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雷山县地名词语

2018-08-18黄秀梅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音译命名词语

黄秀梅

摘 要:本文主要以雷山县境内的村名词语为分析材料,从语言和文化的视角对所属雷山县的乡及村名进行语言文化分析。地名词语是词汇中的专有名词,是语言符号的能指,通过统计和分类的方法对该地地名词语进行研究,找出该地地名的命名依据与分类标准,并且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所指。从语言的角度研究文化也是文化语言学的重要课题,地名词语作为文化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线索。

关键词:雷山县 地名词语 命名理据 语言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由贵州大学文科重大科研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合同号):GDZT2013 01号

一、贵州省雷山县简介

雷山县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全县六个区(镇),25个乡(镇);15个行政村,1237个村民组;2个居民委员会,19个居民组。有24698户,118904人。其中苗族95841人,占总人口的82%,侗、水、瑶、彝等少数民族7998人,占总人口数的6%;汉族15065人。占总人口数的12%。雷山属中山,低中山峡谷地貌。境内地势高峻,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切割强烈,谷深壑幽,相对高差为1695米,村寨较分散。

二、雷山县地名词语的特点

(一)苗语音译

因雷山县主要是以苗族为主,凡是苗族居住的地方形成的地名,大多数是以苗语音译成汉语的,这也是该地地名词语最大的特色。对于这些苗语音译的地名词语, 不能按照其字面意思去理解,比如说“桥兑” 这一地名,汉族人肯定认为其命名和“桥”相关,事实上,“桥”是苗语“水源头”的音译,因“桥兑”这一村子在乌兑河的发源地,故名。在我们所统计的725条雷山地名词语中,有81%的地名都是苗语音译过来的,这里列举部分,如:掌雷,苗语音译,意即不干的水井;排茫,苗语音译,即云雾茫茫的山坡;略果,意即铜鼓之寨;干朵,苗语音译,因住地凹平,故名;南八,苗语音译,因住于河流交汇段,故名;孔勇,苗语音译,村以河名;里送,苗语音译,意即住在山坳田塝上。对于这部分音译词语,千万不能按照汉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

(二)一地多名

同一个地方有两个名字或两个以上的名字,这种一地多名的情况是不利于人们的日常的生活,给通信、寻人、访故造成困难,地名本身是人们为了生产生活更便利而命名的,应尽量减少或不允许这种重名的情况。如桃江乡桥兑村的高老寨,有的称桥兑小寨,有的称桥兑上寨。导致这种一地多名的原因有三,一是历史地名与现有的地名多次更易,造成地名称谓不固定,如“鸡讲司”和“白连营”的更易,“乌叠讯”和“望丰”的更易;二是地名苗语汉译的不准确,如“桥反”苗语音译词,即水源头之意,同样因村子居于水源头的地名还有“乌这”,我们认为应该改成“桥这”因为“乌”是住在河流中段的称为;三是地名有苗汉不同称呼。如县城的丹江镇,苗语称宰兄,汉语称丹江;又如龙头乡的长丰村,苗语称掌甘,汉语称长丰。这些不同称谓的原因主要是苗汉杂居语言不同的缘故。

(三)通名+专名的结构特点

一般地名都是专名在前,通名在后,专名修饰通名。如:“打油寨”,“寨”是通名,“打油”是专名,专名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一般地名词语也有“通名+专名”的情况,但是是极少数。雷山县地名词语与之相反,因其地区主要是苗族聚居地,所以其地名词语结构也独具体色。如:桥社、桥伞、桥港;乌节、乌的、乌肖;掌生、掌排、掌益。

三、命名理据

地名是人们给予一定地理区域的能指,这种能指就其意义来说是人们就某区域的某种直接的或间接的认识,这种直接或间接的认识就是该地名词语的所指。我们在观察地名词语能指的进一步就是找寻其所指。“浩如烟海的地名不仅记录了大量自然现象和社会历史事件,而且展示了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蕴含了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民族融合线索,寓存着许多生动的民间传说和神话……因此,说地名是历史的百科全书,并不过分。”(褚亚平,1994:8)通过对雷山地名词语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其命名的理据可以分为以下七种。

