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理解会计核算重要性原则
2018-08-18王跃昕
王跃昕
摘 要:重要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会计核算的很多方面都体现着重要性原则的精神,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主要表现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披露三个方面。
关键词:重要性;会计核算;会计信息
1 会计重要性的含义
重要性原则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个基本概念。在我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必须遵循重要性原则,所谓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
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则可适当简化处理。但对重要性原则的定义并未明确,世界许多国家的会计准则对重要性原则都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重要性的定义是:“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使用者根据会计报表采取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重要性的定义是:“一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指在特定的环境下一个理性的人依赖该信息所作的决策可能因为这一错报或漏报得以变化或修正。”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重要性的定义是:“错报或漏报可能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即为重要性。重要性可能在整个会计报表范围内单个会计报表或会计报表单个项目中加以考虑。”由此可见,各国对重要性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
会计的重要性包含两层含义:
1.会计确认与计量层面上的重要性。如上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对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了明确界定,其中的“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就是重要性原则的具体运用,即如果是重大的,则该项交易在满足其它条件的情况下被认为具有商业实质,应确认损益,否则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2.会计报告层面上的重要性。如关于资产减值的披露,如果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是重大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导致每项重大资产减值损失的原因和当期确认的重大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否则不必按每项资产的减值损失进行披露,只需如准则所述,在附注中披露当期确认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金额的合计数。
2 重要性的判断标准
一般来说,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重要程度的判断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进行:从质的方面来讲,就是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只要发生,就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这样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就是重要的;从量的方面来说,就是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发生的次数如果比较少,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发生的次数如果比较多,达到一定比例时也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这种情况下,也认为其具有重要性。
由于企业各自所处的特定环境的不同,需要会计人员根据自身所处的特定环境,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确定符合特定环境的具体标准。就重要性的数量判定标准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
1.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先确定判断基础。常用的判断基础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会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如果企业净利润接近于零,就不能以净利润作为判断基础;如果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应以资产总额、净资产作为判断基础;如果企业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最好以近几年平均利润作为判断基础。(2)确定固定百分比,与确定的判断基础相乘求出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根据谨慎性原则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应选择最低的重要性水平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事实上,企业会计人员在准备运用重要性原则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会计报表的编制往往尚未完成,会计人员处理时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环境和经营情况变动对上年度同期会计报表做出必要修正或对上月会计报表作出修正来确定重要性水平。
2.账户、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其常用的确定方法有两种:即分配的方法与不分配的方法。采用分配的方法,分配的对象一般是资产负债表,分配的比率可以采用会计报表层的固定比率,也可根据各项目在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程度分别确定分配比率。
3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
3.1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账户设置中的运用
1.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在成本、费用方面的不同账户设置。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两种。主营业务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所以在会计核算中,对主营业务的反映就是重要的会计事项,正是基于此,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专门设置了反映主营业务成本增减变动情况的“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和反映因为主营业务产生的税金及附加情况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主营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被分项反映。然而,对于其他业务,由于其相对次要,所以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只设置了一个“其他业务支出”账户,其他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等费用全部都在这一个账户中记录,没有进行分项反映。
2.“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的设置。当企业购买比较紧俏或者生产周期长、投资比较大的商品时,对方一般会要求企业预付一部分货款俗称定金。在会计账户的使用上,对于企业预付的货款应该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预付货款业务比较多,使得预付货款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那么,预付货款业务就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业务,对于预付货款就必须专门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进行核算;但是,如果预付货款业务比较少,只是偶尔发生,则对于预付货款就不需专门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而应该将预付货款合并在“应付账款”账户中进行反映,以简化账户的设置。预收货款的处理同预付货款一样,如果预收货款比较重要,也是要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反映,否则就合并在“应收账款”账户中进行核算。
3.2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上的运用
1.个别计价法的选择。个别计价法是存货发出计价众多方法中的一种,该方法是以发出存货的实际进货单价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保持了存货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的一致性,是一种最真实、合理和准确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操作中需要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工作量较大。所以,对于数量比较多、单价比较低的存货不适宜采用个别计价法,而对于那些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如房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珠宝和名画等贵重物品才值得使用个别计价法,也只有对这些数量不多的贵重物品在选择计价方法時应该选择个别计价法,力求成本计算的合理和准确。
2.长期债券投资中发生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的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企业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长期债券投资时发生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如果金额较大,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计入“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债券费用)”账户单独核算,在计提利息时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各期损益,但是,如果相关费用金额较小,则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可见,相关费用金额较大时,如果直接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则会对当期损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所以就必须采用先计入投资成本,然后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各期损益的方式处理。
3.3重要性原则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运用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部分组成,其中的会计报表附注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会计报表各项目的补充说明;二是对会计报表中无法描述,而又必需要说明的重要财务信息的披露,这些信息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依据重要性原则,必须将这些信息进行披露。
重要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会计核算的很多方面都体现着重要性原则的精神,只有深入地领会这种精神,在会计核算中坚持贯彻重要性原则,才能既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合理需求,又降低信息的提供成本。
参考文献:
[1]林斌.论会计的重要性原则门会计研究,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