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对大学生进行灌输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
2018-08-19兰伟霞
兰伟霞
摘要: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灌输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坚持对其进行灌输教育是一个不容疏忽的问题。探讨增强灌输教育有效性的途径,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灌输教育;途径
1.坚持灌输教育的科学运用
第一,注重灌输教育与时代背景相结合。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灌输教育在新时代下更彰显出其强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大学生进行灌输教育,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灌输。进入21世纪,我们正处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之中。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因此,面临新环境和新时代,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灌输教育工作过程,我们应遵循将灌输教育与当前的时代背景相结合,结合时事,与时俱进。
第二,增强灌输过程的互动性。要尊重学生在接受灌输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重视科学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讲授,由浅入深地进行理论灌输,使新的指导思想坚实地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指导其对现实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
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要把理论放在立足点上,注重解决思想问题,面对现实的教育要以人文本,要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关心、尊重和理解学生,摒弃强制硬灌的做法,运用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主体间双向互动式的灌输模式。加强灌输过程的相互作用,关键是要在教育过程中尽量避免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直接灌输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灌输和教育。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灌输教育网络
一是学校灌输教育。大学阶段的“两课”,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在课程的教学方式上主要是讲授交流讨论式和训练式。这些课程都是以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各大高校的课外课程也在灌输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课外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上的不足。相比于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更加灵活同时使得受教育者减少诸多防备,乐于参与其中,在活动与游戏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另外,从心理学上来说,基于当前课堂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借鉴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注重对灌输教育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于促进受教育者的个人发展和“灌输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家庭灌输教育。家庭在大学生的灌输教育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历史上关于家庭教育的思想延续至今,中国的家庭父母都把绝大多数时间与金钱花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但是,中国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观念直至子女成为大学生,其诸多观点还是存在问题。父母有形无形间给子女灌输一种重功利轻责任的思想,希望子女可以“赚大钱,当大官”;再者是父母一般重管教轻沟通。这些突出的问题值得家庭和社会的反思和关注,良好的家庭氛围无疑对孩子的三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社会灌输教育。社会对大学生的灌输教育主要体现在舆论传媒上,舆论传媒是指国家机关、社会集团等利用各种传播媒体有目的地对人们进行思想、文化、心理、全方位影响的途径和渠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书刊杂志、音像制品大网络等。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舆论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舆论媒体具有广泛性、快速性和隐性的特点,是一种间接的灌输和渗透的方式。“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灌输教育时应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网络灌输教育,巩固和占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1]
对大学生进行灌输教育要高度重视教育的有效连结。家庭的环境对一个孩子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优良的家庭氛围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对学校教育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而不良的家庭氛围,会给孩子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就算再好的学校教育也弥补不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缺失。因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抓住一切有利的因素,发挥灌输的功能,保持灌输教育的持久性和渗透性,让大学生有形无形中在环境中受到影响,提高精神层次方面的发展。
3.开拓现代化、信息化的灌输途径
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媒——互联网,以成为代表性的信息化传媒方式,已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灌输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得到宣传推广,高校应引导大学生群体健康上网,善于运用网络自主学习。有效利用互联网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在人人接触网络,特别是广大大学生群体对互联网日益依赖的今天,我们也要看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对具体情况做出合理有效的分析之后,国家应及时整治不良网站,开辟健康有益的新网站,提高网络宣传的效率和质量,采用各种艺术形式的网络宣传形式,开辟灌输教育新前景。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极化的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各国不同的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也通过互联网在网上相互较量。当前我国的网络使用人数日益增多,规模越来越庞大,但是对于网络的不规范使用其整改力度和效果有待提高。随着新时期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的趋势下,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腐朽思想通过互联网将对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理想信念、民族认同感、道德伦理等方面造成潜移默化的侵蚀,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如果在这样严峻的条件下,我们直接放弃灌输,或是仅仅采用过去的那一套单调的灌输方法进行灌输,大学生极易产生抵触和不良心绪,灌输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根据目前对我国大学生进行灌输教育面临的困难,比如效果不明显和学生的抵触心理较强的艰巨形势等。首先,要创建和完善宣传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针的网站,对广大大学生网民进行积极正面的灌输和教育。网站要采取逻辑清晰、内容丰富,符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教育内容要符合人们的需求并且精益求精,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其次,创建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同时兼具教育意义的软件,目的是丰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水平,正确合理的利用先进的信息工具提高灌输教育的时效性。
4.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环境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
在改革开放不断完善这个大环境之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更加廣阔的空间,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许多新内容、新方法、新载体和新环境。尤其新时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崛起,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时代下要在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环境的同时,克服其带来的弊处,就应该坚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通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三观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加关注国家大事;进行以基本道德规范为重点的公民道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并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坚持以灌输理论为引导,剖析灌输教育的实质,突出求真求实的品格,拓展灌输的渠道,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全面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提供坚强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性: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