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2018-08-18黄晓雯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2期
关键词:开发性农村金融信用

黄晓雯

摘 要:开发性金融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找到开发性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对于农村经济体系的整体构建有很大的意义。本文采取了对比分析法,数据、模型分析方法来对近年来开发性金融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与一般金融、政策性金融的对比来突出开发性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结果显示开发性金融有利于农村地区经济系统、体制的构建,有利于约束信贷风险等,但是近十年来开发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却很小,于是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农村经济

1 前言

我国经济在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发展,而农村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却仍然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发展的步伐比较缓慢。农村、农业的发展已经一度被提上战略性发展的地位。农村经济各种制度、体系的建设不完善,导致农村金融很难在农村找到合适的落脚点,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而农村金融机构体制不完善,功能欠缺,风险抵抗能力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很难单纯地利用农村金融来支撑起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反,开发性金融有助于农村地区进行制度和体系方面的构建,能够作为农村金融入驻农村的先导条件。本文分析明当今开发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作用,契合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提出如何运用开发性金融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的策略。

2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虽然农村经济的发展受种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从下图一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实际的农业总产值是呈上升的趋势的,就是说农业总产值是逐年增长的,但是这种增长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而且这种增长率并不稳定,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得不到根本性的提高,而且经济增长不稳定。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有农业的季节性强,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业生產经营较为分散,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农户贷款难,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完善、农村经济外部性强、市场制度不完善等。这些因素不仅仅制约着农村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资料的有效运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形成。有些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但都是处于初探阶段,前期成本比较高,而且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农户较分散,信息不对称,贷款风险比较高,而且这些金融机构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不强,而导致小额信贷业务无法继续开展,部分农村金融机构逐渐也走向商业化,转移贷款对象。

3 开发性金融

3.1 开发性金融的定义

对于开发性金融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谭小芳(2009)认为开发性金融是指具有政府赋权法定国家信用的金融机构,以市场业绩为支柱,通过融资推动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以实现政府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资金融通方式。作为金融中介的一种形态,开发性金融借助国家信用,通过发行开发性金融债券从金融市场中筹集资金,以市场业绩和政府特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经营目标,向经济社会中迫切需要资金的领域主动提供资金支持,并以提供资金获得的回报偿还发行债券应支付的本息。

3.2 与一般金融的区别

一般金融也即一般的商业性金融,所谓商业性金融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体按照市场的原则所从事的货币资金融通活动。商业性金融具有很强的盈利性,其开展业务的最大目标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商业性金融不受政府的直接主导与控制,它有充分的自主性来进行金融活动。但是最大的区别是,开发性金融依靠的是国家政府的信用来开展融资活动,风险较低,而且开发性金融开展金融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国家的经济目标,对弱势地区进行经济的调整,而盈利性并不是其最大的目标。

3.3 与政策性金融的区别

政策性金融是在一国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对象,以优惠的贷款利率或条件,直接或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而开发性金融融合了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开发性金融借助的是国家政府的信用发行债券并且实现着国家的经济目标,而且对于贷款等业务对象具有自己的自主选择性。

3.4 开发性金融的作用

开发性金融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一国的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利用资金引导功能支持弱势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有效弥补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度缺失和市场缺失。

其次,开发性金融对于提高金融资源的运行效率和配置效率也有相当大的作用。李惠彬(2009)等学者通过建立实证研究模型来研究开发性金融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时,得出的结论认为开发性金融在贷款期限、利率水平,融资方式都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避免一般金融贷款期限不匹配、利率不匹配等缺陷。

再次,开发性金融能够约束和防范贷款对象的违约行为,降低贷款风险,有利于信用与监督体制的构建。开发性金融以国家的信用作为依托,对贷款对象有相当大的约束作用,一旦违约其信用便会受到很大的负影响,因此能够促进信用监督体系的构建。

除此之外,开发性金融对经济的引导与支持具有长期性和先导性,而且具有很大的效益性。一方面,开发性金融主动向经济落后的地区投入资金,开展金融活动,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方方面面,并且帮助这些地区完善经济体制的构建。

4 开发性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4.1 开发性金融作为农村信贷的信用监督工具

农村金融在农村的开展目前是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很多农村业务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农村地区的产业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具有季节性的特征,再加上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农户违约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在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信贷工作如小额信贷工作的同时,运用开发性金融来作为指导,开发性金融依靠的是国家的信用,能够对农户的违约行为起到很强的制约作用,同时开发性金融也可以借此来构建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与制度。

4.2 构建PPP模式

此处所构建的PPP模式是指积极引导乡镇企业或者是城市中小型企业积极向农村投资或投资于与农业有关的产业。乡镇企业以及城市中小型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但是由于其企业规模很小,而且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贷款担保的资产质量也有限,因此它们其中有些企业甚至很难获得贷款或者是获得的贷款金额很小。此时,开发性金融可以借助自己的优势,利用国家信用发行债券来融资再向这些企业进行贷款。

4.3 开发性金融积极投入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学者罗玲玲(2012)对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研究中发现开发性金融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能够对一国经济产生很大的增长效应[7]。因此开发性金融增加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构建同样能够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增站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

5 结语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农业生产成本高、农户借款难、违约风险高等问题,而开发性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地区相关制度体系的构建具有相当大的正向作用,只是目前我国开发性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总投入不大,在本文的模型检验与分析中,近10年来我国开发性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并不显著,说明开发性金融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程度不高。因此本文对于利用开发性金融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三点对策建议:利用开发性金融作为农村信贷的信用工具、构建PPP模式以及加大開发性金融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构建,由此来推动开发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志辉,张晓明.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开发性金融支持(DFS)研究———基于微观农户行为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7

[2]李志辉,王永伟.开发性金融理论问题研究——弥补政策性金融的开发性金融[J].南开经济研究,2008

[3]李惠彬,高金龙,曹国华.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及实证检验[J].经 济问题探索,2009

[4]谭小芳,白 璐.开发性金融与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

[5]庞瑞芝.防范农民道德风险的小额信贷机制研究———基于开发性金融理论的视角[D].庞瑞芝等:防范农民道德风险的小额信贷机制研究,2010

[6]王艳艳.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科学辑,2011

[7]罗玲玲.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动态分析[J].金融论苑,2012

猜你喜欢

开发性农村金融信用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融资战略的相关研究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开发性核电厂厂址保护工作探索与初步实践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