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罗密欧阳台”说起

2018-08-20赵基

检察风云 2018年15期
关键词:康路租界阳台

文/赵基

罗密欧阳台

徐汇区北部的武康路上、近湖南路口,有一幢一般被认为是西班牙风格的花园建筑(也有说是意大利风格),包含了武康路204至210号连续几个门牌,背向马路一面的大花园,又将212号洋房也置于同一个空间内。建筑为整体三层高、局部两层高结构,有很长一段外墙紧贴路边,墙面呈淡黄色,屋顶材质为红瓦,弧形门和方形窗交相分布。

这幢建筑似乎没有人物入住过,不过看似“低调”的它,仍旧为上海百姓所熟知;许多人,几乎都会被那个位于210号门洞垂直上方二楼处、带着弯曲栏杆的半圆形小阳台所吸引。有一位不知名的漫步者将它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男女主角约会地——朱丽叶家的阳台联系起来,原著中两人一个楼上、一个楼下,互诉衷肠,近世改编的舞台剧和电影中甚至加进了男主角攀爬阳台、直接翻身而入女主角香闺这一桥段……

无巧不成书的是,当时结伴而行的一干人中,有著名作家陈丹燕老师;那次足以激发灵感的漫步后,陈丹燕在她流传甚广的散文作品《上海的风花雪月》里,对“罗密欧阳台”进行了精彩细腻的描述,伴随这部著作的广为流传,武康路这一“新”景观遂渐渐成为“衡山-复兴”风貌保护区最经典的地标之一,吸引了不计其数的老房子爱好者驻足观看、摄影、临摹,乃至脑补一些当年可能发生浪漫故事的画面。据说,前几年有一家公司想要改建210号楼,极有可能危及这个经典阳台,一大批市民还为此拉上陈丹燕一起公开呼吁赶快停工,结果在相关部门干预下,还真让改建者知难而退了。

除了良好的视角和观摩者带有演绎性的介绍推广外,成就这个趣味小阳台极高知名度的因素,笔者以为还有一条,那就是它所坐落的那条老马路——武康路本身的魅力和盛名。

武康路,属于上海境内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之列,已经悄然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1907年它刚刚出现在上海西部一隅时,周边还是一片江南乡村风光;它的初名叫“福开森路”,得名于它的出资建造者、美国人约翰·加尔文·弗格森(旧译“福开森”,1866—1945)。此人原是来华传教士,1897年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将他聘为监院,为公学最初阶段的顺利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福开森路的开辟也是其中之一。这条路最早由善钟马房(约在今常熟路和华山路交界处)直通南洋公学正门不远处,走向呈45度左右的斜角,许多居住在公共租界的公学教授从此去学校上课多了一条捷径,避免了全都挤往人多车多、走向又弯弯曲曲的英徐家汇路(今华山路);福开森路途经之地,在道路初建时尚属于华界,但附近已有法租界越界修筑的若干道路,被法国人划入势力范围其实是早晚之事,故而福开森和南洋公学的辟路举动也是先得到了法租界有关机构的认可和协助的,道路沿线地区的治安管辖权实质上归法租界和华界平摊,路名则是做个顺水人情、借机表彰筑路者的善举。1914年,法租界向西扩展到徐家汇一带,福开森路正式成为界内道路,并在随后开始的市政规划和路网布局中被分为三段:最东北一段走向进行微调,被命名为“巨泼来斯路”(今安福路),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口以南段并入已经存在的“姚主教路”(今天平路),中段仍保留“福开森路”旧名。到了1943年,汪伪政府和法国维希政府谈判“收回”法租界,界内道路一律改为中国地名命名。因汪精卫多次来沪时都曾漫步于福开森路上,非常喜欢此路优雅安静的格调,认为它很像自己常去度假的莫干山下小镇武康,故而直接下命令给伪上海市政府当局,将福开森路改作武康路。之后即便政权又二度易手,因“武康”二字直观上并不含任何政治色彩,所以路名被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眺望武康路

在20世纪最初十年,全部法租界和部分越界筑路区,都已经配备了水电煤供给,有轨电车的开通、私家汽车的推广又加速了现代交通的发展,不久后武康路所在区域成为租界西区(又称“法新租界”),租界管理当局推行的城市化进程就此进一步加快。根据公董局20年代初的设计,今岳阳路一线以西区域,被严格定为建造高档住宅的区域,有别于历史最久的法租界东区那种繁华的商业区形态,相比中区和西区东半部多用途、多风格建筑混搭的形态也是差别显著,这一区域中基本建筑类别以独立式花园洋房和公寓为主——此项规划在30年代末还得到了细化。在这个背景下,武康路的黄金时代也到来了:路畔至今仍保留的那些民国时代大小住宅,绝大部分恰恰都是建于20至40年代之间。

