学院教学的新尝试。挖掘传统音乐文化,包容外来民族艺术,搭建新的专业音乐教育新格局,使得本届“丝绸之路音乐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丝路”由古至今,由近致远,我们期待下一次的音乐节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