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8-08-18徐宪章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2期
关键词:教师应同学教师

徐宪章

国内教学受标准化考试的误区所影响,导致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过于僵化,如何把教材上死的知识教活学活,是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领会的精髓,教师应把自己打造成活教材,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课题深入研究,把创新教学贯穿于教育中,创新型人才是社会需要的,创新性需要从小培养,教学中重中之重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与猜想。老师与学生互动,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现实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做到平等相对。学生在学习中树立发散思维的好习惯,教师应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踊跃发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观点、感受及能力的拓展,给学生以足够的展示自己思维、观点、感受的机会,只有这样放开束缚,才能让学生们学会开动脑筋,寻找不同的思路,从而形成创新,探索的意识。教师在这时需要做的就是鼓励,积极的引导,给同学们更多表现的空间,放手让他们自由发挥,人们的创造力往往是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被激发出来的。

第二需要教师在教学上改革创新。

传统教育常常是老师照着书本自己讲,或者只讲理论,与实际接不上轨,谈不上生动,学生就会枯燥无味,听不进去。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可根据课堂内容情景设定,一堂丰富的课程设置情景很重要,以境入课,形成问题。如同情景剧中台词般自然而然的提出问题,也可由老师引导性的提出或由同学自由提问,进而发散思维,迅速唤醒同学们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可以就这一个话题展开想象,假如你是曹冲,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为什么?有的同学说,为什么不造一杆大秤来称一称?天马行空的猜想,没有固定的答案,没有所谓的谁对谁错,结果并不重要,重要是大家形成这种意识的过程,也许一次两次同学们参与不是很热烈,但当大家对这种氛围这种环境适应后,自然而然就开始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些美妙、生动的问题情境,不仅使课程生动有趣,而且使学生觉得这一切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学生就会身临其境,领会到课文的精粹。让学生体会到这种自我思考,学习,创新的乐趣。

第三需要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平台。

每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欲望,尤其是小学生,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給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机会,比如,多进行实验课、多组织社会调查课、多到大自然走走等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亲身感受中学到知识。教师应多引导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来解释一些科学道理,比如光与影的关系,让大家走在阳光下去感受光,如何形成的影子,用三棱镜为什么反射的光线是七彩的,透过凹凸镜的光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学生在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中学习到了知识,印象深刻,接受轻松。

为了不让学生学死识,做到活学活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学生的大脑不仅仅是一部填充的机器,而是需要激活的脑细胞,让学生的思维有活力,将历史的知识作为基础,从中获得灵感。教师要尽最大可能拓展教学思维,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取新的知识。因此,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课,比如小表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变换角度认识这些人物特点,辨别是非、辨别善恶、辨别美丑,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知识修养和能力水平。

要淡化固有知识的教学,综合利用学科知识,把语文教学、数学教学、自然教学、体育教学等等学科综合起来,把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作为重点的课程,充分为学生提供机会,参与社会活动,一方面增长了知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能力。冲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各学校广泛进行尝试,也取得了好的效果,学生的能力在各领域得到了提升。教师也渐渐地重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学生参加社会的一些活动后,学生学习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实践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第四需要教师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教学方法,言谈,思考思路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自己不再局限于书本,自己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大胆突破,用创新的思想来启迪学生,改变以前用书本教死知识的思想,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教会学如何提问题这门艺术,提出问题代表着学生在思考,当学生提出额问题时不要急于提出解决方法,而是注重把学习过程作为创新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讨论和互相交流,自主构建知识框架,主动探索知识的产生,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获得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第五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生活中各种工具

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难以完成,教师要提前这些作为作业布置下去,让同学们利用其他的课余时间来自学,把零碎的想法进行组合,书面记录下来,在课堂上的鼓励大家踊跃说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最后教师进行一下内容汇总。如《詹天佑》一文,在学习之前大家都不知道詹天佑是谁,也不知道他做了什么,我们鼓励学生去预习课文,并通过不同方式去查阅资料,在学习之前首先了解詹天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身上有什么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现在各个家庭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寻找书籍资料以及网络资料都十分便捷。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充分利用了课余时间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学生学会了利用各种工具包括观察、时间、采访、查阅书籍、历史资料、互联网搜索来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教师应鼓励同学勇于质疑,大胆质疑

不要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正确,因此我们需要克服这种心理,没有谁开始就是正确的,也没有谁是全能的,也许今天你的问题他懂,但也许下一个问题就难住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在别人的引导下完成发展自己,要养成独立思考好习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也会遇到一道题多解的方法,利用不同的知识点,多角度思考问题,就会有不同的收获。社会学老师可结合生活以及全球热点、社会焦点进行教学,不再局限在课本中,让同学如同置身于社会中,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问题,用于质疑,在质疑中寻找答案,发展同学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第七教师对于评价机制进行改革

对于学生,教师应进行多鼓励政策,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进而评价他们的表现,也许在成人的眼中他们的行为是幼稚的,思想是不成熟,但是只要敢提出来的,就要进行鼓励,在他们的行为中寻找闪光点,并及时提出鼓励,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创新的意识。对于知识以及生活中的小事,不要去卡硬性的答案以及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路,想法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他们的创新,不要用那些死规定,死答案去束缚他们,要因材施教,标准也可因人而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艰巨而无期的任务,不仅要有学校教师努力,社会和家庭也要参与,不要打击学生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就没有进步。课程中有许多需要去社会中感知、考察的内容,以小组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去参与一些社会经历,便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并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把知识活学活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每个学生在知识的平台上,充分的发挥各自的潜能,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材。

猜你喜欢

教师应同学教师
最美教师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圆我教师梦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