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职业中专师德观的探索

2018-08-18洪启琛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2期
关键词:师德建设职业中专师德

摘 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职业中专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已远远超出了我们原有的职业中专师德理论与实践框架,从而使我们去解决职业中专师德实践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职业中专师德建设面临"困境"!本文从实际出发,重新定位新时代的职业中专师德观,并提出职业中专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师德规范。

关键词:新时代;职业中专;师德;师德建设;

从2005年国家倡导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至2007年全国开始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政策》,职业中专进入了以各新的历史时期,肩负起“为社会培养数以千计的中级技术工人和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产业大军”这一历史使命。[1]要培养造就出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业中专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职业中专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1.职业中专师德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新挑战

1.1国外文化的大量涌入。加入世贸组织(WTO)将加速我国经济、文化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国外文化的大量涌入,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师德建设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按照世贸组织(WTO)市场准入原则,入世后我国将允许更多的国外文化精神产品进入文化消费领域,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各种不同背景的文化和道德相互激荡,传统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观念都将受到空前的挑战。随着国际间文化的广泛交流,一些落后甚至错误的道德观念也难免会夹杂着乘机而入,它们交织作用的结果必将对我国的文化和道德建设产生影响,也必将对职业中专师德建设产生一些负面作用。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面因素对职业中专教师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主旋律相悖的其他思潮的影响,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以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不良的风气等,都侵蚀着职业中专教师的灵魂,造成一些教师思想混乱、行为失范。

2.建立新时代的职业中专师德观

当代,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文化生活各方面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现代化及其观念正深入到传统的社会结构当中,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困惑。面对社会利益的格局不断变化和调整,职业中专教师与所有的成员一样,心态比较复杂,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审视职业中专教师职业的价值,努力为自己寻找一个不落后于变革大潮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事业坐标。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关于职业中专师德的价值取向和观念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1新时代职业中专师德观应基于三个基本原则[2]

①服务性原则。职业中等师德观的构建要立足于利他主义基点,把教育服务于社会和服务于他人的基本精神贯穿于理想化师德规范的价值——信仰系统层面中。师道的社会高度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它是教师群体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无论何时何地,这一超时空的特性不会因为师德现状的低靡混乱而降低道德要求的高度,也不会因为教师个体德性的倒退而解除教师群体的道德义务。

②时代性原则。职业中等师德观要以现实为背景,把师德的获得与发展置入市场经济时代的相关文化背景中考察,而不是抛却了具体的发生环境一味地在抽象中设想。

2.2按照服务性、时代性和张力性原则和要求,至少应该树立以下几种职业中专师德观。

①德利兼顾的利益观。我国历史传统的价值导向是“正义谋利”、“重义轻利”。在此背景下,传统的职业中专师德观是“安贫乐教”、甘当“蜡烛”、无私奉献。事实表明:传统的职业中专师德利益观面临着挑战。我认为,那种燃尽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观”和“安贫乐教”的“义利观”,在劳动还是主要谋生手段的今天,超越了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不能作为教师道德评价的普遍标准,否则会造成真君子曲高和寡、伪君子欺世盗名的后果。

②献身教育的职业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长期以来存在的教师职务终身制正在被打破。那种脱离物质利益的职业理想追求和“铁饭碗”的职业观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那种没有职业理想追求、缺乏奋斗目标、以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工作的职业观,也是一种短视行为。在充满竞争和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当代社会,要教育和引导职业中专教师更新观念,树立以身立教的职业观。

3.职业中专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师德规范

3.1理想层面——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崇高境界。教师对待学生的感情只有升华到“爱”的高度,他对学生的教育行为才能步入“无私”的境界。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巨大感染力,常常直接来源于对学生的热爱。这种爱可以启动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和误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和教育集体的温暖。斯宾塞曾指出:“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3.2原则层面——平等、公平、民主地对待学生。

“平等原则”指的是,职业中专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因此,職业中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平等人际关系的约束。在职业中专教育实践中,教师处于教育学生的位置,具有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因此,许多教师把师生关系错误的理解为“上下关系”,追求教师的“霸权意识”。实际上非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会影响教育的效果,还会促使学生形成“非平等”的观念,从而影响社会主义平等人际关系的长远建设和发展。教师在把握“平等关系”时,应坚持“可逆原则”。即教师用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也允许学生用同样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来对待自己。如果一个教师允许学生采取可逆的同样的态度、活动方式和行为方式对待自己,那么,他就容易在先前就调整好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活动方式和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国宁.师爱有方 师资高强 师德高尚----从“四个希望”谈现代中职教师的职业素养[J].师资建设,2008.01,71

[2]傅维利.《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洪启琛(1968--),福建福州人,民族:汉,职称:高级讲师,学历学位: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师德建设职业中专师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加强职业中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究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职业中专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网络技术的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