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新批评视野下的毛子《赌石人》“细读”

2018-08-18黄楚倩彭在钦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5期

黄楚倩 彭在钦

摘 要:英美新批评派是以研究作品文本为对象,以细读法为方法,整体上以形势研究为宗旨。运用英美新批评细读法分析毛子的《赌石人》,在反复阅读和多重琢磨中领会到诗的精妙之处,使读者不仅能够通过了解诗中意象的意蕴来把握诗人所透露出的情感,而且能提高对文本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

关键词:新批评 细读法 赌石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现代性与本土化路径研究(编号:13JYA751039);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新世纪湖南长篇小说的现代性与本土化发展策略(编号:13YBA118)

一、新批评“细读法”

英美新批评派发轫于20世纪10-20年代,40-50年代发展到了极盛,在60年代进入了衰落期,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富影响力的学派之一。兰瑟姆的《新批评》一书,成为其命名的来源,新批评派又可称为本体论批评、结构批评、反讽批评等。英美新批评派文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文学作品为本体,着重研究文学作品,重视作品的内在构成及因素。新批评派不会去揣摩作家的心灵和社会时代背景,他们只看文本,主张割断文学家与作品的联系,对文学作品进行相对封闭、独立的阐释,将研究对象从作者转移到了作品,这与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完全不同。新批评派的文论家也避免对作品公开的道德说教,因为这样容易游离于文本本身之外,他们认为作家的情感思想凝聚到了作品之中,批评家没有必要再去探讨作者的生平。

英美新批评家主张认真、审慎、反复、仔细地阅读原文,从词、词组、词意及其关系中把握和解释原文及其意义,反对以一种先验的意识和理论介入作品,使词意等得不到一种文学性的展示,提倡“就事论事”或“就文论文”式的“纯批评”。“细读法”是英美新批评派整个流派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其中的批评精神和方法。细读,实为“细评”,指对作品进行仔细的阅读和评论,评论者在作品的结构、反讽、比喻、张力等方面中显示文本的语义。①150新批评细读法在阅读中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作品是复杂的、带有一定先锋性的,篇幅是较短的;2.排除深沉的批评方式,不能扩展到文本以外的部分;3.避免接受主义的探索;4.作品本身是独立的、非历史的;5.重视隐喻、象征、悖论等;6.重视文本的复杂性和文本的综合性;7.连续不断的、集中在文本的语义、修辞的相互关系;8.多重回溯性阅读;9.对于一件成功的作品,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

二、“细读法”与《赌石人》

新批评“细读法”对于读者深入了解文本的结构、作家的技巧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这种以作品为本体的独特的批评方法为诗歌分析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运用“细读法”分析毛子的《赌石人》,以期挖掘出其新的意义和内在深度。

在完全抛开了作者毛子本人的生平背景和社会现实后,对《赌石人》一诗进行回溯性阅读,不难发现,这首诗绝不是仅仅写出了诗人对于赌石的好奇、地上石和天上石,更重要的是其运用了独特的意象抒情,展现了一位赌石人的风采,以及他对于天上的事物(及宗教、信仰、神袛)的虔诚,读后让人凛然。

(一)声音层

在古典诗歌中,由于韵的参与,使得诗歌的节奏感更加鲜明。虽然现代诗歌在韵律方面已没有像古典诗歌要求的那样严格,也有无韵诗的存在,但是韵律的存在对诗还是有重要作用的。当代诗人公木说:“汉字是讲究声调、平仄的,弄明白了当然有好处。但是说,不讲平仄就不是诗,我想这是说的律诗,词以至曲。至于新詩就不必要了。民歌、歌词都不强调平仄。韵,当然可以押;不过有时还是可以不押,自然,有力,更能发挥语言的特点。因为词同音乐相与结合是一种趋势;诗与音乐分离,又是一种趋势,这两种趋势是同时存在的,并行发展的。不能说,只有押韵,才是民族形式。诗经丶乐府都有无韵的作品。我并不反对押韵,只是说,押韵,平仄,都是可以要,也可以不要的。有时要好,又是不要好。这取决于内容,也取决于作者掌握与熟练了哪一种形式。”②正如公木所说,押韵诗和无韵诗可以并存,而《赌石人》这首诗亦是如此。在用韵上,第一节第一行“在大理的旅馆,一个往返”,“旅馆”和“往返”两词,押“ai”韵;第二节第三行“它微凉、脆薄,像妇人的玉镯”,“脆薄”和“玉镯”又押了“o”韵,造成鲜明的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这首诗因韵的参与,使节奏更鲜明而有力。而其他无韵部分,又包涵着一种现代性,虽然它不受诗行、字数多少的约束,也不受平仄、对仗等的限制,但是内部的节奏性却依旧很强。《赌石人》全诗一共三段,内部节奏结构紧密,没有丝毫多余、冗长的语句。整首诗和谐有序,诗人在每行诗的建行组顿自然,是诗人内心节奏感的自然流露。全诗断与续、整与散交错使用,正使得整首诗看起来格外有韵味。

