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的休闲学智慧
2018-08-18黄飞瑜张天阳
黄飞瑜 张天阳
摘 要:梭罗作为“生态学前的生态学家”,其思想具有深刻的休闲哲学意蕴。在超验主义、田园哲学和古典智慧的影响下,梭罗形成了独特的休闲理念,并付诸实践。他的休闲学智慧对于解决当下休闲学困境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
关键词:梭罗 瓦尔登湖 休闲
一、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休闲日益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文化更成为一项衡量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的指标,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取决于闲暇时间。”①当今时代,物欲横流、物质至上,马克思笔下的“拜物教”和现代社会中的拜金主义盛行,人们如何从中解脱出来进入休闲状态,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休闲学是研究人类现象,揭示休闲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2]不同的历史时代,人类有不同的生活形态:原始时期,人类的劳动时间占到33%,休闲时间16%;进入农业社会,人们的劳动时间占到28%,休闲时间22.9%;到了工业社会,人民的劳动时间缩减到10.4%,闲暇时间达到38.4%。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劳动中解脫出来,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当代社会,智能时代已经成为一个无法阻挡的趋势,人们的休闲时间更是空前的增长。而人又是无法长期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因此,如何合理、科学地使用闲暇时间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人的差异在于闲。马克思曾经说过:“衡量财富的价值尺度将由劳动时间转变为自由时间。因为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3]在历史上,有重大贡献和发明创造的人,都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因此,合理的利用闲暇时间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也对提升个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裨益。
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在“绿色圣经”《瓦尔登湖》一书中阐述了对“自由”“闲暇”“劳动”等重要的休闲概念的理解,并身体力行的在康科德的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的休闲生活。他的休闲理念和休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
二、梭罗的休闲成因
恩格斯曾经说过:“每个时代的哲学作为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给他而使他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②梭罗的休闲思想也是如此,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超验主义
1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地区出现了超验主义,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对美国的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把美国带进了“超验主义时代”。超验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爱默生、梭罗、玛格丽特·福勒。其中,超验主义的旗手爱默生也被称为“美国的孔子”,可见其在美国的地位之深,影响之大。
梭罗与爱默生不仅是同时代、同地区的人,而且是他的学生和管家。甚至梭罗写日记也是在爱默生的提议下开始进行的。梭罗的作品中充满了超验主义的色彩:推崇直觉、坚持超灵论、强调个人的价值、倡导个性、批判工业社会等等。他的作品打上了超验主义的印记。
(二)古典智慧
梭罗的休闲学智慧有着很深的传统渊源。在超验主义阵地的《日晷》杂志中,梭罗摘录了大量的《四书》中的文字。在《瓦尔登湖》和《河上一周》中,梭罗的作品中对古典著作的引用也是俯拾皆是。可见,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古典智慧对梭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有研究表明,梭罗对中国《四书》的理解带有一些主观上的偏见,但正如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所说的:“梭罗是最具有中国色彩的美国作家。”台湾学者陈长房也在《梭罗与中国》一书中指出:“梭罗是瓦尔登湖畔的庄子,其作品虽大多引用儒家经典,但处处展现道家的智慧。”
伟大的人物彼此的思想是相似的。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万物一齐”的思想跟梭罗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在休闲学方面的智慧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三)个人经历
成长的环境塑造人。梭罗生活在美丽的康科德小镇。可以说,很少有作家的名字跟他的居住地联系得如此紧密,而梭罗就是一个例外。梭罗就是康科德镇最好的代言人。梭罗对康科德镇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的熟悉,多次谈起自己的家乡都是满怀自豪之情。如果没有康科德的滋养,也不会有梭罗对自然的终生的热爱,最终成为“自然之子”。
梭罗虽然出生于普通家庭,但父母小时候常常带着他跟哥哥约翰去春游,去田野。对大自然的美好印象深深的扎根在梭罗的心里。再加上康科德小镇得天独厚的宜人环境,更是滋养了梭罗的身心。以至于后来他能够如此深切的把他的一生的大部分时光奉献给自然。
他的这些童年经历对他后面人生的选择和休闲智慧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三、梭罗的休闲理念
