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土木施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8-08-18杨玉龙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2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

杨玉龙

摘 要:混凝土材料在工程基础建设中应用的比较广泛,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型材料。其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应用量比较多,可以提高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混凝土在应用的过程中操作技术比较简单,投入的成本也比较低,并且可以提高工程的抗压能力,也可以增加建筑的实际应用年限。施工单位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视,掌握混凝土技术的施工要点,将该项技术合理应用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提高建筑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发展现状

1、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和利用

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和利用是在已建成的一些主要工程建筑物耗资大、安全风险大的前提下产生的,高性能混凝土要求使用寿命要长、强度和质量要高、耐久性能强。同时,混凝土本身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高性能的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要有很好的吸热性能,硬化后收缩变形的概率低。此外,高性能的混凝土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施工性能,搅拌物要有很强的流动性,且不能出现断层。

2、基础性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在目前社会发展中,高层建筑的项目量和大型设施的建设量不断增加,使得使用的混凝土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出现并应用在了土木工程建设中,这种大体积混凝土所占的体积比较大,可以满足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抗压性、抗震性的需求,而且也可以防止外界温度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影响,不容易产生裂缝现象。大体积混凝土在应用的过程中,其技术也有所提升,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要合理选择应用材料,并且掌握好每种材料的配合比,也要将混合材料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可以避免温度过高而产生裂缝的现象。

二、土木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实践

本文以某公寓工程为例进行论述,该工程的底板厚 800mm,混凝土量约 6000m3,工程的浇筑采用分段流水作业的形式进行。针对该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在混凝土的每项施工技术中做到科学有效。

1、施工方案

为了避免混凝土在终凝后产生裂缝的问题,该工程在设计混凝土施工方案时,设计了合理的施工组织,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的 ZY 膨胀剂作为基本材料,并且注重了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自缩性。

2、配制技术

配制高性能的混凝土是土木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而合理的配制技术是配制出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保障。混凝土的配制就是要把水泥、砂石、水、矿物掺和料等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而凝结而成。该工程在配合比的把控上,经过了多次的实验和适配后进行配制。如在对砂含水率的测定上,在使用的砂堆上选取了5个点,每个点各取1公斤的砂石,拌匀后取 500g 作为含水率的测定试样。然后将试样放入炒盘,摊匀后放进烘箱,调高烘箱的温度至 105°后打开鼓风支关,烘烤约一个半小时。最后取出已经烘干好的试样,冷却后用天平测量其质量 m,含水量的计算公式为:含水率=[(500-m)/m]×100%。石的含水率测定与砂一样,整个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砂与石的实际用量而定。

3、搅拌

在进行材料的搅拌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好每种材料的具体用量和投入的顺序,并且要精确掌握混合材料的搅拌时间,材料用量过多过少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实际应用质量,所以每种材料的用量是非常重要的,还要使用专门的机器进行搅拌工作,这样才可以保证材料均匀。在进行第一次搅拌工作时,要对搅拌进行仔细观察,注意砂浆的流失情况。混凝土在搅拌完成后要将其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并且要将搅拌机清理干净,再进行后续混合材料的攪拌工作。每次进行混合材料的搅拌时,都要掌握好每种材料的配比,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浇筑

在进行浇筑前,本工程工作人员已经认真检查模板、钢筋的预埋件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检查模板上的缝隙是否已经完全堵死,清楚模板上的杂质。进行浇筑时,要遵循不间断的持续浇筑原则,在前一层的混凝土开始凝固之前,一定要将下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因地板混凝土的浇筑量较大,铺开面也较大,施工人员按照1:5-6 的坡度斜向推进,推进的层厚度为0.5-0.5m。浇筑完成后,要检查钢筋的表面有无被混凝土污染,混凝土终凝后呈均匀密实状和将整个模板的空间充满后,才是最佳的混凝土浇筑。此外,在泌水处理上,施工人员事先在底板的四周外模上设置了泄水孔,以更好的处理浇筑混凝土中的泌水。

5、振捣

本工程采用 ZX-50 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振动棒的插点要均匀排列,按照浇筑的顺序移动,每次移动的距离要小于或等于振动棒作用半径R的1.5 倍。插入振动棒时,不能与模板、预埋件、钢筋、预埋管等接触或碰撞。使用振动棒进行振捣时,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对每个点的振捣时间要适度,振捣时间的把控根据观察浇筑混凝土的表面变化情况进行判定。当混凝土的表面不在出现气泡、泌出灰浆就可停止振捣。

6、养护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完成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首先要做好温度的测量,要将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温度测量工作要在混凝土测量完成后就会开始进行,通常要进行30天的测量工作。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的养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一层草帘,避免外界因素对混凝土质量造成破坏,另外还需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工作,要保证混凝土表面润湿。混凝土养护人员要将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控制在二十摄氏度以内,避免温度差过高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7、效果

本工程通过采用上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后,混凝土的蜂窝、漏筋、麻面、孔洞、缝隙与夹渣层、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大、浇筑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的平整度偏差大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尤其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工程的安全性能大大增强,施工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结语:土木工程施工中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对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施工章程,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水平,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以此来保障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云霞. 试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 环球市场, 2017(9):280-280.

[2]张培浪. 试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 住宅与房地产, 2015(25).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