(二)语义层

这首诗的标题为“赌石人”,从标题来看讲的应该是有关赌石人的故事,标题没有提供更多的线索,只能接着来看诗歌的内容了。

在大理的旅馆,一个往返

云南与缅甸的采玉人。

和我聊起他在缅北猛拱一带

赌石的经历

——一块石头押上去,或倾家荡产

或一夜暴富……

诗歌第一节,开门见山地点明了人物(“我”和采玉人)、地点(大理的一个旅馆)以及所做的事(聊天)。这位采玉人本职诗在云南、缅甸一带采集玉石,与此同时他又涉及了另一个相关的领域——赌石。面对一块块灰扑扑的石头,有些石头经过切割打磨或许能开出成色好的翡翠玉石,便能价值千金,但是有些石头永远都只是石头,一文不值。这样的赌局,说是惊心动魄也不为过的,或者一夜暴富或者倾家荡产,赌石的人需要具备极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冒险精神以及丰富的经验。没有什么关于人物的正面描写,短短几句话,便勾勒一位艺高人胆大的采玉人的形象。这位采玉人多年与玉石打交道的经验使他在挑选玉石上具备了毒辣老练的眼光和手段,除此之外,采玉之路的艰辛困苦、风吹日晒,也使得他体格强壮皮肤黝黑,面对前路险峻也能镇静处理,心理状态十分出色。赌石时的他必定是别有一番风采,胸有成竹、面不改色、沉着冷静,不因毛料开出好翡翠而沾沾自喜,也不因废石而痛哭流涕。《赌石人》的第一节,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有胆、有艺,享受刺激和风险的采玉人兼赌石人。

当他聊起这些,云南的月亮

已升起在洱海。

它微涼、脆薄,像妇人的玉镯。

我指着它说:你能赌一赌

天上的这块石头吗?

诗歌第二节,交代了时间(夜晚)和接下来发展的事(对话)。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我”和采石人在大理的一间旅馆的露台上,面朝洱海,一边品茶欣赏夜景一边听采石人讲述那些惊险刺激的冒险赌石故事。当他们聊性正酣,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洱海,升上了夜空,“我”抬头看见了这轮明月,月亮正散发出皎洁的光芒,与夜晚的洱海一相衬,格外清冷又微凉,像妇人手上带的玉镯。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不禁联系到了一起:月球本就是石头构成,而月亮像玉镯,玉镯也是翡翠玉石打磨而成。“我”带着些狡黠发问,热爱冒险的采玉人呀,你能否赌一赌天上的这块石头呢?月亮也是石头,你可敢赌上一赌?第二节在发问中结束,采玉人没有做出回答,地上石头可认人摆布,天上月石人却无可奈何 ,而“我”这般的发问又是想问出个什么结果来呢?是否是想问采玉人敢不敢和老天搏一搏?接下来请看第三节。

这个黝黑的楚雄人,并不搭理。

在用过几道普洱之后,他起身告辞。

他拍拍我的肩说:朋友,

我们彝族人

从不和天上的事物打赌。

在诗歌的第三节中,对于“我”的发问,采玉人最终还是给出了他的回答。他并不是立马就回答了的,在“我”问出问题之后,便一直处于沉默之中,直到品茶完毕起身告辞,这个楚雄人答道“朋友,我们彝族人,从不和天上的事物打赌。”这句回答,带着他作为彝族人的骄傲,带着他对天上月亮的崇敬和虔诚,回答出了他的信仰。这位采玉人沉默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在想要如何回答这位萍水相逢的外族朋友?或许他不善言辞,才斟酌许久;或许是他不知怎么和外族人解释他的这份骄傲与自豪,最终只是拍拍“我”的肩,也不解释许多,只是轻描淡写地飘下这一句话。看似简单,这话的内涵确实不简单,沉甸甸的包涵着彝族人对天上月的崇拜情节。

第三节采玉人的回答,显现了他性格的另一方面,更加丰富了他的形象。第三节则是突显了他作为彝族人所一直遵循的信仰,不拿天上物打赌,不和上天赌命运,热爱上天自然,并深深为此自豪。在之前的诗句中看到的是他热爱冒险和享受刺激的一面,这样一个人,或许应该是藐视一切规则,甚至可以有些狂妄的,从没想过还能从他身上看到他的信仰、他淳朴的一面。这种热爱风险和依旧有信仰的巨大反差,使得采玉人更加有血有肉,这位采玉人的形象,更是显得带着些“侠气”了,热爱刺激但心中有永恒的坚持。

