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型嘧菌酯产品对水稻稻瘟病防效比较研究

2018-08-20陈立萍聂东兴袁善奎李富根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嘧菌离体剂型

陈立萍,杨 峻,聂东兴,袁善奎,李富根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北京 100125)

水稻稻瘟病(Rice blast)是危害水稻生产的最重要病害之一,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能发生,引起苗瘟、叶瘟、穗颈瘟和节瘟,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1]。防治稻瘟病的传统药剂如三环唑、稻瘟灵、异稻瘟净等近年来抗性产生情况较为普遍[2-3],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类型杀菌剂,以延缓抗性的产生,同时保证药剂的防治效果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目前最热门的一类杀菌剂,其全球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占全球杀菌剂总市场的21.2%[4]。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农药公司在我国取得该农药的登记,这些产品剂型不同,防治对象迥异,不同厂商推荐使用的剂量悬殊较大,显得比较混乱。其中嘧菌酯在稻瘟病上正式登记的厂家有29家,剂型有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水分散性粒剂、微乳剂等,不同登记产品的推荐使用剂量差别非常大,在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最高剂量与最低剂量之间相差近8倍。

为了验证不同嘧菌酯产品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以明确不同剂型、相同剂型不同企业产品的防效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厂家的产品,从离体抑菌活性、盆栽小苗和田间药效等方面开展比较研究,以期评价剂型及加工工艺对嘧菌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的影响,为科学用药和农药登记管理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共包括6个嘧菌酯制剂产品(表1),其中悬浮剂3个,可湿性粉剂、微囊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各1个。

表1 嘧菌酯试验药剂基本信息

另设对照药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序号:G),由江苏省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使用剂量300 g a.i./hm2;清水空白对照(序号:H)。

1.2 供试病原菌 稻瘟病菌菌株(Magnaporthegrisea), 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提供。

1.3 离体试验

1.3.1 菌丝培养 将稻瘟病菌接种到PSA培养平板上,置于生化培养箱中,28℃条件下培养7~10d备用。

1.3.2 含药平板的制备 在无菌条件下,吸取药液加入融化的PSA培养基中,制成终浓度为5、2.5、1.25、0.63和0.31μg/mL的含药平板;为防止病菌旁路呼吸而影响结果,培养基中同时加入100μg/mL水杨肟酸。同时设置不含药平板(含同浓度溶剂和水杨肟酸)作空白对照,每处理重复3次。

1.3.3 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用打孔器打出直径5mm的菌碟,接种到含药平板上,每皿在中央接种3个菌碟,置于28℃的生化培养箱中培养10d。

1.3.4 结果调查与计算 以十字交叉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平均值,再减去接种菌碟直径,得出菌落增长直径,然后计算菌落生长抑制率(%)=100×(对照菌落增长直径-处理菌落增长直径)/对照菌落增长直径。

将浓度转化为对数,抑制率转化为几率值,利用DPS分析软件,求出毒力回归曲线方程及EC50、EC90。

1.4 盆栽试验

1.4.1 孢子培养 将菌丝块接种到大麦培养基上,28℃条件下培养15d,待菌丝长满后倒出,平摊在湿布上保湿培养,待长出孢子后用灭菌水冲洗下孢子,配成1.0×105孢子/mL悬浮液用于接种。

1.4.2 水稻秧苗准备 供试品种为原丰早,种于Φ15cm盆钵中,每盆种25粒种子,适量施用氮肥,于4叶期进行试验。

1.4.3 接种 用喷雾塔每盆秧苗喷孢子液20mL,盖塑料薄膜保湿并遮阴,以利孢子侵入和发病。

1.4.4 施药 每种药剂设50、25、12.5、6.25、3.1μg/mL等5个浓度梯度和清水对照(CK)。于接种后24h用小型手捏式喷雾器每盆喷20 mL药液。适当遮阴增湿,确保发病。

1.4.5 结果调查与计算 按GB/T17980.19-2000调查和计算防效,EC50、EC90的计算方法同离体试验。

1.5 大田试验

1.5.1 试验条件 大田试验在安徽省义安区天门镇进行,前茬为冬闲田,土壤为水稻土,土壤有机质为1.3%,供试水稻品种为皖稻153,感稻瘟病。6月4日直播,播种量30kg/hm2。土壤肥力中等,基肥施碳酸氢氨600kg/hm2、过磷酸钙300kg/hm2。分蘖肥和穗肥各追施尿素75kg/hm2。试验田常规管理,水稻长势均匀。

