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研究

2018-08-18李丽红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技能院校

摘 要: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提出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但是,多数高职院校把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放到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而忽视了学生适应经济发展和岗位需求所应具备职业精神的培养教育,这样就偏离了职业教育的育人宗旨,为此,研究学生在职业精神缺乏的问题,已成为职业教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

一、前言

根据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斯的调查显示,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9%。其中,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从数据看,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较去年的就业率91.5%率略微提高,这标志着职业教育培养出的生产、服务等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更容易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高职毕业生依旧是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就业于低岗位低薪水的职位,他们之中绝大部分学生最终是非常缺乏发展机会、发展空间,很容易出现发展后劲不足的情况。据企业人事部的了解,他们认为高职学生在职业精神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团队意识、对企业忠诚度不够高、吃苦耐劳精神不强、理论知识较弱沟通能力不足等方面,因此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性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问题上。

一、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现状

1、学生自身职业精神的表现

首先学生自身对职业精神的认知不清晰,虽然也认为职业精神在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在思想上,把职业精神的培养放到专业技能后面,不够重视。其次高职学生对自身的评价过高,职业定位不准确,不愿意从基础做起,从而忽视了自己缺乏实践技能和经验,过度注重社会地方,缺少敬业精神,自律意识等职业精神,造成了高职学生越来越浮躁,对社会的不满心理严重。第三,学生的职业精神自我意识不强,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起点,但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有待论证,高职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理想化,没有认真思考自己应该培养哪方面能力技能,职业精神的培养更是流于形式。

2、学校对高职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的现状

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工作认识不到位,从而没有给与高度的重视。随着高职学生招生就业的压力,多数高职院校只重视学校的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办学规模,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学校缺乏有效的体制,多是采取“灌输式”“口号”的模式,忽视了当前高职学生的时代特征和思想特点,导致学生职业精神的教育没有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造成了职业精神培养缺失的现象。

二、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存在问题的分析

1、近年来,高职学生价值观淡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产生的原因有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即社会对高职学历的认可度上还是存在偏见的,企业在招聘中片面的追求高学历、名校毕业生,人为的认为高职学生成绩差,素质低,努力也不见得进步的标签。还有来自家庭的原因,多数高职学生都是“90后”,家庭条件较好,独生子女,性格独立,思想标新立异,造成学生的自我感觉良好,抗挫折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不同方面的因素使学生面对挫折时,主体意识薄弱,出现了消极、自卑、不自信等心理。

2、高职院校职业精神培养体系建设不完善。没有制定针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详细内容和具体措施。即使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但对于学生日常的职业精神训练和培养还不够重视,指导内容仍然单一,知识更新慢,教师还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应付教学要求。学校日常开展的职业指导课程更多服务于就业,仅仅考虑如何更有利毕业生的就业率提高,对全面发展及提升职业精神的培养不足。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够熟练的使用专业技能。认为只要靠一张文凭、多种资格证和参加技能大赛,就能敲开企业的大门。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失去了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职业观念淡薄,缺少学习动力。

三、探索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途径

1、高职院校虽然是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学习是双向的,学生应该在自我管理中,主动学习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诚信意识等,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使自己感觉到沟通、诚信、合作的力量,成为精神培养的主人。因此,高职学生的培养也要与时俱进,不仅适应社会的发展,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使自身的职业精神养成。

2、围绕学生成长需求,打造学生职业精神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开展的实践技能训练教学是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核心环节,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等需求融入课程和教学资源,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制定技能实训方案,科学规划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體系,推进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做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融通,顶岗实习与校外学习结合,把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通过校企合作,建立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多以校企合作为载体,重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标准,建立学校-企业教育培养的联动机制,把学生培养的范围深入到企业,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企业所需要学生具备的职业精神培养。改变其企业只参与就业这个环节,而是深入到学校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实现职场化教育教学的充分融合。

四、结语

职业精神的培养研究将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追求有很好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备较高的职业精神,学生不仅能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脚踏实地地工作,爱岗敬业、勤劳、艰苦奋斗,还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较好处理个人与行业、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生存,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需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个人的职业精神是跟随其一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洪霞.我职业素养培养在高职开放式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秦皇岛:教育教学论坛,2018.

[2] 江欣怡.我国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2.

[3]张齐坤.铁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4] 刘剑.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路径与方法研究[J].实习就业导航,2018 (5) .

[5]李秀华.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3) .

作者简介:

李丽红(1984.06-),女,汉族,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工作。

项目来源: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职业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G170132)。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技能院校
高级技能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