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曲《赛吾里麦》的演唱体会

2018-08-18郭那那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2期
关键词:哈萨克哈萨克族咬字

摘 要:爱情歌曲是哈萨克族民歌中最具闪光的一部分。《美丽的姑娘》、《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赛吾里麦》等等,都是人们较熟悉的哈萨克民歌。《赛吾里麦》作为一首哈萨克民歌,在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表现了极为细腻的情感,深刻地表达了新疆青年在暗恋中所经历过的一切快乐时光以及对爱人的思念,本文将从极具民族特色的哈萨克族民歌着手,从歌曲《赛吾里麦》的歌词、旋律、节奏、伴奏、以及演唱体会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此歌曲的研究与分析,以及近段时间大量资料的查阅,顺利完成此论文,为以后该作品的学习者提供一点点帮助。

关键词:赛吾里麦;演唱体会

一、《赛吾里麦》的演唱体会

新疆哈萨克族音乐的总体风格隶属欧洲音乐体系,哈萨克音乐作品的旋律优美动听,非常具有歌唱性,在这一点上面虽然和意大利美声传统唱法声音的豪放、饱满以及很强的穿透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我国哈萨克族民间对歌曲的演唱还是有很多自己所独有的特点。例如:颤抖音、喉音等在演唱歌曲时的运用,都充分体现了哈萨克族民歌特点,哈萨克族语言的特有语调,也是影响着哈萨克族民歌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在一些哈萨克民歌视频资料以及学术报告中所了解到的,尤其是未经音译的演唱,更是高度还原哈萨克民歌,哈萨克民歌演唱者在演唱时是毫不拘谨,并且十分的投入与洒脱的。其次,哈萨克族的民歌中最具民族特点的就是,哈萨克族語言的语调与歌曲旋律高度完美的结合。再次,哈萨克族的人民在歌唱时,会有很多的即兴成分,尽管这样,听起来也是毫无违和感,例如:拖长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在拖长时做一些旋律上的即兴处理听起来更是多了一分哈萨克民歌的特点。最后,在有一些哈萨克民歌演唱的中喉音的成分,听起来并没有任何的不舒服的感觉。

声乐演唱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相融合的表演艺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关于歌曲《赛吾里麦》的学习以及演唱的过程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演唱体会。

(一)气息、声音

在演唱过程中,气息是最为关键的落脚点。声音的形成走向离不开声带与气息的共同作用。气息与声音是密不可分的,气息对于声音如同语气对于语言,相当的重要。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能够把握好中声区,对于把握高声区就相对容易许多,能够把握好弱音,对于强音的把握就会相对容易很多,能够把握好气息的运用,对于声音的强与弱把握就会相对容易很多,声音的强弱把握对于声乐作品演绎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声音的必须是建立在气息的基础之上,所以把握气息的合理流动,演唱歌曲时发出的声音才会更加动听。如果对气息未曾把握好的话,会直接影响到作品整体的演绎,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对音准造成影响。关于气息的呼与吸主要包括快吸快呼、慢吸慢呼、快吸慢呼、慢吸快呼的方式。

在《赛吾里麦》的演唱中,第一乐段是快吸慢呼的循环过程,快速吸气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吸气带来的噪音,歌曲的旋律走向大都是级进的形式,走气时要缓缓进行,旋律音与音之间注意连续性,以及大量的一小节的长音出现,要注意声音的延续,将歌曲的每一句都唱满。到第二乐段,歌曲的高潮部分,在气息方面的把握更是尤为重要,快吸快呼,不可唱得太过强烈,给人以声音是丝滑的感觉,注意整首歌曲的情感基调是含蓄而深情地。将声音的建立在气息的基础之上,才更具魅力。歌曲的结尾部分,是一个中弱到弱渐渐消失,注意气息缓缓带动声音的渐渐消失。

(二)吐字、咬字

咬字、吐字方面一直在我国传统的声乐学习中备受重视,咬字、吐字要收声归韵,相当严谨。在汉字的发音方面还有一个区别四声的重要特征,作曲家为了在歌曲旋律更好的表达歌词“字”的声调,在旋律的创作时会加一些装饰音以及上、下滑音来体现“字”的声调与韵味,进而体现我国民族声乐歌曲的魅力。我国传统声乐歌曲的演唱,强调“字正腔圆”。汉语发音的重要因素基本有三个:声母、韵母、音调,决定着咬字、吐字的清晰度,声母影响着字头的发音,有的需要是夸张的,也有的需要是模糊的,决定着歌曲的情绪。韵母作为语言发声中的后半部分,由字腹和字尾两部分组成,字腹的饱满、字尾的归韵极其的重要,韵母甚至被誉为“字的灵魂”韵母的发音,由此可见,韵母对歌唱、语言、情绪的影响之深。

在歌曲《赛吾里麦》的演唱时,要根据哈萨克族语言的音调与规律,因为它是影响哈萨克音乐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音译过来的哈萨克族民歌时一定要在把握好字头、字尾发音前提下,注意避免咬字、吐字“汉化”,整首歌曲开口音“啊”的无歌词演唱,在歌曲中大量出现,对演唱者在其他音乐要素方面捕捉歌曲情感的敏感度要求更高。在这首简短的哈萨克民歌的演唱时,在咬字、吐字,尽量与哈萨克族语言舌位保持一致,要注意将歌词咬得相对松弛一些,以免失了哈萨克民歌灵气,影响到整首歌曲的表达。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郭那那(1992-),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哈萨克哈萨克族咬字
油画《哈萨克牧羊女》
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探索
阿依努尔——献给一位哈萨克支教女孩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一件与卫拉特人有关的清代哈萨克文档案文书研究(哈萨克文)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哈萨克族谚语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及实践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
56个民族56枝花 哈萨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