(一)自由劳动与异化劳动
从西方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异化”概念经历了从神学概念演变为哲学理论的过程。“异化”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异化在此时表示对立、疏远、背离。这一概念后面演化成庞大的哲学体系的时候,仍然保留着这一基本的含义。进入中世纪,异化概念表示神与人的分离。近代以来,启蒙时期的思想家用这一概念阐述人的权利转让问题。直到德国古典哲学时代“异化”一词正式被赋予哲学意义上的阐述。黑格尔最终构建了庞大而繁杂的异化理论体系。马克思则在前人的基础上,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这一理论上对前人的继承与超越。
自由与异化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多次提到“劳动”一词。他在康科德种豆、建造房子、垂钓狩猎等都是劳动的体现。但梭罗反对异化劳动,并用许多生动的例子指出在康科德生活的人们种种异化劳动的生活和结果。在《经济篇》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等到居民们工作了几十年之后拥有了他们的房屋,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更加的富有。相反,倒是更加的贫穷,因为“房屋占有了他”。这样的“主客异位”的事实正是异化劳动和自我异化的结果。
与此相反,梭罗主张适度的自由劳动。他每年花六周的时间赚取生活所需,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其他的闲暇时间用来阅读、观察、散步、写作等。某种程度上,他能够成为博物学家并创作出“绿色圣经”《瓦尔登湖》都要归功于他的闲暇生活。
(二)积极闲暇与消极闲暇
“休”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解释为吉庆、欢乐、美善、福禄。中国传统文化中用倚木而休传递人与自然的关系。“闲”通“娴”,表示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体现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
在生活中,人们对休闲存在很多的误解。因此,对休闲进行正名是休闲学研究的首要工作。在一个崇尚艰苦奋斗,勤奋进取的社会,休闲常常被认为是可耻的行为。在这一点上,从含有“闲”字的词语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比如,“闲谈”“闲逛”“闲游”“闲话”“吃闲饭”“管闲事”等等,都是含有贬义的词语。闲暇有积极闲暇和消极闲暇之分。闲暇并非现实意义上的懒惰。
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梭罗辛辣的指出康科德的居民们“除了做一架机器之外,他没有时间做别的。”梭罗重视休闲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看到了异化劳动对人们带来的打击,一方面是对积极闲暇的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劳动是获得生活必需品,满足生活需要,而休闲却可以发展自我、开展体验、思考人生、感悟价值等等。
四、梭罗的休闲实践
人类永不停息的欲望迫使人们追求人世间的快乐,沉醉于现实中的幸福。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经济主义、功利主义成为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4]毋庸置疑,人类是有基本的生存需要和生理需要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的欲望不断膨胀。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创造了一个享乐的世界。”欲望的驱使把人变为了非人,使人异化,不得休闲。
梭罗在工业化盛行的时代,能够“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合理的区分人类的需要和欲望。他在《瓦尔登湖》的《经济篇》中明确地指出: 人类的必需品主要有食物、住宅、衣服和燃料。他倡导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并区分了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他指出:“大部分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1]
梭罗的简单生活观帮助我们重新反思现代消费社会给我们传递的价值观。他说:“天性难以克制,但必须克制“。如果我们放纵自身的欲望,欲壑难填,那么就得把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获取物质利益上,使得我们不得闲暇。因而,区分需要和欲望的界限为我们获取休闲智慧提供了合理的途径。
五、结语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是真正的财富,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休息,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5]休闲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恩格斯指出:“利用休闲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因此,现代人只有改变原有的观念,接受休闲教育,才能在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注释
① 马惠娣.瞭望休闲学研究之前沿[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
②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人民出版社,1964.
参考文献
[1] 郭魯芳.休闲学:走进生命的学问[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01):88-95.
[2] 陈来成著.休闲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7.
[4] 曹孟勤著.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张赞洞,李善明,编著.《剩余价值理论》概说第 1 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