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优化策略

2018-08-17曾永志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

曾永志

【摘要】在小学教学知识体系中,数学科目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行事严谨力的主要学科,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处事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小学正是为学生打基础的学习阶段,对于以后数学方面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伴随着新课标的产生,众多教师开始积极探索小学数学课堂优化的策略,本文主要从现有新式教学法实施中的缺点出发,探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长足发展,众多教师为课堂改进贡献了众多新颖的教学模式,例如,合作交流式教学法、情境导入教学法、客观评价机制法以及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法等等.但是,在诸多方法的实际应用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新式方法把握不足以及经验欠缺等原因,导致一些好的方法沦为口头传授的形式主义,难以真正渗透课堂的日常设计中,这导致新课程教改成了口号、空壳,难以落到实处.

一、谨记合作交流式学习的初衷,助力学生独立思考

伴随着新课改的呼声越来越高,合作交流式学习的浪潮开始兴起,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盲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但小组讨论的基石在于学生自身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以及思考出的解决方案.如果在小组讨论之前,学生未曾独立思考过问题或者对此问题未能及时反映出自己的观点,那么这类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其他学生先入为主,失去本身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应谨记合作交流式学习的初衷是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亲身参与课堂并让多种观点一起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之前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写下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位同学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最后小组总结出比较好的解法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数列的排列规律这一知识点的专题复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曾做到过的这类题型的几种规律,从常见的考点中找寻解此类题型的一般规律,比如,先看相邻两数的和差关系再看隔位数之间的关系等等方法.首先,教师给学生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一般解题技巧进行总结,然后带到小组内分享,最后由小组代表将方法总结在班级内展示.这样既去除了学生在讨论阶段的思维迷茫期,又提升了学生对于发言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能够极大地调动课堂气氛,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情境导入法的使用要视情况而定,不可盲目用于各知识点

情境导入法针对课堂知识点导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于课堂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成效,但教师对其的应用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而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样适用,由于情境导入法需要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比如,在视频或图册的播放、热场导入游戏规则的介绍和进行等等,如果知识点十分简单且易于理解,那么这些课堂时间的耗费则是不值得的,因此,教师必须深刻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和课堂重难点,将情境导入法用在课堂的难点和重点上.例如,部分教师曾在十以内的加减法教学上采用让学生交换玩具来计算的情境教学法,即“你有10个积木,给了同桌5个,还剩几个”诸如此类的问题,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即便是初次学习这类加减法的学生,在教师简单的举例教学下,学生基本可以理解,不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演练,这样只会单纯浪费课堂教学时间,甚至有可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被玩具吸引甚至引发玩具争端,导致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拉低课堂效率.

三、建立客观评价机制,鼓励式教学要适度

由于6至12岁的学生正处于依赖教师和家长的心态之下,还未有独立的价值评断标准,因此,在他们看来,教师和家长等长辈的表扬是他们无上的荣誉,因此,适当的鼓励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课堂目标的完成度.但是有部分教师过度地抬高了鼓励式教学的作用,过度地使用鼓励式教学法,当学生每次回答完问题的时候,教师都会给出“你真棒”“非常好”的评价,这种方法或许在初期颇见成效,但时间一久,学生便认为教师的夸奖得到的过于容易,使他们对于荣誉感的欲求被逐渐消磨.因此,教师必须严格把控鼓励性用词的使用标准和频率,建立客观公开透明的评价机制,让学生认为只有在达到教师的标准之时才能获得教师的奖赏,这样才能长久地使学生对荣誉的渴求充满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提出比较新颖有效的解题方法之时,在学生对某个有较大难度的知识点理解比较迅速之时对学生提出表扬,且一定要对少数表扬,给大多数学生做出榜样领导作用.

四、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但要设定一定的底线

学生作为课堂知识点的接受主体,其观点代表了其对教师传授知识点的准确程度和可理解程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積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实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对等交流.但是,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掌控者,需要维持课堂的正常上课秩序,如果学生对于发言过于积极,做出众多扰乱课堂纪律的举动,如将手举高、未经过教师允许即开始发言或者未经允许擅自从座位上站起来等行为,教师是绝对不能纵容的.教师应在课堂进行之前设定班级纪律,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可以是“如果不按规定姿势举手回答问题教师不予其回答问题的权利”等规定,并在实际教学中遵守其奖惩制度,帮学生培养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新式教学法层出不穷,教师可以积极开拓视野,引用众多高效率的方法提升课堂质量,但是要注意在引用之前多做准备,积极深入了解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多进行实例考查研究,以保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实行.因此,新课改不只需要教师的创新能力来创新教学模式,还需要教师进行实际情况分析,对新式教学方法进行准确的迁移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剑锋.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6):16.

[2]黄文娟.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15(19):99.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