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东西南北四大街交通改善方案设计
2018-08-18李文坛
李文坛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第十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0 引言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城市。肃州区古称肃州,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各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商品集散优势日益突出,又正逢中央作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决策之时,发展前景广阔。
该项目位于肃州区老城区,老城区作为酒泉市肃州区的核心地域,是酒泉市政治、经济、人口、商业、教育、医疗、文化的中心区域。老城区共有52条道路,总长31.1 km。本次改造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以下简称“四大街”),位于老城区路网东西、南北两条轴线上,范围总长约3.655 km,现状四大街交通流量较大,沿线路口多、间距小,慢行交通与机动车混合行驶,时常发生长距离拥堵,沿线配套市政设施使用年限较长,急需提升改造。
1 规划与功能定位
1.1 规划概况[1]
四大街规划为城市干路,红线宽40 m,设计速度为40 km/h。现状为单幅路型式:车行道宽11 m,人行道宽度不等;规划断面为3幅路型式:机动车道宽11 m,机非分隔带宽2 m,非机动车道宽5 m,人行道宽7.5m。
根据现场踏勘,并与规划、建设等部门沟通,断面改造方案难以按规划断面实施。
1.2 功能定位
四大街位于肃州老城核心区的中轴线上,是城市发展轴。城区“四纵四横”骨架道路,沿线商业密集,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众多。因此,四大街功能定位为:以满足沿线居民出行为主、以通过性交通为辅、慢行优先的综合性道路。
2 现状交通分析
2.1 现状交通问题
通过现场踏勘,四大街现状交通较为拥堵,主要交通问题有:
(1)断面流量大(见表1),沿线密集的商业、单位等吸引了大量的到发交通,再混以通过性交通,致使车辆行驶缓慢,尤以高峰时段为甚;
(2)交叉口通行能力低,与干路交叉口未进行信号控制和进口道渠化展宽,与支路交叉口未进行有效的交通管理;
(3)交通管理水平落后,突出表现在机动车路边随意停靠、行人乱穿马路、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行驶等。
2.2 交通流量调查及分析
通过现场交通流量调查(见表1)可以看出:(1)现状四大街服务水平较低,服务水平为D/E级,需增加机动车道或疏解分流;
表1 现状断面交通量调查表 pcu/h
(2)非机动车流量大,与机动车流量接近1∶1,需设置专用非机动车道;
(3)小街巷利用率低,断面流量不足400 pcu/h,服务水平为A级,未被有效利用。
表2为服务水平分级表。
表2 服务水平分级表
3 交通改善方案
3.1 总体思路
因四大街处于酒泉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内,经与规划、建设等部门协商,道路板块不宜大动:维持11 m宽机动车道、保留全部行道树等。因受以上因素限制,设计首先制定技术标准,然后通过外部交通疏解、内部交通分流、道路断面优化的思路来改善现状交通。
3.2 技术标准
四大街规划为城市干路,设计速度40 km/h,车道宽度[2-3]为 3.5 m、3.25 m、3.0 m。
3.3 外围交通疏解
构建交通保护圈,通过保护圈疏解过境交通及长距离出行交通。老城核心区外围构建两层交通保护圈:外层由雄关路—盘旋路—金泉路—酒金路围合,规划道路等级以主干路为主;内层由西环路—南环路(团结路)—东环路—北环路围合,规划道路等级以次干路为主(见图1)。
图1 交通保护圈示意图
3.4 内部交通分流
(1)单行交通
充分利用道路资源,提高路网容量及灵活适应交通变化的弹性能力;简化道路交通流线复杂度;在维持现有仓门街逆时针单行基础上,避免绕行距离过长,成对组织单行(见图2)。
图2 单行交通组织示意图
(2)交叉口管理
在主要路口进行信号控制,共设置7处信号控制路口;其余路口除执行单行行驶外,组织右进右出。
3.5 断面方案优化
四大街采用相同横断面布置型式:维持11 m宽车行道不变,利用现有宽度布设车道(见图3)。
图3 四大街现状横断面(单位:m)
通过人行道改造,在道路两侧设置2.5 m宽人非共板的专用非机动车道(见图4)。
图4 四大街优化后横断面(单位:m)
现状道路通行能力低,进出城无明显潮汐现象,并根据现状交叉口间距较小的特点,设计在现有车道规模基础上,增加1根车道,利用3个车道,实现进口道展宽(见图5)。
图5 典型交叉口进口道展宽
3.6 公交车站
推荐采用占路式公交停靠站,理由如下:
(1)港湾式公交车站每个车站需至少迁移树木12棵,依据现状工程范围内12个站台的情况,共需迁移树木144棵,而占路式车站无影响;
(2)港湾式公交车站每个车站需至少压缩人行道约4.5 m,按照站台长度20 m计算,共需占用人行道面积约1 830 m2,而占路式车站无影响;
(3)根据以往工程实践经验:单向1根车道的情况下,设置港湾式公交车站,对道路通行率提高不明显,且在交通拥堵情况下,公交车驶出港湾车站困难;
(4)占路式公交车站符合充分尊重现状原则。
3.7 合理化建议
3.7.1 交通保护圈
为了提高保护圈过境交通的通行能力,设计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外层保护圈,进行车道渠化拓宽。另外,雄关路-西大街交叉口现状高峰时段交通流量较大(5 684 pcu/h),拥堵严重,仅通过平面手段,难以解决问题,建议设置南北向分离式立交(雄关路下穿西大街),地面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
(2)对于内层保护圈,建议近期对东环路进行断面改造(由双二改造为双四),提高通行能力。
3.7.2 人行地下通道
避免行人过街干扰机动车行驶,并且通过地下通道将鼓楼周边地下商业连通,实现效益最大化。近期在北大街K0+029处设置连通鑫利商城与东方广场的地下通道,远期建议鼓楼西、东、南侧3处过街通道结合地下空间开发进行设置。
3.7.3 规范停车
(1)非机动车停车:主要布设在老城内环路区域内小街巷人行道侧;
(2)机动车停车:主要布设在组织单行的小巷道车行道一侧。
4 结语
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内,道路的改造一定要尊重历史文化、结合现状,提出合理的方案。在机动车道难以增加的情况下,交通改善方案可先从路网着手,通过外部交通疏解、内部交通分流,以及断面优化改造等多举措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