(三)意象层

石头不是普通的石头,是可能蕴含翡翠在其中的毛料,石头也可以是普通的石头,即便切开也是灰白的沙石。一块石头,往往被赋予了沉稳、孤寂、厚重等意蕴,而赌石的石头,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有了更多丰富、多样的意义。相比起之前的稳和厚,赌石的石头具有了风险、刺激的意味。即使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也没有哪种仪器可以透过石头表层探查出内层情况,这又给赌石增添了几分神秘。除此之外,石头中可能存在的翡翠,使得赌石更加具有诱惑的色彩了,多少人因它倾家荡产又有多少人一夜暴富,就算知道赌石的风险巨大,但仍有许多的人前赴后继地扑进这个圈子,被它诱惑,只为那一丝希望。月亮是天上的月亮,微凉又脆薄,如同妇人的玉镯一般。月亮一般象征着思念(思乡、思人)、形容女子美貌,想起月亮吐出的词是幽静清远。《赌石人》诗中的月亮,诗人却给它作了一个独特的比喻,月亮似玉镯。再联想到诗中的赌石,赌石切开的翡翠玉石也可打磨成玉镯,而从月亮本身物质组成来说,月球也是石头。这天上石与地上石又有神秘联系呢?赌石是对钱财的渴望和追求刺激的体验,那赌月石又能赌出什么结果来呢?是否是想和天比高低,和天赌命运?

石头和月亮,地上石和天上石,地上石是现实生活的体现,现代生活中的风险和刺激;天上石则是古老文化的代表,是人们所需要的信仰,以及对大自然该有的敬畏。诗人的思想情感都注入到了作品之中,诗中的意象就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对应物。“华兹华斯先生……打算把精神注意力从习惯的昏睡中唤醒,使其看到眼前世界的美好和奇妙,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并赋予日常事物以奇妙的魔力,激发一种类似超自然的感觉……”诗人运用石头和月亮这两个寻常普遍的意象,却也给其赋予了独特的意蕴,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诗意。正如同华兹华斯有意要呈现给读者的是:平常之事其实并不平凡,无诗意的事物其实就蕴含着诗意。③

(四)结构层

在《赌石人》中,以彝族采玉人向“我”讲述他赌石的经历为线索,构筑了诗歌世界的结构,之后“我”的发问和采玉人的回答,都是围绕这个为前提而展开的。整首诗在诗风上简洁明了,以平静的叙述,舒缓的语调,隐忍的抒情,自然老到的递进式结构,娓娓道来。

再看文章的内部构成,就不得不提到新批评派所提出的“构架—肌质”说,“兰瑟姆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他认为诗的构架犹如房子的结构,事的肌质犹如房子的装修,每首诗有一个逻辑的间架,有它各部的装修。构架属于结构范畴,装饰属于外在形式范畴,诗既要又构架,也要有装饰,文学是结构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体”①158《赌石人》一诗,它的构架即诗的内容的逻辑程序,可用散文转述,即是“我”和采玉人的聊天;而它的肌质即个别细节,属于形式范畴的这一块,则是诗人独具匠心的勾勒,独特的意象,韵律美和诗的散文美相结合构成的。

三、结语

英美新批评派的细读法作为一种批评方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和实践,它对文学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文学教育有章可循;而在面对优秀的文学作品时,细读法的运用能够领会到文本字里行间给人带来的美的感受。毛子的这首《赌石人》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带着侠气的采玉人的形象,同时也展现出了采玉人作为彝族人民对大自然的信仰和崇敬,这其中的诗意,唯有反复阅读文本、专注诗歌本身,通过分析诗歌的节奏韵律以及内部构成,才能领会这首诗的妙处。

注释

①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② 高昌.公木传[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③ 克林斯·布鲁克斯.郭乙瑶,译.精致的瓮:诗歌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9.

参考文献

[1]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克林斯·布鲁克斯.郭乙瑶,译.精致的瓮:诗歌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李林原.用英美新批评“细读法”分析杜甫《客至》[J].北京:文化纵横,2013.

[4] 王翠爽.“细读法”与中国语境下的细读[J].长沙:文学界(理论版),2012.

[5] 李鹏.语言背后的悲悯——文本细读法解读《到黑夜想你没办法》[J].牡丹江: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

[6] 张佳佳.文本细读法选读昌耀《慈航》组诗[J].绵阳:剑南文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