武康路路口的武康大楼

对于武康路这样一条始终限定于中小规模的道路来说,留存下来的历史建筑数量之多、密度之高,相比原法租界内其他几十条同类型道路,还真是有些鹤立鸡群的感觉;而这些建筑中相当部分还与名人的活动足迹紧密联系了起来,更增添了道路的“魅力值”。

与武康路可以挂上钩的名人,最常提及的是两位国民党元老——黄兴和唐绍仪。两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与上海并无交集,却最终都在上海武康路寓所内走到了人生终点:黄兴因在讨袁护国战争中积劳成疾,于1916年10月病逝于福开森路393号私宅,年仅42岁,殊为可惜;相比尚属因病身故的黄兴,唐绍仪则悲惨得多,疏远政治多年之后,于1938年在福开森路18号(今武康路40弄1号)家中被军统特工暗杀,被刺原因非常扑朔迷离,说他想投敌叛国从而遭“锄奸”,其实证据并不充分。除黄、唐两位政治界一线大佬外,宋子文亲信幕僚唐海安(99号)、“CC兄弟”陈果夫(107弄2号)和陈立夫(67号)、国军一级上将顾祝同(107弄3号)、淞沪警备司令李及兰(117弄2号)、著名外交官郭泰祺(376号)等人,也均在福开森路/武康路拥有过房产,当然是否入住过、是否常住,尚待考证;临近黄兴故居的395号,李石曾创办的北平研究院下属两个研究所曾在此办公,该房不远处是20世纪30年代在393号黄兴故居旁盖起的新楼,那里最初坐落着李石曾和张静江、吴稚晖一起创办的“世界社”下属公共机构“世界学校”和“中国国际图书馆”——李、张、吴三人,和蔡元培一起并称“国民党四大元老(四皓)”,皆是蒋介石曾经颇为倚重的政坛前辈导师。

新中国成立后,柯庆施(2号)、潘汉年(99号)、陈同生(106弄8号)、陈丕显(117弄1号1楼)、魏文伯(117弄1号2楼)、曹荻秋(117弄2号1楼)、杨西光(117弄2号2楼)、陈毅(武康路、湖南路拐角处的“湖南别墅”)等人,只要是在上海工作期间,也都长住武康路上。“湖南别墅”中还短暂借住过邓小平一家,上世纪60年代之后贺子珍来沪安享晚年,成为别墅中居住过的最后一位显赫名人。

武康路113号这幢建于1923年的花园洋房,在历经英国商人、丹麦商人、苏联驻沪商务官员等主人之后,在1955年迎来了巴金一家;巴老在其中一直居住到1999年病重住院前夕,经历了“文革”劫难中妻子英年远去的伤痛,也完成了许多诸如《随想录》那样的伟大作品,现在该住宅已在赵丽宏等作家的倡议下,改建为巴金纪念馆,免费向游人开放。

从民国初年直至今日,近一个世纪里上海电影业的中心始终在徐家汇附近,上世纪20至30年代还有部分影业公司在肇嘉浜沿岸设立了片场,故而许多顶级电影明星或编导为了方便前往工作地点,都选择徐汇北部地区的住所居住,武康路自然也是备选之地。早在30年代中期,武康大楼(虽为淮海中路门牌号,但正好处于武康路、淮海中路拐角,与前文“湖南别墅”类似)就入住了老牌明星吴茵、王人美、金焰等人;建国后在相关部门安排下,郑君里、赵丹、黄宗英、秦怡、高博、阳华等一批名角也先后入住;孙道临、王文娟夫妇在婚后一度居住武康路115号密丹公寓,不久也搬入武康大楼成了许多老同行的邻居,他们夫妇堪称名副其实的“武康人”,在这条百年老路上相濡以沫至终身。

此外,史学家顾颉刚(280弄9号),医学泰斗颜福庆(40弄4号),实业家孙多森(1号)、莫觞清与蔡声白翁婿(2号)、刘靖基(99号)、严裕棠(212号,与“罗密欧阳台”为邻),银行巨子周作民(117弄1号)、贝祖贻(378号)等名人,在他们主要工作于上海的人生阶段,都在武康路洋房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点点滴滴。

百年武康路,曾经随着路旁老洋房中名人的远走或凋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边缘化。必须感谢来自同济的建筑学专家沙永杰、伍江为代表的一批热心人,他们在世博会前夕给长期忽视建筑保护和城市风貌开发的武康路注入了新的活力,利用合理的保护、规划、改造和开发手段,打造出一条让漫步者能够在其上跨越时间、品味空间的活力道路,许多老洋房背后的名人故事也渐渐再度清晰、成为新时代人们的谈资。武康路的重新“崛起”,为“衡-复”风貌区的其他道路“复苏”提供了绝佳的借鉴。

猜你喜欢

康路租界阳台
十全街不必成为下一个武康路
武康路和“昨天今天明天”
大康路站建筑方案研究
《阳台上》
1845—1945上海租界百年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
华洋共管新格局的开启(1914-1930)——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华董选举初探
上海租界时期的公共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