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获总在“动”之后

2018-08-17王丽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笔算动脑两位数

王丽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好,抽象思维较差.根据这个年龄特点,他们容易记住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而对枯燥、单一、乏味、抽象的数学知识毫无兴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直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耳听、手做、口说、脑想等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逐步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每名学生的基础水平和个性差异出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动动脑,开启智慧之窗

只有勤于动脑、肯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学生能积极动脑的课堂必定是参与度高、效率高的课堂.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要设计好问题,让学生有内容可思考、有方向可探究.二是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有保证.

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笔者首先安排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内容.(1)计算28×16,回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2)出示例题128×16,独立尝试计算,并提出思考问题:① 从哪一位乘起?②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③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小组交流.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主动领悟新知识.由此,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通过由浅入深地沿着知识的阶梯不断攀登,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行成于思,毁于随.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十分重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工作是非常有益的.勤于观察、思考是创造的重要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勤思、善思、敢思的习惯就尤为重要.

二、动动手,拓宽思维之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具,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帮助学生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当然,动手操作不是让学生做无目的地操作,而是要带着问题去实践,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

笔者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时,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了解三角形中的三边关系,发现数学知识和规律.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积累操作实验和探究交流等活动的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当学生经历“摆一摆”“填一填”“比一比”等操作活动后,通过猜想和验证发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反之如果任意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就不能围成三角形.

这样的教学设计强化了认识过程.寓数学思维于学生的实践操作之中,使学生既活跃了思维又掌握了知识.

三、动动口,获取同伴之声

学生经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初步获得感知,形成表象.可是数学活动并没有结束.伴随着学生动手做、动脑思考之后,教师还应及时引导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操作、思考的过程,强化形象思维,让学生复述操作过程,抽象出用数学名词、术语、符号,然后概括为公式、法则,从而摆脱对直观思维方法的依赖.

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为例,在学生通过摆小棒操作得出“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的结论后,进一步引导他们进行讨论:怎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小组讨论交流)

生1: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之和要大于第三条边.

此时,笔者指着表格中的8 cm、5 cm、2 cm这组数据问道:在这三条线段中5 cm+8 cm不是也大于2 cm吗?那大家刚刚在摆这一组小棒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围成三角形呢?

生2:要随便选两根小棒的长度和都比第三条边大才行.

师:随便这个词我们还可以说是什么?现在谁能完整地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说给大家听呢?

此时,学生都不敢发言,于是笔者鼓励他们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再说给大家.听几分钟后陆续有同学举手,这时,答案更加完整、正确.

师:现在我们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之和都大于第三条边.如果我们判断任意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时,都用三道算式来验证,你觉得怎么样?那有什么好方法能快速判断?请你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交流.

再次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学生和同伴的讨论中学生会发现,只要选择最短的两边相加和最长的一边比较就能快速判断.

在本课练习中,笔者还设计了一道思维拓展题:我们前面摆出8 cm、5 cm和2 cm三根小棒没有围成三角形,(投影展示)那怎样能使它們围成三角形呢?如果要调换其中的一根小棒,你会调换哪一根?换成什么样的?

通过讨论得出以下三种方案:(1)换2 cm的小棒.(2)换 5 cm长的小棒.(3)换8 cm长的小棒.如果换2 cm的小棒,可以换成多长的?为什么?最短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最长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看来这根小棒的长度是有一个范围的?在多少和多少之间?(大于3 cm,小于13 cm)

学生从交流讨论中获得了不一样的方法,还归纳总结出规律:任意两根小棒长度之和都大于第三根小棒,任意两根小棒长度之差都小于第三根小棒.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等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在这样的引导下,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笔算动脑两位数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动脑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巧算两位数加法
口算 笔算 估算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两位数
肯动脑就会成功