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议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及其策略

2018-08-18白玲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2期
关键词:必要性现状策略

白玲

摘 要:就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体现了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就业价值观是在个人的职业兴趣、爱好、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不但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就业期望,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及其策略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现状;必要性;策略

1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主要表现为:(1) 求职意向自主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追求个人利益的承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个人价值取向逐渐突出,他们崇尚自我,注重一切以个人发展为中心,积极寻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并且当代大学生有约半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庭的宠爱,个性张扬,唯我独尊。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在就业过程中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国家利益之上,缺乏社会责任感。(2) 价值取向多元化。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表现为大学生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选择时所持的态度。在計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是体现在职业的地位和单位声誉上,就业单位主要是政府机关、国企和科研事业单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使得不同的经济主体从自身利益和需求出发,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现实环境和个人追求,对就业单位,就业地区等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他们一方面受传统就业价值观影响,希望就业单位相对稳定,同时当代大学生对物质的追求也导致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希望富有挑战。他们在处理个人和社会、精神和物质等问题上往往表现出了矛盾心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趋于多元化,传统的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受到挑战。(3)职业评价标准更务实。职业评价标准是就业价值观的核心,它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职业评价标准是以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为依据,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来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目标,所以,他们大多选择社会声望高的政府机关和国企单位。而在当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中选择“福利待遇”、选择“利于个人发展”占绝大多数;另外,对就业地区的选择中,大部分学生仍然选择沿海发达城市,说明当代大学生在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下,追求个人的经济收入,物质利益更为突出,价值观功利化更强。

2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1)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担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任务,掌握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社会大局的稳定,所以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责任意识。当前国际竞争激烈,这个竞争不但包括经济实力的竞争,同时,还包括国内民众的价值观的竞争。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必须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高校扩招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形成了较大冲击。因此应该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2)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转型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大学生在享受物质利益的同时,人生价值观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情愿挤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等就业,也不考虑“西部计划”,导致了结构性失业;诚信缺失,不断离职,浪费了就业机会。为了帮助大学生尽快完成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必须加强就业价值观教育,督促他们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立足现实,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社会需求,力求人职的最好匹配,实现合理化的就业。

3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3.1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高校就应该在学生就业选择时做好引导,让他们能理性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1)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正确面对就业形势,遵守道德法规、脚踏实地,积极应对就业竞争,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完成人职的最好匹配,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2)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当代大学生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爱”为核心价值目标,正确对待收入待遇和职业地位,热爱自己的工作,忠诚于自己的工作,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做到“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在工作团队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努力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3.2积极开展舆论正面导向宣传。正面舆论导向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社会转型阶段,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出现了一些偏离。所以,我们应该积极营造正面的舆论环境,高校应充分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大力弘扬社会主旋律和校园主流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教育,旗帜鲜明地倡导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中的先进典型事迹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风气,使学生在正能量的环境熏陶中逐渐建立积极、健康的就业价值观。

3.3强化高校就业价值观教育指导。具体表现为:(1)高校应该将专业知识教育与就业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时,能了解专业背景、专业前景、社会前沿和社会对专业的需求行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思想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2)高校应该建立全程就业指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应贯穿于大学教学的整个时期,高校应分层次、全方位地进行指导。对于低年级学生主要加强理论知识、就业理念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专业发展趋势,了解自身的特点,确定职业规划;对于高年级学生,引导他们做好就业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宣传就业政策、法规,传授就业技巧,解除学生的就业、心理困惑,帮助他们实时调整就业预期,保持一个健康的就业心态。(3)高校要丰富就业指导内容,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高校要根据就业形势,实时调整就业指导模式,对个性化学生分类指导,增加指导的实时性和针对性。高校要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等媒体,及时向学生发布就业政策和就业招聘信息,请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机构为广大学生开设就业培训讲座,邀请成功人士、杰出校友等担任就业指导顾问,实现企业和高校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在攀升,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使其能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丁其科.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8)

[2]孟晓媛.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与对策分析[J].学理论,2016(6)

[3]林红.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16)

[4]浦彤鑫.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科学,2018(02)

猜你喜欢

必要性现状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