(一)以地理方位來命名

村寨住在水源头的苗语称为“桥”,如桥社、桥伞、桥港、桥王、桥兑;住在河流中段的称为“乌”,如乌塘、乌空、乌这;住在河流下游,两岔河口的称为“南”或“郎”,如南开、南响、郎德、郎荡。如所以雷山县地名中,凡带有“桥”字都是住在水源头,大多属高寒区。“桥”“乌”“南”或“郎”都是作为地名词语的通名放在前面,专名在其后起修饰作用,这点和我们的汉语有区别。

除了苗语音译的这些方位词,其中也不乏汉语地理方位词,所占比例不高。处于方位结构里的方位词有“上”、“中”、“下”,如:上背略、下背略、乌高下寨、乌高上寨、中寨。没有“边”、“底下”、“中间”、“后头”、“脚”、“里头”“顶”、“头”这类方位词。

(二)以地形命名

如村寨住在山梁上的苗语称为“也”,如也利,也改,也公等村寨;住在半坡的某一个落凹处称为“掌”,如掌雷乡的掌雷村,掌八村、龙头村的掌排村等村寨;住在山包上的或山包旁的称为“党”,如龙头乡的党高村,乔桑乡的羊党等村寨;又如有岩山多的就称岩寨,同一个村中,住上面称上寨,住下面的称下寨等。

(三)以动植物命名

人们往往喜欢选取自己身边的事物来给地点命名,以动物、植物作为专名在雷山地名词语中处处可见。包括树木的名称,如“乌杀”,该词是苗语音译词,因此地长漆树,故名。这样的音译词还有很多,如“掌批”即长有五倍子树的平地,“掌”是平地的意思,这样的地面词语有掌生、掌窝、掌卡等。以蔬菜名称的地名在此地也很常见,如菜园铺,著名的“丹江白菜”即产于此;韭寨这一地名因产韭菜得名,苗语又称“也窝你”,即韭菜坡之意;“掌卡”,可译为长满水蒜野葱的地方,“早格”因该地生长一种叫“窝格”的菜而得名。动物名称作为专名,如“报滴”,“报”为山,“滴”为鹰;再如老猫 ,该地苗语称“也枭”,意译为老虎坡,传说这里过去是老虎最多的地方之一;再如猫猫河,“猫猫河”为汉语词,苗语称“欧小”,即虎豺出没的沟冲,“猫”这里老虎豹子一类的动物,有方言的色彩。也包括动物的躯体部位,如猫鼻岭,苗语称“欧一”,因住地形如猫鼻,建村住于岭上,故名。

以“通名+专名”的结构在苗语中较为常见,如掌批、掌生、掌窝、掌卡、干脑、干角、干调、也改、也开。前面以地理特点作为通名,后面用具体的植物、动物来修饰限定,以缩小范围。也有以专名命名的,如皆力、松九、排福、干豆开,这类苗语音译词从字面意思很难看出其意思。当然也有用汉语称谓命名的,如:高笋、上楠木、白果、从木、大竹山、韭寨、桐子地、猫鼻岭、野猪坡。

(四)以姓氏或人名命名

以姓氏作为专名命名的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人类有占为己有,占地为王的欲望,先到一地,用自己姓氏来命名的方式来向他人宣告这块土地的主人。除此之外,地点名称的命名与各个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有密切联系。不少地名生动地记载着他们的斗争成果和历史故事,用斗争的事迹或者故事来给地段、山川命名,以激励后代。如雷山丹江镇,苗语称“宰兄”,报德乡的“报德”等,都是以苗族老人的名字命名的。这样的地名还有很多,如任家寨、肖家寨、王家寨、梅家;“高闹”一地名以建村的先人名“高闹”命名,“南贵”一地因该地以前有一位叫“贵杀”的老人办事公平,后来便把他的名字作为寨名沿用至今,“虎羊”是苗语译音词,虎羊是苗族农民起义首领张秀眉、杨大陆反清抗暴根据地之地。