1.5.2 试验设计 所有嘧菌酯产品均设3个剂量(75、150、300 g a.i./hm2);三环唑设1个剂量(300 g a.i./h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

1.5.3 施药时期和方法 破口前5~7d(8月21日)和抽穗期(8月30日)各1次。用Jacto PJ-16型手动喷雾器(喷孔直径1.0mm,工作压力0.4~0.5MPa)进行喷雾施药;由低剂量处理向高剂量处理逐个进行细雾均匀喷洒,用液量450 kg/hm2,不同药剂处理间施药前均用清水洗涤喷雾器;空白对照区喷等量清水。

1.5.4 结果调查与计算 按GB/T17980.19-2000规定的标准进行调查和防效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离体试验 离体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嘧菌酯产品对稻瘟病菌的离体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如表2所示,25%嘧菌酯悬浮剂(产品A)和250 g/L嘧菌酯悬浮剂(产品E)对稻瘟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最低,分别为0.54和0.57 μg/mL,35%嘧菌酯悬浮剂(产品C)的抑制效果较差,对稻瘟病菌的EC50为1.45 μg/mL,是产品A的2.7倍。各药剂对稻瘟病菌的EC90与EC50趋势一致,也是产品A、E最好,产品C效果较差。

表2 不同嘧菌酯产品对稻瘟病菌的离体抑制作用

2.2 苗瘟盆栽试验 不同嘧菌酯产品对苗瘟的防治效果与离体抑菌活性一致。产品A和产品E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5.54和6.79μg/mL,产品B、D、F的效果次之,产品C的效果最差,EC50为10.26μg/mL,是A的1.9倍。产品A、B、D、E、F的EC90都在30μg/mL左右,而产品C的EC90为42.24μg/mL,比其它5个产品高约0.4倍(表3)。

表3 不同嘧菌酯产品对苗瘟盆栽试验的防治效果

2.3 大田穗瘟试验结果 不同嘧菌酯产品的大田穗瘟防治效果(表4),不同产品的防效均随剂量上升而提高,其中在300g a.i./hm2的使用条件下,产品E的防效最高,为86.83%;产品C最低,为77.17%;其余的4个产品A、B、D、F的防效都在80%~85%之间。在150g a.i./hm2的使用条件下,防效的趋势基本一致,D产品防效最高(74.96%),C产品最低(59.22%),其余的防效都在65%~70%之间。而75g a.i./hm2的使用条件下,所有产品的防效均较差(<50%)。虽然产品A、C、E剂型相同,但防效也存在较大差异。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同施药剂量下,除产品C外,其余嘧菌酯产品的防效均优于对照药剂三环唑;不同嘧菌酯产品之间的活性差异也较大,300g a.i./hm2剂量下防效差异达10%,150g a.i./hm2剂量下防效差异达16%。在大田应用中,用嘧菌酯防治稻瘟要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推荐使用剂量应在150~300g a.i./hm2之间。

表4 不同嘧菌酯产品对大田穗瘟的防治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研究过程中,由于各产品的实际检测含量值与标称含量值相近,因此在试验中均按标称值进行含量计算和分析。

通过离体抑菌、盆栽苗瘟和大田穗瘟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嘧菌酯产品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且相同剂量下大多数嘧菌酯产品的防效优于传统药剂三环唑。25%嘧菌酯悬浮剂(产品A)和250g/L嘧菌酯悬浮剂(产品E)效果最好,4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产品B)、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产品D)和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产品F)效果次之,35%嘧菌酯悬浮剂(产品C)的效果最差,但从各嘧菌酯产品登记的推荐使用剂量来看,产品C的推荐剂量反而最低,产品F的推荐使用剂量最高,因此,各产品推荐剂量差异与实际防效没有相关性。总体上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仅产品A、F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可获得较好的防效,大多数嘧菌酯产品在推荐剂量下很难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由于所有试验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可以排除是因病原菌抗性导致的防效差异,也未观察到剂型的差异与防效的相关性。因此,建议在农药登记管理中应关注不同企业产品活性差异的客观现象,即使是相同有效成分、相同含量、相同剂型的产品,也会因加工工艺、所使用助剂的差异导致田间防效的不同。

猜你喜欢

嘧菌离体剂型
两种剂型龟鹿二仙胶对于腺嘌呤诱导肾阳虚型少弱精子症大鼠的干预作用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对比试验
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扬彩)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分析
元胡止痛口服液对缩宫素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性收缩的影响
不同中药剂型,药效有区别?
25%呋虫胺·嘧菌酯·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18%四氟·嘧菌酯悬乳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灵魂离体
抗感冒药的药学分析与合理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