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我仍在渴望生如夏花
2018-08-18屈林林
◎ 屈林林
意识到距离自己高考已经过去十年之久的时候,2018年的高考还没有真正开始,我以为那天来的时候我会颇多感慨地在朋友圈博取关注。事实上除了悄悄地关注了一下高考作文,更新了一下微信公众号,我什么也没有做。
人们往往会把一些数字看得意义非凡,“十年”更像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古人用“十年”写尽了人世沧桑,“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它会在仓促之中帮你筛去无足轻重的东西。
你期望未来的十年会发生什么呢?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轰轰烈烈地谈场恋爱?毕业的时候功成名就?工作了以后有钱有闲,周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从18岁到28岁,我感受过自己的拔节生长,也意识过自己的停滞堕落,然而当认真回想,却第一次认识到十年是如此短暂,短暂到原来热切期望过的梦想,根本来不及实现。是真的来不及吗?可有些人分明已经耀眼得发烫,平凡的只是不够努力的自己而已啊。
2007年的时候我第一次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很难过,因为转文的时候就做好了复读的心理准备,看着那个稍微努力了半年时间就能上专科的成绩,我甚至有点窃喜:再来一年,我考上本科应该不在话下。
我颇为得意地去找班主任表达复读的想法,因为语文考过年级第一所以比较受他青睐,我便相对肆无忌惮。短视的我根本没有意识到复读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考上重本还要回来复读的大有人在,我的成绩连学校的复读免额线都没有达到!如果要来复读,按照成绩划分的标准需要缴3000块钱的借读费。而那些考上重本回来复读的人,不但费用全免,学校每个月还会发补助。你说成绩重不重要?同样是失败,有的人只是败给了自己,而有的人则是真正的失败者。很明显,我属于后者。
班主任婉拒了我的请求,让我回家等消息。艰难的八月,身边考上的都拿到了入学通知书甚至有的提前去了学校报到,复读的早在七月之初就已经开启了苦行僧的模式,只有我还在等消息。一遍遍地给他打电话,不过是想靠他的关系省去3000块钱的复读费用,却一次次碰壁。
八月末,我打点好行囊去了学校,准备最后一次请求班主任。尽管身上带着爸妈给的复读费,但我不想就这样交过去,我的家境并不富裕,3000块也要老爸好几个月的起早贪黑才能挣到,我不能因为自己的无能增添他的压力。其实我是害怕,怕这一年自己毫无进步最终会辜负这么多钱,我内心那种“再来一年肯定能上本科”的盲目自信已经不存在了,在班主任的推脱里,我感觉自己好像没有了价值,他用他的闪烁其词告诉我,他不相信再来一年我可以有所成就。
我的自尊受到了暴击,没有强硬的后台,没有骄人的成绩,我必须要缴3000块钱才能被母校收留。高考未能激发的眼泪,此刻轰然决堤。我曾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宝贝,如今不知向谁说对不起。
舔舐着带血的自尊,我去了另外一所学校复读。因为在那里,我不需要支付昂贵的借读费,只需要交两百块钱的杂费和五百块钱的押金,校长很和蔼地告诉我:这个押金要用本科通知书来换,能不能换回去要看你自己了。
当然一定要、必须要换回来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复读班的节奏很快,没有经过系统的一轮复习的我学着有点吃力,好多知识都像是第一次见,我的测验成绩越来越差,有时连学校划的专科线都达不到。忧虑和彷徨裹挟着我,时不时对自己产生怀疑,复读到底有没有用的念头动辄闪现,但我知道自己无路可退,也从未想过因为这点磨难就彻底放弃。
班上也有考上重本回来复读的人,她坐在讲台的左侧,自习的时候安静得像不存在一样,早读和饭后课间背书的时候,整栋楼却属她声音最为洪亮,所有人都知道她的目标是清华。
她不是我的朋友,我们一年都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我时常看她,在老师表扬她年级第一的时候,在觉得未来无望,高考太难的时候,在某天忽然想放弃又或忽然想奋战的时候。她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样子让我着迷,我是不是也该为了一些东西拼尽全力?
我没有更好的方法,便学着她大声背诵,直到有一天隔壁的同学跟我说,你也太拼了吧,在我们班都能听到你的声音。
我算拼吗?我不知道。我只是不想让自己胡思乱想,只有放声背诵,我才能把脑袋里那些莫名的恐惧和自我怀疑剔除出去。
就这样,我学着她走到了高考。是我幸运吧,2008年的高考,本科的录取线比上一年低了很多,我总分涨了二十多分的成绩擦边考上了普通二本,拿回了放在校长那里的押金,全家人为我欣喜。那个要考清华的女孩儿,最终去了中国人民政法大学,学校的光荣榜上有她,但我们的毕业聚会上没有她。听说她还想复读但家人不同意,听说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了整个暑假,听说她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一次次地与梦想擦肩而过。我忽然觉得自己的喜悦轻薄得可笑。
一个朦胧的影像浮起,记忆里那个站在讲台上念着作文流眼泪的小姑娘突然抬起头告诉我:你曾经有过一个真切的梦想你还记得吗?
然后我把志愿表上平级志愿的第一专业都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让我第一次有了捍卫梦想的感觉。我要学汉语言文学,去看书,去了解文学,去写很多很多字……然而,我的初衷却在大学里玩物丧志,继而变得模糊
大学的图书馆免费借阅,我看过的书却不抵高中时偷看的多;该学的文学理论因为觉得枯燥便逃课敷衍;老师叮嘱看的作品全靠百度善后……当初那个满怀憧憬、破釜沉舟要选汉语言文学的人哪里去了?这一路,我忘了自己为何而来
直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终于再次惊醒,我想做的一直都是跟文字有关的东西呀。所以违抗家人意志,不想去教书,孤身一人离家选择了编辑,一做就是六年。
我时常觉得自己的成长太过缓慢,总是要花费比别人多的时间和心血才能得到差强人意的结果。六年,我从一个编辑小白,成为一个可以独立操作杂志的执行主编,而跟我一同成长的那些人,却已经在一本一本地出书、签售、写剧本拍电影,看起来骄傲又高级。
前几天一个读者跟我说,我觉得你点评文章特别到位,我朋友看了你的点评也说你很厉害,你能成功的!我想起作为编辑小白的时候我们去学校演讲,在一众明星编辑之中我像是蹭热度的小毛孩,拘谨又不安,但是结束之后有个读者上来拥抱我,偷偷告诉我:我觉得你讲得最好,你一定可以更好的!我是在变得更好,但我知道这远远不够。
人生第一个奋斗的十年过去了,有人已经努力过上了你想要的生活,活成了你期望的样子。下一个十年呢?你要看着它在自己的不及追悔里倏忽而去吗?毕业十年,我仍在渴望生如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