(五)历史地名

如固鲁乡的东山坪、南屏、西门坡、白莲乡的白键村,都是以老丹江江厅城有东、南、西、北四门而得名。“营”、“卡”、“屯”、“堡”等都与历史上的军事方面相关。贵州各卫的军屯,大都以百户所为单位,或称为屯,或称为堡,或称为哨堡。雷山县地名中有很多这样的地名,命名原由如下:

阳场堡:原为清代安屯设堡12堡之一,称永定堡。

红屯堡:原与阳场堡为一堡,后分住红屯。红屯以住地土壤呈紫红色而得名。

犀牛塘:清王朝屠杀苗民的铁证“万人坟”在村的北端。

排卡览:“排卡览”为苗族译音,因住在一个黄泥坡上,故名。解放初期,解放军151团在此与谢匪世钦部激战一次,“排卡览战斗”至今仍在苗族望丰堡 清代安屯设堡的12堡之一,清雍正六年置。

新堡:新堡为12堡中之抚远堡。

连城:据传,清朝乾隆年间,此地驻清兵一连,故称连城。

营上:清乾隆以后,清军长期在此扎营,故名。

小開屯:汉语称谓,清时设小屯,故名。苗语称“就桐”,即山洼之意。

衙门口:清雍正年间曾在此设有土司衙门,故名。

营盘:此地历史上驻过兵,故名。

卡文坳:清时设此关卡。

瓮卡:清时在此设卡检查行人,故名。

(六)以神话故事而命名

雷山县地名词语中记录着丰富的神话故事传说,如“果梅”一地地名,苗语译音,相传,有一对夫妇迁徙于此,见有两块巨石叠在一起,他俩没有后代,以双石为伴。为纪念这对夫妇始建此村,故名。如雷公山,雷公坪等,诸如此类情况,在我县的地名中真是屡见不鲜,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七)因迁徙而命名

从地名词语中我们能发现名族迁徙的痕迹,如“排苟”,苗语译音,原为侗家住地之意。“排”意为坡,“苟”为侗家。我们在统计雷山地名词语时发现,只要含有“苟”一词的地名,该地为侗族迁徙至此的居住地。这样的地名词语还有“羊苟”、“保羊苟”,这些地方至今该习俗沿袭侗族。保羊苟,苗语音译,意即山头上的侗寨。 还有一种是以迁徙出来之地的地名来命名目的地的名字,这种命名方式在雷山县地名词语中有很多。“荣房”为苗语译音,100多年前,荣房先祖从台江县台盘公社荣房寨移居于此而得名。“榜两卡”苗语译音。据传该寨祖先由望丰羊卡移居于此,住地周围有古墓,故名。“榜两”意为坟,“卡”以故居“羊卡”第二字沿用。“开觉”是苗语“干丢”的近音,祖先从乌丢,南丢,移居而来,以“丢”为村民,又称“羊排”即属地片上方。

四、结语

美国已故的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①地名词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保守性,所以它能更好更完整地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民俗风貌。雷山县地名词语具有自身的特色,以苗语音译词为主,基本上属于“通名+专名”的结构,通名一般是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分类,专名是对通名命名的地点用某种特征进一步来区分,标准地名一般就是“专名定位,通名定类”的情况。其中也存在着大部分没有通名,专名词单独作地名的情况。雷山地名保留了命名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其命名的理据探析,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雷山地名反映了当地的地形地貌、物产丰富;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神话故事传说。

注释

① Edward Sapir,Language,221.

参考文献

[1] 雷山县人民政府.贵州省雷山县地名志[M].贵州:凯里市第一印刷厂印制,1986.

[2]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音译命名词语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论外汉音译的意义关联
音译规范的韵律学视角探究
英汉外来借词(loan—words)互译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过足官瘾
鲁迅音译的外国人名
官瘾成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